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3篇)

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3篇)

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3篇)
湖北考生高考作文引争议两老师阅卷分数相差40分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赵莉实习生刘佳)高考语文阅卷昨结束,记者获悉,我省一考生写出一篇“奇文”,引来争议,文章几经辗转,最后得到50余分的较高分数(属优秀作文)
据介绍,这篇作文题为《站在我家的门口》,写的是在“我家的门口”依次出现的流浪土狗、猪和“我”的形象。

评分时,按照我省高考阅卷规则,一篇作文同时由两名教师评分,结果一名教师被文章折服,给出了60分的满分,而另一名教师“读不懂”,给出了20分的最低档。

由于两者评分值差高于9分“误差值”,文章被自动提交到第三名阅卷教师处,结果,评分与前两位教师均相值9分以上……最终,该作文被提交到阅卷点专家组讨论。

讨论中也出现较大分歧。

不支持这篇作文者表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甚至不排除考生有“恶搞”的嫌疑,应该属于不及格的作文;而支持者表示文章内涵深刻,颇有点小说家卡夫卡的味道: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定论。

几经争议后,这篇文章得到了50余分,属于优秀作文。

对这篇作文,专家组如此定评:“作者以荒诞的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

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受到各种欲望的挤压,人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如‘忠诚’,‘勇敢’,如‘冲破牢笼,奔向自由’,如‘智慧’,以至想要请狗‘来帮’,请猪‘来拯救’。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

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切合题意,中心突出。

构思有特点,描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


不过,专家们也指出,由于选择了这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文中形象所包含的意义有模糊性,会影响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采访中,阅卷教师均表示,这一作文得到了较高的分数,说明我省高考作文评卷有较高的包容性,鼓励了学生的多种思维,对考生而言是有利的。

不过他们并不提倡学生效仿,因为这类作文实在不好掌握,“写得好可能成为‘卡夫卡’,驾驭得不好,就不知所云了。

”为了高考,建议学生们还是慎之又慎,毕竟高考是为高校选拔综合性人才,而不是选作文。

附:《站在我家的门口》
我家门口站着一条狗。

这是条普通的狗。

黄色皮毛,粗短四肢,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好一幅正宗的流浪的土狗。

然而狗先生,您为何站在我家门口,似乎我家并没有养过类似的狗,同样也没有养年轻漂亮的西洋狗,难道你是来骂我的?不对,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是不屑做这种事的。

你的后腿是跛的,这一点我很好奇,是怎样跛的呢?是路
见不平,露牙相助,被小偷打跛的?是狭路相逢,争风吃醋,被同类咬跛的?还是乞讨时被别人打跛的?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也是一种勇敢而可怜的动物,我现在考虑是不是邀请站在我家门口的这位狗先生留下来,但我毕竟只是个弱小的书生啊!
正当我想开口挽留这位狗先生时,与我对视良久的“他”肚子“咕噜”一响,“呜咽”了一声。

走了。

接着,来了一位猪,站在我家门口。

猪是一种哺乳动物。

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

然后肥了
,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人们口中的美食。

我家不养猪,我很好奇这头猪是如何逃离猪圈,逃离农村,来到城市,来到我家门口。

这肯定是一位英雄的猪,为表示尊敬,我用上了“位”,而不是其他的量词。

有了前一位狗先生的教诲,我开始想猪先生是不是向我求助的,然而猪先生啊!如你所见,我不过是个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你是一个英雄的猪,你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应当是您来拯救我啊!
可惜,显然猪先生并没有为我的话所动。

那充满智慧的小眼只是盯看虚空的某一处,沉思着,沉思着。

这是一头智慧的猪,我想到,它应该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可惜我语言与它不通,要不可以和它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以及讨教一下金融危机等问题。

我悲哀地想到,或许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参加高考获得文科状元也不为奇,我沮丧地望了望这位猪先生,最后还是把门关上了。

