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电解工操作规程
5.1内容与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锌电解的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锌电解车间。
5.2 循环物料及工艺条件
5.2.1循环物料
从电解槽出来的废电解液,先在溜槽中汇集,以后流入贮槽。
约十分之一废电解液用泵送回浸出车间,作为浸出焙烧矿的稀硫酸使用。
而从净液车间送来的中性电解液(亦称新液)用其余经过冷却的废电解液按一定的比例(约1:8~12)混合,保持适当的酸锌比(2.0~3.8),供给电解槽。
由于电解液体积的平衡,送出的废电解液和供给的新液体积基本相同,按设计生产能力电解车间处理新液量为每日3343立方米。
5.2.2工艺条件
5.2.2.1正常生产情况下工艺条件见表1
表1正常生产情况下工艺条件
5.2.2.2开停车时工艺条件见表2
表2开停车时工艺条件
5.3车间正常操作
5.3.1 新液泵操作
5.3.1.1开泵前,先用手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如安装或检修后的泵应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5.3.1.2 停泵时,切断电源,关闭进口阀门,放出泵内溶液,避免结晶。
5.3.1.3 注意观察新液质量,发现新液浑浊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报告车间调度,不合格新液未征得调度同意,不得使用。
5.3.1.4 根据化验结果控制混合液锌、酸含量在技术卡片规定范围内,如生产不正常而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向车间调度报告。
5.3.1.5 新液泵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5.3.1.5.1 上岗前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5.3.1.5.2 开泵前应先盘车,并按操作规程中的一系列要求做好检查工作。
5.3.1.5.3 检查电机是否接地,转动部分有无安全装置和障碍物,当
运转中一旦发现故障应及时停车处理。
5.3.1.5.4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
5.3.1.5.5 不准用湿手或金属棒启动电器设备。
5.3.1.5.6 清扫设备时,必须停车后方可进行。
5.3.2 废液泵及循环泵操作
5.3.2.1 开泵:开泵前先用手盘对轮1~2圈,检查有无故障和轴封填料口松紧程度。
打开进液阀,检查泵的进液端是否漏液。
确认无故障,方可启动。
启动后检查响声是否正常,转动是否正确,电流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震动是否太大。
确认无误后,便可全部打开进液阀,投入正常运行。
5.3.2.2 停泵:先关进液阀,只稍留缝隙,然后停车,待管道内余液全部倒完后,再关紧进液阀,防止滴漏,注意换泵时应先开后停。
5.3.2.3 控制好废液的送出量,保证电解生产的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保持贮槽液面在堰上0.5米(约五块砖)。
5.3.2.4 按时检查泵的电流表、电机温度并注意查看泵体和管道是否漏液。
5.3.2.5 安全注意事项
5.3.2.5.1 上岗前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5.3.2.5.2 启动设备前,作好操作规程中的一系列检查工作,特别要注意电机的接地是否安好,转动部分有无安全装置和障碍物,运转中
一旦发现故障及时停车处理。
5.3.2.5.3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
5.3.2.5.4 不准用湿手或金属棒启动电器设备。
5.3.2.5.5 清扫各设备时,必须停车后方可进行。
5.3.3 冷却风机操作
5.3.3.1 开车前检查
5.3.3.1.1 塔体进液管道喷淋系统和下料漏斗盖子是否完好。
5.3.3.1.2 风机、电动机地脚螺丝等紧固件是否牢固可靠。
5.3.3.1.3 电动机地线、风机和防护罩等安全装置是否安好。
5.3.3.1.4 转动部分是否有障碍物,并用手盘动风机1~2转。
