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依族民俗风情

布依族民俗风情


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是布依族祭社神、山神、扫墓、祭祖及举行社交 活动的节日。这一天,有些地方的布依族要吃五 色糯米饭 。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节日这天要祭“牛王 ”和慰劳耕牛,把彩色糯米饭、酒 肉等抬到耕牛面前去祭祀,并用青草包糯米饭喂牛,让 牛休息一天。
布依族民俗风情
布依族 简介
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 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 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 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 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 节,有过“小年”之称。杀鸡宰猪 后,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 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以示 对田神的祭祀。家长带着孩子到田 里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艺;村寨里几 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率领青壮年举 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 活动。
格◆ 穿裤◆ 头头 长腿对 帕戴 衫长襟 ,青 。裤或 少、 ,大 数蓝 少襟 包、 数短 白黑 老上 头或 年衣 帕花 人大 。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 还有祭老人房、“三月三”、“四月八”、 “六 月六” 、“七月半”等。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 之称。
文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居 民俗
吊脚楼 片石墙 瓦房
布依族居住地区多为喀斯特丘陵地貌,山川起 伏,河流纵横。房屋建造多为吊脚楼和片石墙瓦 房。其中,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 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 。
建筑
片石墙 片石墙 吊脚楼 吊脚楼 瓦房 瓦房
服饰 民俗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 布衣服,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 白土布 ,也有色织布。
妇女 服饰
头◆ ◆ 宽◆ ◆ ◆
青 领 布中 领 无
布 口 边间 边 领
头用 袖镶右
帕银 口黑衽
或扣 镶边大

二襟

至上

三衣




未婚 女性 服饰
◆重◆ 佩襟镶 银边边 饰采

男性 服饰
• 历史上有“ 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 习俗。
• “不落夫家”。
婚恋 习俗
婚礼“婚 结
””开姻 婚 等“口缔 四 四订亲结 部 个亲”, 曲 过”、一 程、“般 。“杀分
结鸡为
歌舞 娱乐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布依族的民歌极为丰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 形影不离,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 《苦歌 》、《反歌》、《习俗歌》、《情歌》 等种类。
婚恋 习俗
“对歌择偶”:对歌,布依语称为“浪哨(榔梢)”, 即谈情说爱、会朋友的意思,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 说爱的主要方式。他们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 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 侣。在布 依族青年男女中,凡是不会唱“浪哨”歌的,就很难 找到对象。
婚恋 习俗
•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 禁通婚。
歌舞 娱乐
布依族的民歌极为丰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 形影不离,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 《苦歌 》、《反歌》、《习俗歌》、《情歌》 等种类。
歌舞 娱乐
布依族使用的主要乐器有铜 鼓、 唢呐、箫、笛、月琴、 四弦胡、堂锣、小鼓等,木 叶也是布依族青年常用的吹 奏乐器。
歌舞 娱乐
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 《狮子舞》、《伴嫁舞》、《龙舞》等, 舞蹈形式多样,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 郁。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 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