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节市中小学德育示范校评估细则(修订)

毕节市中小学德育示范校评估细则(修订)

1
现场查看,酌情给分。
C60不吸烟、不喝酒、不参加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营业性游戏室、录像室、网吧、歌舞厅。
1
座谈,问卷,酌情给分。
校园环境建设
10
C61校训鲜明,启迪性强;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端正。
2
实地查看,酌情给分。
C62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清楚,基本实现硬化、绿化、美化、净化、文化。
1
座谈,问卷,酌情给分。
C5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1Hale Waihona Puke C53具有自尊、自爱、自护、自立、自强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无因心理异常引发的不良现象和后果。
1
C54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无违法乱纪现象。
1
C55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好。
2
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方案等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C2确立现代德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树立“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大德育理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
2
C3突出学校德育的民主性、发展性、开放性、延续性。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增强开放意识;尊重学生成长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附件:
毕节市中小学德育示范校评估细则(修订)
受评学校(盖章):校长(签名):
评估时间:年月日
评估指标
权重
评估要素(级指标)
分值
评估方式
得分
A级
B级
校评
县评
地评
德育组织管理
指导思想
6
C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
C30广泛开展生命及安全教育。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入开展生命教育进课堂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校园和谐。
2
查阅相关计划、教师教案、活动记录等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C31积极开展爱心和感恩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活动,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关爱孤寡、资助贫困、奉献爱心;争当爱心小天使、道德小模范、文明小标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
2
C9思想政治课、品德与社会课、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以及学生心理辅导人员配备齐全,学历达标,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2
C10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健全,学生会、团组织、少先队作用发挥好。
2
制度建设
12
C11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制度,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明确。
2
C12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每学年进行1次师德考评并兑现奖惩。
2
机构建设
4
C4建立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年至少召开2次德育工作例会,且有详细记录。
2
查文件及会议记录等资料,酌情给分。
C5设立具体实施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如德育处、政教处等,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分工具体,工作扎实。
1
查资料,查现场,座谈。酌情给分。
C67学校获县级以上德育荣誉;向县级以上单位提供过成果展示或参观现场。
3
C68有被社会广泛认同的育人经验;有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德育成果。
3
C69有地级以上德育科研课题,有获得地级以上奖项的德育科研论文。
3
C70学生参加地区级以上文化体育活动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3
查阅资料,酌情扣分。
减分项目
5
2
C3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活动形式多样,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心理咨询信箱或热线,关心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
看现场,查学校计划、教师教案等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C33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把学生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教育学生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结合学校工作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创造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条件、氛围、环境、情境。
2
查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C42结合国情、区情和本地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或形势教育,每学期不少于1次。
1
C43定期召开学生班(团、队)会,集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每班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主题班(团、队)会课。
1
C4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由活动积累升华为素质积累。
2
C45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等主题教育。
2
C63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丰富,书香气息浓厚,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
2
C64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垃圾定期清理,无卫生死面死角。
2
C65校园德育宣传专栏日常管理规范,内容及时更新。
2
加减分项目
加分项目
15
C66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在县级以上会议交流发言,或在县级以上报刊刊载宣传。
3
查阅资料,酌情加分。
2
C20学校设立德育工作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学生和德育队伍的表彰奖励。
2
物质保障
6
C21学校德育场地、设施、设备规范实用,建立广播站、陈列室、心理咨询室等;升旗台、旗杆规范。
1
查资料,看现场,酌情给分。
C22校园内悬挂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教室内张贴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国旗等。
1
查教师教案等资料,酌情给分。
C39充分利用网络德育阵地、校园德育网页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1
看实物或现场,查资料,酌情给分。
C40坚持每周一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
2
C41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守则》和《规范》强化训练活动,规范学生行为,每学期不少于1次。
1
德育实施过程
德育实施过程
德育内容
20
C27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并内化为中小学生的自觉追求。
2
查学校德育工作规划、计划、教师教案等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1
C46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加强书香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
查实物和资料,酌情给分。
C47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考核。
1
查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德育工作效果
德育工作效果
师德师风建设
5
C48师德师风良好。教师为人师表,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有强烈的育人意识。
2
查学校德育规划、计划,教师教案等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C34定期组织开展读书阅览、文化交流、文艺展演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爱读书、爱艺术的高雅风尚,让书香文化相伴学生成长,浸润学生心灵。
2
查阅相关计划、教师教案、活动记录等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C35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献身精神。
1
C23建有学生自主活动的阵地,如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鼓号队、军乐队等。
1
C24建有校园德育网络平台,能充分发挥网络德育的作用。
1
C25建有学校德育资料库,每学期订阅必备的德育教学参考书和德育方面的专业报刊杂志,不断充实德育方面的报刊杂志等书籍。
1
C26建有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定期开展校外德育实践活动,且有活动记录。
2
C13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校园突发安全事件预警和干预机制。
2
C14建立健全学生评优表彰激励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表彰奖励活动。
2
C15建立健全家长培训制度,每学期至少举办1期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培训记录和培训讲义等资料。
1
C16建立健全家长会制度,每学期每班至少召开2次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及发展情况,有召开家长会议的记录。
C6建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庭育人水平。
1
查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查资料,座谈,酌情给分。
队伍建设
8
C7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发挥德育中坚力量;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德育工作校本培训,且有详细记录。
2
C8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班主任管理制度,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每个月至少召开1次班主任例会,且内容充实、有记录。
2
C36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有计划、有措施、效果好。
2
德育方法
15
C37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查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工作计划、教师教案等资料,酌情给分。
C38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学校对学科教学工作中有机渗透德育因素有要求、有考核;教师有计划地将教材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C28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确立每学期第一个月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进行强化训练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