5.3.3.2 确认设备完好后,启动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后再过液,过液前应通知液体管理岗位,注意流量变化,注意调整各冷却塔过液流量。
5.3.3.3定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风机响声异常或其他故障,应停车检查和处理。
5.3.3.4 停车时(紧急停车除外),应先关闭进液阀门,停止进液后,再停风机,同时断开电源开关。
5.3.3.5 安全注意事项
5.3.3.5.1 启动设备前,应按操作规程详细检查,确认设备完好,安全装置齐备(电机接地,风机防护置等)和牢固可靠,转动部分无障碍
物,塔内无人,方可开车。
5.3.3.5.2 冷却塔开车时,应先开机后进液,停车时应先停泵后停风机,以免酸雾从风机口逸出。
5.3.4 添加剂操作
5.3.4.1 技术组协同工段长根据槽面情况,电锌含铅量及电流状况决定每班添加剂加入量,岗位操作人员根据技术组确定的加入量执行。
5.3.4.2 骨胶:将骨胶加入溶胶槽用蒸汽加热溶化,均匀加入混合槽内,一般控制在0.2~0.4kg/t析出锌。
5.3.4.3 碳酸锶:将碳酸锶加入搅拌槽内,加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混合槽内,一般控制在0.3~1.0kg/t析出锌。
5.3.4.4 检查骨胶、碳酸锶的质量,发现不合格的不能使用,严禁混料。
5.3.4.5 按时巡检所属范围内的设备(溶胶槽、碳酸锶搅拌槽),防止跑液。
5.3.4.6 要认真地管好所属设备、用具等。
5.3.4.7 安全注意事项
5.3.4.7.1 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5.3.4.7.2 各添加剂应严格分类放置,不得混合。
5.3.4.7.3 搅拌机清扫时,必须停车,断开电源,确认无电安全可靠后,方可打扫。
5.3.4.7.4 严禁用水冲洗搅拌机电器部分。
5.3.4.7.5 所用各种添加器皿、用具不得混合使用,以免相互引起反应。
5.3.4.7.6 开搅拌机前,应检查槽内是否有金属或木质异物。
5.3.4.7.7 发现添加剂内有异物或变色、变质情况,应协同有关人员积极处理。
5.3.5 液体管理操作
5.3.5.1 接班时仔细查看上班记录,详细了解生产情况和注意事项。
5.3.5.2 到现场交接班时,检查流量大小,抽查槽温和阴极沉积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向交班者指出,并做好记录。
5.3.5.3 按技术条件要求,控制好流量、槽温,并适当调整,确保进液管,下液管畅通,各列各槽流量均一。
5.3.5.4 清除下液盒及溢流堰结晶物及杂物,控制电解槽液面波动幅度,以保证剥锌的正常进行。
5.3.5.5 随时注意槽温变动情况,每二小时抽测槽温一次,观察阴极沉积情况,做好记录,并报告值班室,及时进行工艺调整。
5.3.5.6 严格按技术操作卡片来检查技术条件控制情况和阴极析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通知有关岗位人员作好相应调整。
5.3.5.7 按时巡检,正常情况下,每班四次,发现管线、电解槽及溜槽漏液应报告班长,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5.3.5.8 当新液罐的沉淀物影响新液排出时,应对新液罐进行放空清理,周期一般为1~3月。
5.3.5.9 在生产中,应对废液管线,循环管线及喷淋系统的结晶进行清理,以确保液体流动畅通。
5.3.5.10 冷却塔、混合槽、分配槽、供液溜槽、废液溜槽及贮槽内结晶物应在停产检修时清理干净。
5.3.5.11 安全注意事项
5.3.5.11.1 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5.3.5.11.2 当发现电解严重漏液,槽面流体下降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维护槽内液面,并报告车间调度。
5.3.5.11.3 发现个别槽析出不正常时,反溶现象严重,要会同有关人员共同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如果是普遍析出不正常,则除积极查找原因外,应向车间调度报告。
5.3.5.11.4 发现管道或电解槽、导电板等局部接地短路,冒烟燃烧时,适用绝缘物(如木棒)将接地结晶物或短路物除掉,必要时要加入绝缘物隔离,解决不了应立即向车间调度报告。
5.3.5.11.5 随时掌握流量和槽内液体变化情况,防止跑冒事故。
5.3.5.11.6 不得靠、坐在电解槽或母线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