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一、声的频率20—2万赫兹,低于20赫兹的称为次声,高于2万赫兹的称为超声;医学诊断中常用的超声频率为兆—兆赫兹二、传播过程中超声能量损失——衰减: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质点的振幅随着声波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三、增益补偿是囊肿等病灶后方回声增强的形成机制。
四、超声分辨力:能够辨别两个相邻最近的质点的能力五、分辨力与穿透力的关系穿透力与波长成正比、频率成反比:显示深部脏器要求频率低、波长长分辨率与频率成正比、波长成反比:显示浅表结构要求频率高、波长短六、探头感知血流中的红细胞反射回来的回声频率------超声多普勒(多普勒超声诊断法的基础:流动的红细胞充当了运动的振源)多普勒效应指振源与接收器相向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增高;当接收器和振源背离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降低的现象,频率的改变称为多普勒频移。
超声多普勒,就是运用了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射向红细胞,红细胞接收后将超声波反射向探头,探头将超声波转换为电能成像。
此时,探头相当于接收器,流动的红细胞充当了运动的振源,根据多普勒效应,此时探头收到的超声波的频率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多普勒频移。
七、超声形成的机制:压电效应。
这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超声发射----逆压电效应超声接收----正压电效应八、强回声 hyperechoes (结石、骨骼、气体)等回声 isoechoes (肝、脾、睾丸)低回声 hypoechoes (肾脏髓质、淋巴瘤)无回声 anechoes (尿液、腹水)九、声晕:实质性肿瘤周围出现的环形低或无回声带,系受压迫变性区域或包绕肿瘤的血管十、部分容积效应伪像与超声束较宽有关十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法(CDFI)◆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迎红背蓝◆色彩鲜艳度反映血流速度◆色彩纯净度反映血流性质(层、湍、涡)十二、血流通过狭窄口后出现湍流或涡流,CDFI显示为五彩镶嵌状(color mosaic)一、腹部超声检查使用的是低频超声探头,频率为~。
二、单纯性肝囊肿典型囊肿声像图特点:囊肿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内部为清晰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侧边声影彩色多普勒:囊腔内无血流信号三、多囊肝声像图特点◆肝脏普遍增大,形态失常◆肝内布满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囊肿间隔一般较薄,各囊肿后方增强效应不显著◆常伴肾、胰、脾囊肿◆彩色多普勒:囊腔内无血流信号四、重点:肝硬化:声像图特点直接征象:1.(形态:早期大晚期小)肝脏失去正常形态,体积缩小,肝脏截面和径线测值缩小。
2.(包膜:锯齿状)肝包膜增厚,表面高低不平,有时呈锯齿状或凹凸状。
3.(实质:网络状)肝实质回声因肝脏病变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密集的中小、中粗光点,呈粗颗粒状、斑片状、小网络状,回声明显不均匀4. (血管:肝静脉细,门静脉粗)由于肝内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的改变,结缔组织的收缩、再生小结的压迫,肝静脉变细或粗细不均,走行迂曲、僵硬,甚至闭塞而消失。
间接征象胆囊肿大 脾肿大 腹水门脉高压的超声表现1.声像图上表现为门静脉分支出现扭曲、变细和管壁回声增强,门静脉主干常有扩张。
2.脾脏肿大:因门脉高压,脾脏慢性淤血而肿大,脾包膜回声增强、增粗,脾门区脾静脉迂曲,增宽,因脾索纤维化、脾窦扩张淤血,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有时呈蜂窝状。
4.侧支循环开放:胃左静脉因扩张,在胃底和食管附近亦可探及扩张的静脉;门静脉高压时,脐静脉可重新开放,脐静脉位于肝圆韧带内,声像图表现为肝圆韧带内出现管状无回声,自门静脉延伸至腹壁。
5.肝门区和脾门区的血管海绵样变:门静脉及其属支回流受阻后,在其周围可以出现大量的侧支循环,分别在肝门和脾门处出现网状的交叉血管,类似海绵状结构。
6.胆囊壁水肿,超声表现为增厚、毛糙,呈双层改变。
7.腹水:声像图为腹腔内的异常无回声区。
五、 血吸虫性肝病肝内回声呈网格状六、肝血管瘤七、原发性肝癌超声图像及分析:1. 形态改变结节型 边界伴声晕 回声不均巨块型 边界侧壁效应 回声杂乱弥漫型 边界彼此融合 回声相对均匀回声类型 高回声 低回声 弥漫型 等回声 混合回声型3. 周围组织继发征象: 卫星结节 门静脉癌栓 肝内血管压迫征4. 有无肝硬化5. 有无腹水6 . 需结合AFP八、继发性肝癌的声像图表现:转移性肝癌常呈多个结节或团块。
小结节回声周边低,中间强,形似“牛眼征”或“靶形佂”九、胆囊结石:三大主要征象①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②声影:“干净” 气体的声影不干净③移动性:依重力方向十、急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弥漫性增厚>5mm ,毛糙呈‘双边影’。
