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真题】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中考真题】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问题3)发热贴中氯化钠起什么作用?
(探究3)同学们结合资料,回顾相关知识,联想到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
(表达交流)你认为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
六、计算题
15.小明将30%的H2O2溶液加水稀释,并用其制取O2。
(查阅资料)发热贴的发热原理是铁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问题1)发热贴中的铁粉是否完全被氧化?
(猜想)猜想Ⅰ:铁粉完全被氧化猜想Ⅱ:铁粉部分被氧化
(探究1)取褐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黄色,滤渣为黑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猜想____成立。
D.X、Y、Q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氮肥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6.现有如下转化关系:①Zn ZnSO4,②ZnO ZnSO4,③Zn(OH)2 ZnSO4。对这三种转化关系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2)实验时,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CO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写出处理尾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如图1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并回答问题。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和_______。
(2)60℃时,从含有少量NaCl的饱和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方法是______。
A.三种转化都只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来实现B.实验室制取硫酸锌的方法只有这三种
C.上述四种物质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D.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可以转化为盐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
(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3.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A→D是制取并收集一瓶CO2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3)甲同学按图2操作配制20℃时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ρ水=1.0g/mL)。
①最后一步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甲所配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理由是________。
三、流程题
12.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的工艺流程如下:
(问题2)黑色滤渣中含有什么物质?
(探究2)同学们将上述滤渣干燥后,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滤渣中有_______。结合已有知识和资料,分析可知该物质也是发热贴中的一种成分。部分同学还想验证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他们取(探究1)中的黄色滤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______,则认为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______。
(2)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
(3)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G中无明显反应现象,若要证明发生了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有____(填序号)。
A稀盐酸B酚酞溶液C氯化钙溶
五、科学探究题
14.某小组同学对“一次性发热贴”(标签如图1)产生了兴趣,便打开用过的发热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1)汞、镉、铅的摄入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还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之一,这里的“汞、镉、铅”是指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污水处理中,可用_____来吸附有色物质和异味。
(3)燃煤脱硫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减少_____的排放。
9.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A.AB.BC.CD.D
二、填空题
8.Ⅰ、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工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
(3)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_____、合成橡胶。
Ⅱ、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物质
甲
CuOCO2ຫໍສະໝຸດ H2O反应前质量/g
待测
0
0.1
0.2
反应后质量/g
0
16
4.5
2.0
(1)物质甲中一定含有______种元素。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10.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前先通CO的目的是_________;
D.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分数都会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
4.X、Y、Z、Q是常见的四种元素,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Z的原子序数为11,Q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来除铁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Q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Z、Q组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C.X、Y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X3Y
D.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pHB. 蒸发
C. 稀释D. 过滤
3.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修建防火墙、开挖隔离带均可以防火,是因为它们均隔离了可燃物
B.明矾和二氧化氯均可用于净水剂,是因为它们都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NaOH和CaO溶于水时均能放出热量,是因为它们都能和水发生反应
绝密★启用前
【中考真题】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都是氧化物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液态氧气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