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联式干气密封使用说明书

串联式干气密封使用说明书

串联式干气密封使用说明
1.干气密封结构说明
该干气密封为串联式结构,第一级为平衡型机械密封,第二级为干气密封,密封介质为干净氮气,氮气压力为0.5MPa左右。

由于干气密封端面上加工有螺旋型动压槽,只允许单向旋转,因此,该密封的旋转方向必须与干气密封装配图上标注的旋向一致。

正常情况下,机械密封作为主密封起作用,干气密封为辅助密封。

干气密封主要有以下作用:
a)提高主密封的背压,防止端面汽化、减小密封面的磨损,极大地延长了主密封的使用寿命;
b)当主密封失效时,干气密封可以起到备用密封的作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c)主密封泄漏出的气体随氮气排入火炬,防止危险气体直接进入大气,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
起到环保的作用。

2.干气密封泄漏标准
转速(r/min)氮气压力(MPa)干气密封泄漏量(m3/h)
00.5≤0.05
95000.5≤0.15
3.干气密封的运输、存放及安装
3.1包装及运输
密封到货后检查注意事项:
a)检查外包装是否有明显损坏痕迹。

b)打开包装,不要损坏或丢失单独提供的部件。

c)按照装箱单进行清点,如果发现部件损坏或丢失,请与公司联系。

3.2干气密封存放
3.2.1应避免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及加热的环境中。

3.2.2应避免置放于臭氧或紫外线下。

3.2.3应避免置放于容易使弹性橡胶圈老化的场合。

3.2.4应避免置于潮湿或者灰尘严重的环境下。

以下几种情况,必须对干气密封进行检查:
a)密封存放时间超过3年。

b)密封包装发生破损。

c)干气密封受到外力的碰撞。

3.3密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泵体安装密封相关部位:
3.3.1轴肩倒角(倒角30°x2mm)
3.3.2轴的轴向串量及径向跳动。

3.3.3相配合的密封腔表面情况。

3.3.4安装干气密封处轴的表面情况。

3.3.5密封腔尺寸与密封总装图是否一致,轴与腔体的垂直度和同心度。

3.3.6轴的旋向必须和密封总图所示给方向一致,否则干气密封将被损坏。

3.3.7在轴套及压盖密封圈上涂抹润滑脂,以便安装方便。

3.4干气密封的安装:安装干气密封时,身边必须有干气密封总装图。

3.4.1保证安装过程中,密封面和密封腔都很干净。

3.4.2该密封为非集装式密封,安装时请依据总装图依次安装主密封和次密封。

3.4.2密封最终安装到位,叶轮定位后,盘车无异常即可。

3.5干气密封的拆卸
和安装密封过程相反,注意保护主密封和次密封的摩擦副端面,防止意外损伤。

4.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安装说明
4.1流程说明:干气密封控制系统是密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密封气过滤单元和泄漏监测单元
组成,为干气密封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1.1过滤单元:
外部氮气由G1进入控制系统
首先经过截止阀V1(控制管网氮气进入系统)
经过过滤器F1(精度为1μm,为干气密封提供干净的气体)
经过减压阀V2,(减压到所需压力0.5MPa,为干气密封提供稳定的密封气);
再经过单向阀V3(防止主密封失效后,介质反串到氮气网管)
由G2进入干气密封和主密封形成的密封腔(形成一个带压的干气密封腔,为主密封提供背压,延长主密封的使用寿命)
4.1.2泄漏监测单元:
由G3泄漏出的微量的介质和氮气经截止阀V4(防止主密封失效后工艺介质大量泄漏);
经过压力表PI-12(监测主密封和辅助密封的使用情况);
经过节流孔板R0-11(起节流作用,在干气密封的密封腔建立所需0.5MPa的压力,同时对氮气耗量进行控制)。

