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呈现复杂化,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财务实践工作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没有充分发挥其基本的监控和服务作用,面对如此严重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主要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184-02
0 引言
随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国企纷纷建立和完善了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国有企业委托注册会计师机构审计,财政部门再对其中介机构审计结果进行抽审,不仅有利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使之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总之,它对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事实上,近几年的实践结果显示,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财政及国有企业自身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发展,以做到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最大效用。

1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概述
1.1 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审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财务审计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和监督,同
时依法公正、客观的评价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做到监督管理企业自身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最后形成审计报告、出具财务审计意见书。

1.2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国有企业财务审计拥有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其独立性、科学性的特点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贸易国际化范围越来越广,经济领域越来越扩大化,会计主体也更加多元化,审计程序的规范化等,导致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仍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2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审计的独立性未得到保障在审计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工作的独立性,然而现行的财务审计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独立性不强的问题。

由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受到改革发展的干扰导致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审计人员及审计流程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审计操作中存在有些审计人员不遵守职业规范,出具失真的会计信息,误导了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真实性的认知,影响着审计行业的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健康发展。

2.2 审计执行力度不足现行的审计制度在执行方面缺乏必要的预警功能,由于缺乏执行力且是事后审计,不能有效的发挥财务审计应有的作用。

企业很难及时避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审计工
作中对企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2.3 审计工作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针的不适应国有企业审计总体偏重于个别企业、财务方面和微观领域,面临的诸如外部环境恶化、内部经济增长压力的矛盾,难以满足改革发展的方针要求,审计为解决上述矛盾尚不能发挥作用,与改革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2.4 审计队伍建设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审计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准和信息技术,缺乏职业思路的创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含义及其工作专业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审计队伍全新面貌。

2.5 审计缺乏规定程序目前来看,审计人员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比如对待国有企业的年报审计的工作较为随意,审计人员未认真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缺乏了解相关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审计时未按照规范程序监督管理,最终审计结果中出具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适当性不够。

3 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国有企业审计认识,实现审计自身转型针对企业收支审计的利润问题,资产负债审计的资产保值,从生产角度,保证审计的合法性及效率性。

一是要审计理念由监督转向服务,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事中预警,选择审计手段多样化等。

3.2 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按照《审计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财经法规,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
板规范审计监管制度。

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内部议事程序,加强监事会的管理职能,删除相关不符合当前的形式法律规定,修改并建立新的财经法律法规。

3.3 完善国有企业年报审计委托制度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力度,按新时代市场经济的法则改变现行审计的单一模式,明确按照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完善企业的年报独立、客观的鉴证能力,要求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国家利益。

根据国有企业管理存在的热点问题,提出审计报告方案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每年的年报审计时充分发挥审计报告的监管作用。

3.4 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转变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掌握现代企业审计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加强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是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必要时充分利用外部审计资源,聘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对审计人员的整体工作思路、审计政策理解能力和专业技能设立考核制度。

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3.5 建立严格的审计监控体系遵循审计工作中要求的方案科学、严格复核、适时跟踪等原则建立严格的财务审计质量监控体系,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围绕审计工作的重心对具体审计工作时间中分门别类的具体分析,最后进行审计相关理论研究,建立一套严格的审计监控体系,提高审计人员执行能力,并保证审计结果的科学性
和可靠性。

特别是针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要求其总结出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依据国有企业现有价值作为参考信息,建立一套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利益部门可以共享的会计信息资源、企业实时情况说明,整体上增强财务审计工作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3.6 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在审计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审计部门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后勤行政服务部门、财务会计监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上级部门对企业责任目标完成的真实性也要加大检查力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则要加强对企业处理国有资产这一过程的监管力度等。

4 总结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形式,是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关键。

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综合分析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法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系统地对国企内部资产进行综合、公正的评价。

总之,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企业内部应该认真分析现存财务财政体系中的诸多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发展,达到真正实现企业财务审计的职能和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小刚.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
[2]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
[3]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
[4]吴燕.基于新审计准则的审计学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