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中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14 K-39一、选择题(共20题,前10题每题2分,后10题每题3分。
共5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B.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催化捌C. N2(g)+ 3H2(g)2NH 3(g)采用高温、高压的条件有利于提高氨的产量D. 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由于其参与了化学反应并改变了反应的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2.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3.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气态水。
已知破坏 1 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 —O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2Q i + Q 2>4Q 3B . 2Q i + Q 2V 4Q 3C . Q 1+ Q 2V Q 3D . Q i + Q 2= Q 34•一定条件下,2SO 2(g ) + 02(g )有土 2SO 3(g ) A H<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v (正)变大,v (逆)变小B. 恒温恒容,充入02,。
2的转化率升高C. 恒温恒压,充入 N 2,平衡不移动D. 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5•含有11.2 g KOH 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 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 的热量,表 示该反应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A. KOH(aq) + *H 2SO 4(aq) ===2aSO 4(aq)+ H 2OQ)B. 2KOH(aq) + H 2SO 4(aq) ===K 2SO 4(aq)+ 2H 2OQ)C. 2KOH(aq) + H 2SO 4(aq) ===K 2SO 4(aq)+ 2H 2O(l)D. KOH(aq) + *H 2SO 4(aq) ===2aSO 4(aq)+ H 2OQ)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CH,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 ・T — : • -< :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KH “一 =UH —(? H 比 C H ,— =CH —C H 1B.高聚物 的单体是G C1C. 有机物CH 3CH=CH 2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D. 可以利用质谱法鉴别二甲醚和乙醇7.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 (g )- " cC (g ) + dD (g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 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 的转化率增大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D 的体积分数变大 D . a < c + d8.在一定条件下,1mol N 2和3mol H 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 同压下A H = - 11.46 kJ/mol A H = - 11.46 kJ/mol A H = - 114.6 kJ/mol A H = - 57.3 kJ/mol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A. 20% B . 30% C . 40% D. 50%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试剂促量)分离方法A苯(苯酚)Na2CO3溶液分液B乙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洗气C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分液D乙酸(乙醛)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10.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1NO(g)+ CO(g)$ N 2(g)+ CO 2(g);△! = —373.2 kJ/mol右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催化剂11. 已知CH4(g)+H2O(g)= CO(g)+3H 2(g)CH4(g)+CO2(g)=2CO(g)+2H 2 (g)C —H键的键能约为413 kJ / mol , O—H键的键能约为463 kJ / mol , H —H键的键能约为436kJ / mol,贝U CO2中C=O键的键能约为()A. 797.5 kJ / mol B . 900.5 kJ / mol C. 962.5 kJ / mol D . 1595 kJ / mol112. 2000K时,反应CO(g)+ O2 (g) 一- CO2 (g)的平衡常数为K,则相同温度下反应2CO2 (g)一-2CO(g)+O 2 (g)的平衡常数K'为()B. K213. “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A.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稳定地共存在同一个平面中B .降低温度C.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H = +206 kJ/mol△H = +247 kJ/mol,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 1 mol 该物质与浓溴水和 H 2反应时,最多消耗B 「2和H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 mol 、7 molC. 该物质遇FeCb 溶液显紫色,因为其与苯酚属于同系物D. 滴入酸性KMnO 4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可证明分子中存在双键 1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l -i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iCH 4(g ) + 202(g ) ===CO 2(g ) + 2H 2O (g ) A H = - 890.3 kJ molB. 500C 、30 MPa 下,将0.5 mol N 2和i.5 mol 出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 3(g ), 放热 i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g ) + 3H 2(g )2NH 3(g ) A H = - 38.6 kJ mol -iC. 已知在i0i kPa 下,i g H 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i2i kJ 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i-iH 2(g ) + 02(g ) ===H 20(g ) A H =- 242 kJ mol D.25C, i0i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 mol -i ,表示稀H 2SO 4与K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SO 4(aq ) + 2K0H (aq )-i===K 2SO 4(aq ) ___ + 2H 2O (l ) A H = - ii4.6 kJ mol15.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 化规律(图中P 表示压强,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C. 反应川:A H > 0, T 2> T i ;或 A H V 0, T 2V T iD .反应W : A H V 0, T 2> T i2i6.一定温度下,某气态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 ;2:,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rlM E : 压强A .反应I: A H > 0, P 2 > P iB .反应 n : A H V 0, T i < T 2根据以上规律判断, F 列结论正确的是虚应1:豆应时司 2Aig )二 C (g )度世1: 反应温度确的是()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一定增大A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c 点B. 增大A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增大压强,C 体积分数增加D. 升高温度,若 B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17•可逆反应2NO 2 ----------- 2NO+O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 2的同 时, 生成2n mol NO ③用NO 2、NO 、。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I118.已知 NO 2 与 N 2O 4 可相互转化:2NO 2(g) ― N 2O 4(g) 少=-24.2 kJ mol -,在恒温下,将一定量NO ?和N 2O 4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其中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推理分析不 合理的是()-1A .前10 min 内,用v(N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 mol L • minB .反应进行到10 min 时,体系吸收的热量为 9.68 kJC . b 、d 两点中v(正)与v(逆)均相等D. 25 min 时,正反应速率增大20.向一个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CO(g)和H 2O(g), —定条件下使反应CO(g) + H 2O(g)^CO 2(g) + H 2(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B. c 点反应进行的程度最大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19.已知:r ,丨• (注: R 、R'表示烃基), 属于酮类,酮不发生银镜反应。
今有如下变化:A(C 6H 12O 2)——一C 、E 都不发生银镜反应,则 A 的结构可能有( )n。
已知C 为羧酸, 山嗇EA. 1种B. 2种C. 3种D. 4种C.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乩=虫2时,H2的产率:a〜b段小于b〜c段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 (12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均在标况下测量),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1 )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