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征文6篇
【篇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亲敬老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当今世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家庭价值的体现。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我国历史上有无数孝敬老人的楷模,留下了许多敬老的美谈与佳话。
尧舜孝感动天、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
当今的社会也有许多孝亲敬老的感人故事。
我的父母虽然没有明令的家风家训,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影响着我和我的孩子。
我的婆婆有八十多岁的母亲。
随着年龄增大,太太的腿脚不是很方便,她总是坐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去看太太,帮忙做饭,照顾生活起居。
冬天的时候太太家暖气不足,家里冷,婆婆把太太接到家里来,陪太太聊天谈心,照顾她。
太太也特别疼爱孩子,总是给孩子捎东西。
这些我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周末只要有空我和孩子就会去看太太,给她带去爱吃的食物。
隔三差五的和太太通电话,问问近况,也和她说说我们工作和学习中有意思的事。
良好的家庭熏陶给我和孩子树立了孝亲敬老的榜样,孩子在公交车上会给老人让座,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会伸出援手,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有形的传承。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
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
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力量。
【篇二】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家风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家的道德标准。
我的家风是:见人要讲礼貌,做人要诚实守信,充满孝心。
这些话就像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行,伴我成长。
让我先来说说礼仪吧!孔子曾说过:“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我的家庭是个和睦之家,人人都讲礼仪,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我,从小就学会了礼貌待人。
在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一同去了北京旅游,因为有一天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想要去博物馆的缘故,就坐上了公交车。
刚上车的时候,我们都抢到了自己的座位,到下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白发苍颜的老奶奶,我爸爸一见立马站了起来,柔和的说道:“您坐我的位置吧。
”老奶奶也亲切的说道:“谢谢呀,小伙子!”我看见了,便想到:爸爸真不愧是我的好榜样,我一定要向他学习,下一站如果有老人上车的话,我一定要让座位。
下一站到了,我又看见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一摇一晃的上了车,我找准机会,迅速的站了起来,面露微笑的说:“爷爷,您做我的位置吧!”那位老爷爷见了慈祥的说:“真是一个懂礼貌
的好孩子。
”爸爸就是我的榜样,我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骄傲。
正是爸爸的言传身教,让礼仪从小就驻扎在我心。
诚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名言说的好,“人类最不道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我的妈妈为人真诚,实在。
比如他们学校让他们工作总结,一般别人都会在网上一查,然后抄上。
可妈妈却不同,她会把教学中的经验、不足、改进措施等一笔一划写出来,写出来的文章符合学生实际,有实用价值,因此,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
她经常告诫我说:“抄袭是可耻的,自己的东西就要自己写,为什么要抄别人的,抄别人的那叫可耻——”有时作文不会写,在我想抄别人的时候,妈妈的这句话就时刻警醒着我,让我不至于犯错误。
在我身边有了妈妈这个诚实的人,就会让我变得越来越诚实。
最后要讲的是做人要有孝心。
古往今来,我们都说百善孝为先,孝都是我们所有儿女应尽的职责,我的爸妈就非常孝顺。
有一次,爷爷感冒有点咳嗽,爸妈得知后,去超市买了上好的梨,拿到了爷爷奶奶家。
刚一进门就拆开了箱子,爸爸妈妈一人各拿一个梨,冲进了厨房,拿起了削皮刀,削掉了梨皮,给了爷爷奶奶一人一个,还亲切的说道;“爸妈,天气干燥,吃梨润嗓化痰,对咳嗽有好处。
”此情此景,我也拿起了俩梨,冲进了厨房,迅速的把梨的皮削掉,给了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我也会一直孝顺你们的。
”这就是爸爸妈妈教给我的。
家风如毛毛细雨一般滋润着我的成长!
【篇三】
“诚实守信最基本,自知自省要做到,与人为善记心间,分享互助是美德!”没错,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及舆论营造的,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在成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家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舆论营造不良的家风。
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未成年人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
而影响我最深的人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诠释着这些美好的品德。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正直善良和懂得分享,
所以当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当听到孩子第一次叫我妈妈的时候,我就自
己在心里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多优秀,但一定要做个真善美的人。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二年级了,我还是会时常给她讲对我影响至深的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父亲的工作很辛苦,可是也赚不了多少钱,日子基本都是紧巴巴的,但是一家三口在自己的小家里还是很幸福的。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肯干的人,待人诚恳,可能正是因为这样,有些人觉得父亲是好欺负,所以合起来抢走了我家的房子,父亲比较正直,当时二话没说,仅凭着自己微薄的薪水带着我和妈妈四处租房子。
我当时非常不理解我的父亲,觉得他很怂,觉得他只要争一争,我们就不用过这样生活。
父亲当时并没有解释什么,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甚至比以前更辛苦,因为想多赚一些让我们能生活的好一点。
日子就这样入不敷出的过了几年......
我有一个大姨,她家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但在我看来是比我们家好,起码有自己的房子。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家里分了一些钱,当然不是很多,买房子肯定是不够。
本想着说终于不用再那样紧巴巴的过日子了,但是父亲做了一件我当时极度不能理解的事情,他拿出了2万块钱送给了大姨,试想一下,自己的生活已经很不好了,还拿出钱来送给别人,而且自己还没买房子......当时真的没办法理解父亲,非常埋怨他。
其实,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什么也不曾解释过,只是一直用他那份真诚善良影响着我,感动着我,父亲用他的坚持让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是我的父亲让我相信了种善因得善果,让我相信了这个世界一定会有福报!现在,言传身教,我的孩子对于善良的认识也越来越强烈。
记得有一天我们三口从公园回来,正好赶上楼上补习班下课,楼门口有一个家长在等自己的孩子。
我们到门口的时候,这些中学生正好出来,这位家长的儿子就一直开着门等到人全都出去的时候他还没有关门,并且示意让我们进来,但就在这时,这位家长狠狠地瞪了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不用开着了,快过来!其实这件事情对我的感触还是挺大的,我觉得孩子本善良,在他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一些帮助别人的时期,家长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更不要觉得自己孩子傻,不要扼杀掉孩子的善良。
说真的,那一刻我很庆幸,庆幸我的孩子在她没有多大力气时,看到有人手拿东西会赶快过去帮人家开门;庆幸她看到拾荒老人会主动捡起瓶子,送到老人手里;庆幸她懂得尊重每一个人,会和别人说谢谢;庆幸她在走进校门的时候,能和门卫大爷说一声爷爷好......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往往反映着一个家庭,我的孩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会尽全力让她感受到善良,同时希望她也能用善良去感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