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学习感悟

历史学习感悟

浅谈初中历史课改心得体会
王德宝2月16日参加荣成市历史学科研讨会,聆听三位老师的经验交流,深受启发。

一、教学具有开放性
将历史教学变成开放的体系,重要的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更自由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展开教学。

更好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不要越俎代庖,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引导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注重三维的历史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课堂成为关注学生实际体验的课堂,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应该让学生参与学习历史的活动。

例如“大变革”这一课,教材知识要点如果让教师讲述,是用不了多少时间的。

课堂教学完全可以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既获取了知识,又有了对历史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
新的教学法是应该不要求有模式的东西,而只根据知识需要自主自由的安排教学,寻求多种教学方式和途径,打破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讲为主,单向授受”的传统法。

像对话,讨论,较色扮演等等都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这些方法的运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角色扮演活动:就是选择教材中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如以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为例,让学生扮演29军将士,激起学生的爱国热忱。

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一是学生应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合作性”,也是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

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建立主动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把教学的过程变成一个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过程。

如讲授“红军不怕远程难”时,我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红军、地理专家等小组,确立不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头去搜集资料。

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探究目标,完成相关发言。

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鼓励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问题
以往的历史课堂,总是以语言文字贯穿始终,顶多再有一幅历史地图。

而不善言辞的学生在这里只会更加沉默。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仅限于一张大卷。

学生的个性受到了禁锢,他们特有的专长无用武之地,反而令其方案厉害课程,因其枯燥无趣而在历史课上做其他科作业。

而这次课改,恰恰要求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于是,在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旁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现象。

如,有些学生在画房屋,这是学生根据书中文字介绍进行再创造所描绘的半坡聚落的村庄,河姆渡人的房子。

在课上,学生们发挥想象,设计历史大事年表。

学生么再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叙述着历史。

演话剧,讲故事,撰写小论文,绘画,等
等。

都是他们施展特长的渠道。

在历史课堂中,更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全程评价,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浪潮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神州大地,给姐与改革注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知道,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斗较原来的课程,有着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了。

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

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种族的时候去讲述硅谷,比尔盖茨等故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一堂课。

还有历史探究活动课,这可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

当得到老师的鼓励式,别提有多高兴了常常是下了课,学生们还围着老是问这问那,意犹未尽。

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习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

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备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

有事需要语言的激发;有时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时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

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在课改实践中,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往往是上了一课又要忙着准备下一课的内容,有时为了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的设计而绞尽脑汁,二总觉得不尽人意,总觉得自己只是太贫乏,迫切的需要去学习、去充实自己。

渴望了解更多课改的知识,渴望指导,渴望交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