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修改

成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修改

摘要四川自贸试验区分为成都片区、泸州片区两个部分,成都片区的自贸区已于2017年4月投入运营。

此次对成都自贸区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成都成为内陆开放型的经济高地,实现党的一带一路战略目标。

“自贸区战略”将成为未来我国深化改革,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主要驱动力。

自贸区通过一系列改革,推进了制度创新,激发了国内外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成都国际铁路港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产业基地、交通枢纽和改革先行者,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国际化总体水平居中西部城市之首、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强,创建内陆自贸区比较优势明显。

论文通过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通过对比我国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来分析成都双流自贸区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推进双流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策略路径。

关键字:自贸区;发展状况;对策AbstractThe pilot free trade zone in sichuan is divided into chengdu area and luzhou area. The free trade zone in chengdu area was put into operation in April 2017.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 free trade zone is to make chengdu an open inland economic highland and realize the party's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ic goal. The "free trade zone strategy" will b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China to deepen reformand build a new open economic system in the future. Through a series of reforms, the FTZ has promot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ors. Chengdu international railway port has a goo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chengdu, a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base and transportation hub of western pioneers and reform,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mong the national deputy provincial city top overall level among the top of the Midwestern c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system mechanism, the radiating and driving ability is strong,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create the inland free trade zon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obvio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hengdu shuangliu free trade zone by using SWOT model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ing China's free trade zones in Shanghai, tianjin, guangdong and fujia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path to promote the financi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shuangliu free trade zone.Key words: free trade zone;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s ................................................................................................. I I1.前言 (1)2 相关概述 (2)2.1自贸区的概念 (2)2.2自贸区得基本功能 (2)3 成都自贸区的特点 (3)4 swot分析法对成都自贸区优劣势的分析 (4)4.1成都自贸区的优势 (4)4.2成都自贸区的劣势 (4)5 成都自贸区发展现状 (5)6 对策分析 (6)7总结 (7)参考文献 (8)一、前言现代物流业对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丧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个集国际金融市场,文化交流中心为一体的自贸区其竞争力越来越取决F物流能力因此把物流业发展放在首位,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提高竞力的迫切需要,有助于经济发展提高自贸区运行质量,优化投资环境。

同时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四月一日,第三批的辽宁、浙江、河南、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七大自贸区统一挂牌。

自贸区是我国先行先试、为国家深水区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新经济制度的改革试验田。

改革开放已成功走过三十多年,但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内陆的区域中心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改革深化的体现,四川不应是只满足于改革开放的“后卫”角色,而是应该利用成都为核心的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以主人公的姿态勇挑重担,引领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向前推进。

在此背景下,研究成都自贸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创建成都自贸试验区对成都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及需要面对的挑战。

二、相关概念2.1自贸区自由贸易区。

指的是签订了自由贸易的国家之间取消相互之间的商品出口关税和数量上的限制。

使得商品在各个国家可以自由的流动。

而,未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的商品出口关税和数量仍然收到限制。

但是商品的自由流动是相对的自由,并非没有类型的限制,如某个区没只允许农产品的自由流动输出而对于其他商品有所限制这便成为农业自由贸易区。

对区内所有的农产品的贸易流动的关税和数量都免除限制。

2.2基本功能在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来的船只自由出入,外来商品进口不需要缴纳关税,在这个区域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自由贸易区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它还可以引进外资进行设厂,建立出口商品加工公司,允许和鼓励外资企业的发展和建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自由贸易区的缺陷在于,它可能会导致出口商品的流向扭曲和逃避关税。

假如不及时的作出相应的策略,则第三方国家会将货物运输向关税较低的其他国家,经过这一途径再将商品流向实行高壁垒的成员国。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自由贸易区制定了"原产地原则",这种原则的制定是为了规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能够更好的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待遇,从原理上来说,只要是商品在成员国内生产的价值金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5%以上时,则就将该产品视为原产地产品。

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对自由贸易成员国的产品形成一种竞争,则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

原产地原则的意义表现了自由贸易区对其他国家的排斥性。

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

三,成都自贸区特点(1)传统商品的竞争力在 2013年成都出口量前几位的商品分别是:服饰类、手机零件、电子产品类、节能灯、塑料制品等、其出口商品的总金额高达230.12亿美金,占到了自贸出口市场的47.2%,大部分的为成都当地传统的商品。

成都传统商品产业链发展先进,体系完善,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吸引力。

尤其是电子类产品的发展水平,传统商品中增长率较快的服饰类,塑料制品受到了自贸区其他国家的欢迎,电子类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对于其他国家有明显的优势。

2013年,成都三大传统商品,服饰,塑料制品和电子产品类对自贸区市场出口160.24亿美金,同比增加17%左右,出口的农产品60.13亿美金,同比增加47%,出口电子类产品17823亿美金,同比增加25.3%。

(2) 功能趋向综合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持续增长,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

早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

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区内自由进出,在区内可以进行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销、制造、拆装、改装、加标签、分类、与其他货物混合加工等商业活动。

因此,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管理不断加强(3)利用外资比重不断提高成都根据每个自贸区国家的发达程度不同,发展也存在着不同。

深圳、广东和西欧等自贸区外资占成都利用外资比重比较大,而且增加的速度也很快。

从合同外资看,来自深圳、广东和西欧自贸区的合同外资占到了全省吸收外资比重75.3%%,实际上吸收外资占全省的65.7%。

2013年新批准的深圳外资377个,合同深圳外资55.37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54.21% ,实际利用深圳外资33.64亿美金,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2.76% ;随着ECFA的生效,成都利用广东外资平稳增长,利用广东外资327项;合同广东外资12.67亿美金,占全省合同外资12.6%;实际到资235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 47% :西欧是成都第三大合同利用外资以及实际利用外资的来源地,2013年新批西欧自贸区外资项目48项、合同外资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东盟自贸区外资主要来自于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老挝、等成员国,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菲律宾。

马来西亚等两国占成都实际吸收利用东盟外资的87.2%。

西欧在成都投资通常以制造业为主,与成都电子类产业形成产业链关系的电子产品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房地产物流仓储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近年来也有增加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