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宜阳县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及运用 (共8题;共40分)1. (2分) (2016九上·扬州期中)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拾级(shí)惬意(qiě)精髓(suǐ)鸢飞戾天(yuān)B . 古刹(chà)地壳(qiào)恣睢(suī)跌宕起伏(dàng)C . 污垢(gòu)喷薄(báo)寒噤(jīn)拗不过(niù)D . 旋涡(xuán)攒聚(cuán)拮据(jù)风雪载途(zǎi)2. (2分) (2017九下·万盛开学考)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莫名谈笑风声巧妙绝伦永往直前B . 狼籍蜂拥而至不屑置辩微不足道C . 殉职寻人启事漫不经心不言而喻D . 装订戒骄戒燥无精打采格物致知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襄阳好风光,留醉与山翁。
”作者是唐代王维之手。
B . 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
C .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全国观众受到好评。
D .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应该成为我们增强民族自信,重铸辉煌历史的契机。
4. (2分)对下面《饮酒》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 .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 .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5. (10分) (2017八下·市中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________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②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________ ,望峰息心;________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④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5分)语言表达。
台湾旅游负责人表示,目前旅游大巴无法上到山顶,甚至连半山腰也没有办法上去。
但有的旅客执意要到山顶,你应该怎样劝说?7. (5分)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8. (12分)(2018·江汉)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
半霎时,到了馆驿。
此时人静月明。
两廊下寻不见师父。
只见白马睡在那厢,浑身水湿,后腿有盘子大小一点青痕。
八戒失惊道:“这亡人又不曾走路,怎么身上有汗,腿有青痕?想是歹人打劫师父,把马打坏了。
”那白马认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声“师兄!”这呆子吓了一跌。
爬起来,往外要走,被那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啊,你莫怕我。
”八戒战兢兢的道:“兄弟,你怎么今日说起话来了?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
”白马道:“你知师父有难么?”八戒道:“我不知。
”白马道:“你是不知……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
把我师父变作一个斑斓猛虎,见被众臣捉住,锁在朝房铁笼里面。
我听得这般苦恼,心如刀割。
你两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时伤了性命。
只得化龙身去救,不期到朝里,又寻不见师父。
及到银安殿外,遇见妖精,我又变做个宫娥模样,哄那怪物。
那怪物叫我舞刀他看,遂尔留心,砍他一刀,早被他闪过,双手举个满堂红,把我战败。
我又飞刀砍去,他又把刀接了,捽下满堂红,把我后腿上着了一下;故此钻在御水河,逃得性命。
腿上青是他满堂红打的。
”(1)白马为何会随唐僧西天取经?(2)选文中的白马勇敢、忠诚,《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里的马是________、________的化身。
(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50分)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③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①姥(m6):老妇。
②篚(f6i):圆形竹筐。
③真草:楷书,草书。
④抗:抗衡,相当。
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善鸣,求市未能得________②遂携新友命驾就观________③当举群相送耳________④使人耽之若是________(2)请用“/”画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画两处)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 . 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 . 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直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0. (15分)(2011·苏州) 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
完成下列各题。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
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
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多乎哉?不多也。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1)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然而这些笑声往往是与轻松、欢乐无关的。
请仔细品味选文中的“笑”,说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性格中包含着柔情和顽强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方面。
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个性也是不止一面的。
请联系上面文字,说出你对此的理解。
(3)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总是”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②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
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
(《台阶》)11.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件小事鲁迅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
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
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
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
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
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
走你的罢!”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⑧“你怎么啦?”⑨“我摔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