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画艺术中肌理装饰的研究

油画艺术中肌理装饰的研究

油画艺术中肌理装饰的研究
【内容摘要】在油画艺术中,肌理装饰艺术的重要性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其肌理艺术有绘画时笔触产生的肌理效果,也有利用各种材料创造的肌理艺术效果。

文章分析了肌理的美感、表现方式、方法以及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说明肌理艺术效果是用以表达绘画语言和绘画意境。

【关键词】油画肌理装饰创作艺术
油画作为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已有几百年的时间。

中国画家对这种西式绘画的方法已经掌握得相当成熟。

在这几百年的油画绘画发展进程中,肌理装饰艺术的研究也出现不少成果。

在中西艺术融合的环境中,有些画家也建立起了比较明确的个人风格,其肌理艺术有绘画时笔触产生的肌理效果,有利用各种材料创造的肌理艺术效果,可以说对油画绘画者个人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一、肌理的概念释义
肌理是表现物体表面的纹理,有手感肌理、视觉肌理,其作为一种固有的表现形式而存在,是在结构组织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纹理、质地。

对于手感肌理要通过身体对物体的接触感受到的肌理质感,是在实际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材料、密度、属性的不同而表现的质地属性。

视觉肌理是利用光线
的照射表现出来的材料的色彩、形状、视觉冲击力产生的心理反应。

油画创作中的肌理主要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绘画手法、绘画材料在画面载体上所留下的具有视觉质感的物理状态的物质。

画家在优化创作时,利用油画笔、刮刀或其他绘画工具将油画颜料通过自己所想表达的方法绘画出来,通过画画后形成了特殊质感的画面。

不同的肌理效果表现出不同画面的材质特性。

二、油画肌理的美感特征
油画肌理的美感会与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个人的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对油画肌理美的感知。

油画肌理的美感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美感来自于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也来自于所创作的载体,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油画肌理有一定节奏性,秩序也是节奏的一种表现形式――源自变化。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变化产生美。

但是这种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心理预期来进行创作的,也属于一种感性的表达规律。

油画肌理有一定的韵律性。

韵律作为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创作载体之上的,也属于构成美感形式。

油画肌理秩序也是画面肌理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形式美符合大众的接受能力,油画肌理来自于创作者的思想,油画绘画肌理是有一些元素规律的。

油画肌理构成的秩序感与节奏、韵律共同完成油画肌理
的美。

三、油画肌理的表现形式、方法
油画肌理的表现形式、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隐性肌理和显性肌理。

隐性肌理需要借助一些必要的工具来发现,显性肌理在正常光线下能给人一种视觉效果的肌理。

油画肌理的其他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意象肌理、抽象肌理、具象肌理、材料肌理等。

意象肌理广泛用于油画的创作之中,将绘画的本质特征进行提炼,转换为油画善于表达的语言。

抽象肌理是不再现所要表达的绘画对象,而是绘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组织将其转化成另外一种表现手法,是一种抽象画的表现元素。

具象肌理真实地反映绘画的对象形制,其肌理形式是如实地表现出纹理的视觉特征。

油画具象肌理在写实主义里表现的比较多,也会借用其他材质来增加其质感的表现形式。

材料肌理是利用不同材料的物理属性来表现的物理属性,所关注的是使用材料本身的特性。

油画的表现方法有三种:直接绘画法、边画边做肌理、先涂底再绘画。

直接绘画法是最传统的绘画方法,其绘画肌理效果也是最常见的。

在绘图过程中肌理表现自然流畅,其肌理效果不会借助其他工具和材料;边画边做肌理是表现比较厚重感的画面时常用的方法。

先画一层,再用画笔或刮刀涂上一层颜料,通过这种手法达到一种厚重的油画肌理;先
涂底再绘画,一般是先用一些凝固快的材料来做底,如丙烯、立德粉等,待底料干后再绘图。

四、油画创作过程中肌理的运用
笔者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也会运用一些肌理来增加油画的质感,但是总体目的就是使得画面形成一种整体关系。

绘画时,在传统油画的肌理效果基础上进行肌理制作更是自由,可以不断尝试利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法来制作油画肌理。

不过这些都源于制作肌理的材料多样化,如赤铁粉、锯末、玻璃、石灰粉等均有使用。

多种多样的材料可以说绘出了千变万化的油画肌理效果。

例如,笔者在油画创作实践中,使用丙烯或丙烯塑形膏和优化颜料一起制作画面肌理效果,由于丙烯易干,在创作时还可以在颜料里面掺入沙子、锯末等材料制作更夸张的肌理效果,以求得之前创作时未得到的油画肌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油画创作中肌理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

笔者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利用新材料、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有奇特的肌理效果,注重突出艺术精神内涵。

笔者认为,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自己熟练掌握一些肌理处理方法外,还要时刻汲取传统艺术的精髓,要学会不断和自己的创作相融合。

油画虽然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但是通过国人的不断学习、创新、改进,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独特的绘画作品被创作出来。

参考文献:
[1]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M].宗白华,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许江,焦小健.具象表现绘画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3] 韩洪伟.油画笔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4] 陈焰.论西方绘画的再现性空间与绘画性空间
[D].中国美术学院,2009.
[5] 陈景容.油画的材料研究与实际应用[M].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