忽然,门口站着一个人。

这回终于正常了。

是谁?有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那样我就死也不开门,把门反锁。

细看,他是个年轻人,白衬衫,牛仔裤,从口袋中拿出钥匙,居然打开了门。

啊,原来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四川09年高考“标杆”版作文之一总分59分
作者:四川一考生
智者无为,庸人自缚。

心若无异,万法一如。

——《信心铭》(僧璨大法师)
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中华的经典;我们欣赏朗朗(编者注:郎朗)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键盘;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猎,那样只会庸人自扰。

当心无旁骛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万物法度便清晰简单。

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训诫。

当百遍的“咀嚼”之后,才会熟悉文中意旨;当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会让其义自现。

西方哲学家也说过“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熟悉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会让人了解万物的法度。

当司马迁熟悉中华历史,才有了《史记》的不朽;当李时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伟大;当纪晓岚熟悉经史子集,才有了《四库全书》的浩瀚。

熟悉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伟人的不朽。

心无旁骛地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功绩。

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止住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停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冷嘲热讽的眼光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

当对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予了季羡林先生。

如果没有对文字的熟悉,他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对汗牛充栋的经典的熟悉,他不会有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对华夏典籍的熟悉,他不会有真知灼见的眼光;如果没有……
没有那么多如果,熟悉成就了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

而他熟悉的秘诀,就在于心无旁骛地钻研。

心无异,行才正,思才深。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

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一块登上成功的阶梯。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心无异,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彻大悟。

僧璨大师对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无为,庸人自缚。

心若无异,万法一如”的劝世良言。

熟悉,万法一如。

名师评析:当众多考生把熟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写作时,该文作者却跳出圈子,另辟蹊径,巧妙地把成功和熟悉结合起来,提出了“成功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观点,新颖而不失自然。

尤值一提的是作者精心选择的这几个素材,它不仅充分反映出作者阅读涉猎甚广的视野,更反映了作者对这几个题材驾轻就熟的飞扬文采,读之,既觉论证有力,亦觉如饮甘露。

高分启示:立意新颖,素材精妙。

四川09年高考“标杆”版作文之二总分56分
熟悉
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

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

我们在生活的小路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
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熟悉的事物只会让生活变得单调乏味。

因此,让我们果断地放下熟悉的事,去挑战新的事物,去迎接新的自己。

以前的生活对于伊辛
巴耶娃来说,可能再熟悉不过了。

从小,这位俄罗斯女孩一心为了金牌,为了这梦想坚持不懈地去练体操,就在自己技艺很好的时候,一个残酷的现实等待着她接受——身高已不适合体操锻炼了。

可她不放弃,从此改为撑杆跳运动员。

时间一天天过去,原本对她很模拟声(编者注:陌生)的项目如今已是她的骄傲,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记录,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是她,是她放下熟悉的生活,挑战自己,终于取得成功。

又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他之前,美国总统一向都是白色人种的领地,黑人总统别说没有,就是想也不敢想。

这对于世人也许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吧。

可是,这位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偏偏不会就此罢休。

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从著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位,为将来竞选总统做了准备。

生活总是爱喜欢挑战的人,他终于如愿,成为美国历史上目前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为了打破这“熟悉”的社会现状,他终于成功了。

又如在早年时的孔子,一心从政,可是他却处处碰壁,终于没有成功。

于是,孔子毅然地放弃从政的初衷,开始整理和收集古时名作佳篇,自己从中吸取知识。

皇天不负有心人,因为孔子毅然放弃自己熟悉的从政之路,挑选了适合自己的文学大道。

终于,孔子成为了一代宗师,成为了古今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给中国乃至世界不小的影响。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对生活熟悉。

渐渐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越来越多。

此时,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战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
名师评析:文章跳出题目本身的限制,指出我们应当追求我们不熟悉(陌生)的,而在陌生处发现风景,来描绘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入手立意写作。

观点新颖,先声夺人。

同时在材料的运用上,照顾古今中外,很有代表性。

而开篇的比喻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高分启示:反弹琵琶,有理有节。

作者:四川一考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