当主密封泄漏过大时,由于限流孔板的作用,干气密封腔压力上升,泄漏管线上的压力表指示上升,超过0.6MPa时表明主密封失效。

最后经过一个单向阀V5(防止火炬管网气体反窜)把主密封泄漏的微量介质随同氮气排向火炬。

4.2系统组装说明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中的所有部件集装在控制面板上(如附图1)、系统支架分开放(为了方便运输)。

用户首先需将两系统支架用4-M10螺钉连接,再用4-M8的连接螺钉同控制系统面板连接好,注意,加上压条。

附图1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4.3现场施工说明:
4.3.1系统安装前准备工作:
4.3.1.1用户准备工作:
a)用户负责提供干气密封现场所需的氮气,压力0.5MPa <P ≤1.0MPa ,当用户氮气源压力﹥1.0MPa 时,由用户负责将压力减到≤1.0MPa ,否则控制系统有被损坏的危险;流量﹥1.2Nm 3/h 。

b)用户负责将氮气管线、放空火炬管线引到控制系统旁,管线内径应大于10mm ,并预留两个Rc1/2〞内螺纹的接头,以便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两条管线(氮气管线、火炬管线)的接口距离控制系统一米左右,控制系统距离密封腔一米左右,其摆放位置(见附图2)应以不影响泵的日常操作及维修为准。

c)用户负责自冲洗孔的连接,密封腔上自冲洗孔接口规格为Rc1/2〞。

d)用户应负责提供干气密封控制系统支架地脚螺栓孔。

4.3.1.2公司准备工作
a)公司负责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内部管线连接,所有管线均采用∮8不锈钢管。

b)公司负责配备与用户氮气管线、火炬管线相连接用的R1/2〞外螺纹接头以及管线。

4.3.2系统的现场施工(见附图2)
附图2
5干气密封的运行及监测
5.1干气密封的运行
5.1.1在泵运转前应将连接到氮气的干气密封腔进气管线脱开,打开氮气入口阀对系统管线进行
吹扫。

5.1.2泵运转时,须首先打开泵入口阀,进行灌泵,确保自冲洗G4接好后再打开氮气入口阀门和
截止阀V1,对干气密封充压;
5.1.3调节密封气系统的减压阀V2开度,使干气密封腔氮气压力维持在0.5MPa左右;打开截止
阀V4,保证系统通往火炬的管路畅通。

5.1.4做好以上工作后,该密封可以随时开启。

5.1.5泵在停止运行时,须首先关闭氮气入口阀将干气密封腔泄压,然后方可将泵泄压。

5.2密封的监测
密封在运转过程中,通过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可对整套密封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正常情况下出口压力表(PI-11)显示的值应该和入口压力(减压阀V2上压力读数)大致相当:1)若干气密封密封气出口压力表(PI-12)读数低于入口压力(减压阀V2上压力读数0.5MPa),表明外侧干气密封泄漏过大;
2)若干气密封密封气出口压力表(PI-12)读数高于入口压力(减压阀V2上压力读数0.5MPa),表明内侧机械密封泄漏过大;
出现以上现象可视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拆机检查。

6干气密封日常保养和维护
干气密封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干气密封不需要任何维护,只需对密封气出口压力进行监测,建议每天记录数据,如果压力值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则预示着干气密封的主密封可能出现问题。

干气密封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1密封气的气量供应应该充足,但是偶然的供气不足或断气,对该串联式干气密封的影响不会太
大,若持续时间太长,会影响干气密封的使用寿命。

6.2密封的泄漏,主要是通过监测单元的压力表来显示。

压力表值偶然变化较大时,这可能是由于
工艺波动、轴的移动、压力、温度或速度波动所引起,不会影响密封正常使用。

然而压力表值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到密封的问题。

如有任何相关问题,请与公司联系。

6.3在运行过程中,需保证介质的压力高于干气密封密封腔的压力,因为反压可导致主密封的损
坏。

6.4少量的润滑油或其他液体进入干气密封端面,不会对密封造成危害,但应尽量避免该情况的
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