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音乐

二年级上册音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培养了一定的音乐常规,对音乐的兴趣很强。

尤其是对活泼的、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

学生的发展很不平衡。

大部分学生音乐感觉很好,音准也不错,也有少数学生音准、表现力、常规都不是很好,需要继续培养这方面。

二、教材分析:(一)全册分析。

本学期所用教材是国家义务教育教科书。

本教材针对新课程标准精神而推出的。

从教育观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特点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共分十二课。

(二)编排意图。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性的可听性。

朗朗上口,易听易记,学生爱听爱唱。

欣赏曲主要以主旋律以图谱为主。

各年级歌曲还兼顾了年龄特点。

比如:本册教材的图谱就是特色,充满趣味性。

注重对手势语的学习及打击乐器的运用,回归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理念上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及手势语,并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3、能学会注意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4、知道音的长短,感受音的强弱。

(二)、能力目标1、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喜爱动物、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四、教学重点、难点:能自然流畅的唱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即兴创造活动五、提高教学质量采取措施:1、注意通过设计情景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自然大方的演唱。

2、创设良好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从中得到乐趣。

3、加强备课和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六、教学进度: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阿里里》2、欣赏《阿细跳月》3、歌曲《阿西里西》4、拓展音乐游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歌曲学习1、学习歌词(1)你们去过云南吗?(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4)听歌曲一遍(5)你们喜欢听吗?(6)播放歌曲(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2、学习旋律(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2)(阿里里,撒小秧)(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3、学唱歌词(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2)老师示范声势(3)学生模仿(4)学生分句接唱(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6)集体演唱第二课时一、欣赏《阿西跳月》(1) 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2) (课件播放音乐)(3) 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4) 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5) 出示课题二、学习主题音乐(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2)我们在来听听!(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6)我们一起来吧!(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8)课件出示521(9)学生模唱三、参与表现(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四、全班分四组表现(1)声音:嘿嘿(2)拍手跺脚(3)伴奏乐器五、综合表现(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评价(3)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随歌曲节奏进行律动。

3.了解我国彝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1.学会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友好相处、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带有彝族音乐特色的曲调和歌词,是学生学唱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师:这首《小小的船》是几拍子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2.听琴填旋律3.唱歌谱二、学习歌曲的演唱。

1.播放歌曲《阿西里西》,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字是《阿西里西》,是一首彝族的歌曲。

请大家听听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你听出了哪些歌词?讲解:“阿西里西”(我们的好朋友)和“丘都拉迪嗡啊”(表现欢乐的衬词)的含义。

2.按节奏读歌词3.学唱《阿西里西》。

三、歌表演1.播放彝族舞蹈录像,选择印象深刻的动作。

师:请你注意观察片中跳舞人的脚下动作,模仿其中的动作,一会儿做给大家看。

2.生学动作3.随音乐做动作。

4.边唱边表演。

四、音乐实践1.分组做手势游戏,要求学生边唱边做游戏。

师:现在先让我教大家2、3的手势,然后分组可以练习歌表演的动作,比一比哪组表演得好?2.让学生评价各组的表现。

五、小结1.彝族风情介绍师:大家来听一段有关彝族的介绍。

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记的内容多。

(能歌善舞,女孩头上戴包头,男孩披擦尔瓦斗篷,火把节是彝族的重要节日。

)2.师小结:彝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一样喜爱用歌声和舞蹈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彝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自己的良风美俗,成为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份。

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2、律动《摘果子》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1=C—1=F 3/41 3 5 6 | 5——|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2 1 ||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唱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2、节奏训练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X XX | X X | X X X X | X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三、新课教学(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1、师范唱;2、带学生朗读歌词;3、带唱歌曲;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

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1、初听全曲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再听全曲A、哼唱它的主旋律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4 6 6 6 | 35 5 5 | 2 4 3 2| 1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C、简单介绍歌曲《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第四课do、re、mi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复习do、re、mi,辨别音高。

2.初步学唱歌曲《摇篮》,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演唱歌曲。

3.指导用各种方式再现歌曲。

教学重点:1、初步学唱歌曲《我的朋友就是你》。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师用歌声和语言带动学生。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口风琴教学过程:一.我的do、re、mi1.听音乐进教室。

2.听、摆、画、弹do、re、mi说明:通过这个环节,复习所学过的do、re、mi,进一步辨别音高。

二.歌曲新授:1.感受歌曲:(1).初听歌曲:师问: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听了以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2).再次听赏:师: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不想来表演?(学生自由选择)。

(3).师生活动:鼓励学生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师配乐朗诵歌词。

(4).师生互相评价。

说明:学生通过活动,对歌曲的旋律、情绪,有了一个了解,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教师的朗诵,为下个步骤作了预示。

2.学习歌词:(1).教师示范:师:老师朗诵了些什么?学生回忆歌词。

(2).师生共同朗诵:师:你能来试一试吗?朗诵两遍。

(3).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评价。

说明:这个步骤以后,学生基本上准备好学唱歌曲了。

3.学唱音阶歌:(1).教师示范演唱。

师问:我唱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生评价)。

(2).学生演唱:用“噜”哼唱。

演唱歌词。

教师用歌声、语言启发学生演唱歌曲。

(3).师生评价。

说明:这个环节,教师主要通过歌声和语言,来启发学生演唱好歌曲。

三.歌曲的再现:师问:你最喜欢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学生自由选择组合。

师生活动。

师生互评。

教师:表演改编歌词。

为下节课作铺垫。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充分自由的再现歌曲,突出个性。

教师最后的改编歌词,为下节课作了预示。

四.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我的朋友就是你》,使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唱歌。

2.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