胆汁透声差,炎性物质所致胆囊颈部结石十一、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类型1. 胆囊外形 壁呈“双边征”2. 严重壁萎缩时 呈WES 征心脏超声一、心脏超声所用频率 成人:;婴幼儿:~先B 超,再M 型,再CDFI,再多普勒流速曲线.二、二尖瓣狭窄声像图表现:海绵状血管瘤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静脉血流毛细血管瘤 体积较小,形态可规则 内部回声可呈“筛孔状” 往往无血流信号B型:直接征象:活动僵硬,开放受限;瓣膜增厚,回声增强,纤维化,钙化瓣口面积缩小,<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狭窄程度的判断:狭窄程度瓣口面积(cm2)轻度中度重度 <间接征象:左房扩大:与狭窄程度有关;左房淤血:呈“云雾状”回声;右室轻至中度扩大;肺动脉高压M型: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开放呈“城墙波”样改变;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前后叶开放间距缩小CDFI: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变细,色泽变亮,心尖四腔观呈现以红黄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状,当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收缩期左房侧彩色显示蓝花色返流血;继发改变:收缩期三尖瓣上蓝花色返流。
瞬时返流定量分析:返流程度瞬时返流容积(ml)轻度 <5中度 5-10重度 >10多普勒流速曲线:二尖瓣下舒张期高速度、宽频带、弥散的湍流频谱,Vmax>150cm/s,瓣口越窄,流速越高;三、二尖瓣关闭不全声像图表现二尖瓣叶增厚、厚薄不均,挛缩,收缩期不能完全关闭,血流由左室反回左房,彩色显示左房侧蓝花色反流血四、先天性心脏病1、房间隔缺损常用切面:剑突下四腔或两房切面(最佳);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B型:直接征象:房间隔局部回声失落,断端回声增强,呈“火柴头”状。
间接征象:右心负荷过重的表现,表现为右心系统增大;右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及肺动脉瓣环增宽,搏动增强;室间隔平坦伴异常运动。
CDFI:缺口处一股以红色血流为主的分流速自左房流入右房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分流为双期正向频谱,呈双峰或三峰图形。
心脏对比造影:左向右分流时:负造影现象-- 缺损口右侧充盈缺损区;右向左分流时:左房内出现中等量造影剂回声。
2、室间隔缺损膜部室间隔:面积甚小,直径不足1cm,为缺损好发部位;B型:直接征象:室间隔回声失落,断端回声增粗;间接征象:左室、左房增大;右流、肺动脉径扩大;肺动脉压升高;CDFI:缺损口处显示左向右的以红色为主的彩色射流,分流速度高,彩色非常敏感,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收缩期正向的高速度湍流,呈单峰左室长轴切面:右室前壁、右室、右室流出道、室间隔、左室、左室流出道、左室后壁、左房、二尖瓣、主动脉前壁和后壁、主动脉瓣等主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根部内径及主动脉瓣、两房、房间隔、三尖瓣、右室及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瓣、左冠状动脉等室间隔二尖瓣口短轴切面:两室、室间隔、二尖瓣口等心尖四腔心切面:两房、两室、房室间隔、二三尖瓣、心壁等心尖五腔心切面:两房、两室、主动脉腔、主动脉瓣、二三尖瓣、室间隔、主动脉等*肾积水和多囊肾的鉴别要点:肾积水指肾盂或集合系统扩张和肾脏的某个部位存有液体的异常现象。
多囊肾指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大大小小囊肿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鉴别:1、肾积水中的腔隙是互相连通的,而多囊肾是分隔开的。
2、肾积水会出现输尿管积水,而多囊肾不会3、多囊肾的外形容易改变。
*********补充************胆囊结识与胆囊息肉的区别:息肉征象:突向胆囊腔与壁相连的中强回音,后方不伴声影,不伴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超声图像常为一个或多个强回声突起。
结石征象: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超声图像常显示新月状、半月状或圆球形。
胡桃夹征(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男性,为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因行走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形成的症状。
假肾征:胃肠道全周壁或较广泛管壁增厚,中间气体强回声和外周肿瘤组织低回声,类似肾脏超声结构,称假肾征。
畸胎瘤:多位于胎儿腹腔内或骶部,依肿瘤内所含的组织成份不同,呈囊性、囊实混合性或类似“实性”回声,有时可见明显的脂、液分层征。
子宫肌瘤声像图(1)子宫多增大,形态不规则,表面凸凹不平,内膜线偏移;回声异常,可探及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异常回声结节或团块;(2)肌瘤轮廓多清楚,形态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周边部暗线状回声。
内部回声分低、等、高回声,又分均匀、不均匀、混杂样多种。
(3)肌瘤发生囊性变时内见液性暗区;伴钙化时内见散在性强光点且后方伴声影;脂肪样变性时回声增强或减弱;妊娠合并肌瘤时子宫体积增大。
一、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A 3000次/秒B 5000次/秒C 15000次/秒D 18000次/秒E 20000次/秒二、常用的诊断超声频率是:A.小于B.在2MHz-10MHz之间C.在20MHz-40MHz之间D.在40MHz-80MHz之间E.大于80MHz三、超声通过下列人体的软组织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衰减程度最高的是:脂肪肝、脾、肾肌肉正常肺软骨、肌腱四、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A 光波B 电磁波C 机械波D 微波E 粒子波五、超声波是如何发生的A.换能器的逆压电效应B.换能器的压电效应C.换能器向人体发送电信号D.还能器的热效应E.换能器的磁效应六、不同的含液器官或病变,后方回声增强的程度不尽相同,其中后方回声增强相对不显著的是A.胆汁B.囊肿液体C.胸腔积液D.血液E.尿液七、B型超声是指:A 振幅调制型B 亮度调制型C 彩色血流显像D 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E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