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27T15:40:19.1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作者:唐晓梅
[导读] 可明显改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可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可促使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评价实施效果。
方法:入组52例妇产科患者,符合随机原则,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26例;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89-01
妇产科在医院中属于重要科室,受到临床重视。
妇产科护理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日益提升,给予妇产科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不能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本组选取52例患者,深入分析了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52例患者入组,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知情同意,观察组26例患者年龄28岁至72岁,中位年龄48.2岁,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患者例数分别是9例、8例、9例,卵巢囊肿、剖宫产、宫颈糜烂、子宫肌瘤患者例数分别是4例、10例、10例、2例;对照组26例患者年龄29岁至73岁,中位年龄48.3岁,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患者例数分别是8例、8例、10例,卵巢囊肿、剖宫产、宫颈糜烂、子宫肌瘤患者例数分别是5例、9例、9例、3例。
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入组数据,P>
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按照本院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并给予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26例;临床护理路径):(1)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3~5名护理人员作为组员,负责为患者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2)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合理制定,横轴代表护理措施[1],纵轴代表时间,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贯穿护理全程。
(3)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满意的病房环境并确保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实施入院指导,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性知识,为患者介绍医务人员及所处环境。
(4)加强巡视。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加强护理巡视,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2],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严重不良情绪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并增加安全感。
(5)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存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心情稳定,促使患者治疗疾病信心明显增强。
(6)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及手术方式给予患者实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叮嘱患者遵医嘱。
1.3 效果评估[3]
护理质量评分:由本院自拟调查问卷统计。
1.4 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对比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更优,差异明显,P<0.05。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对比
3.讨论
目前,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引入至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属于整套护理模式,护理依据是循证医学、护理指南,可促使妇产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给予妇产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期间,需要做到: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全程微笑服务,态度亲和,在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给予患者进行诊疗环境介绍时需要详细易懂,促使患者消除对所处环境陌生感,促使患者感觉到舒适满意,在给予患者护理巡视期间,需要
给予患者实施分阶段临床指导,主要分为术前、术后,术前,需要给予患者术前宣教,叮嘱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工作[4],告知患者本次治疗临床意义,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术中各项操作。
术后,需要给予患者并发症预防及疼痛缓解,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并促使患者获得优质护理服务,可酌情使用镇痛药物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给予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期间,需要注意多与患者进行内心想法交流,确保可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强力心理支持。
在患者出院后,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随访[5],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对比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更优。
综上,在妇产科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用时,可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可促使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我院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33-1834.
[2]陈绯.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1):100-102.
[3]张月惠.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8).
[4]呼满英.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
[5]彭祥芬.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