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石灰回转窑工艺操作规程

活性石灰回转窑工艺操作规程

回转窑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工艺流程及产品标准第一节工艺流程石灰煅烧工艺流程:生产石灰用的石灰石和烟煤进厂储存于石灰石料场和煤粉料场。

使用时,石灰石用装载机装入料仓,经筛分,20~40mm石灰石经称量后装入上料小车送入预热器十二个预热室(二线经皮带运输,称量为皮带称)。

在预热器中约有30%石灰石被分解,再由液压装置等周周驱动推头,将预热好的石灰石经转运溜槽送入回转窑中焙烧,回转窑旋转将物料送至窑头,煅烧好的石灰落入冷却器中。

二次风自下而上将石灰冷却,同时冷空气被预热作为助燃空气。

冷却至100℃的石灰经链板、斗提、成品皮带送入成品筛,小于3mm的粉灰直接进入粉灰仓。

3~10mm小块灰经破碎进入粉灰仓。

大于10mm块灰进入块灰仓。

2#块灰仓中的石灰由汽车送给炼钢,3#成品灰由皮带送至炼钢转炉料仓。

第二节原料(石灰石)第三节燃料(烟煤)第四节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开机操作接开机指令后,通知各岗位检查所属设备,检查本岗位所属设备,确认无误后,汇报工长,得到工长允许后,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1挂上操作牌并记录2引入煤气,做爆发试验,准备点火3点火前通知其它各相关岗位4点火(执行点火操作标准)5按顺序开机待提升开机运转正常后,启动链板出灰机点火后:启动助燃风机—启动冷风套风机辅机转窑:挂上慢传联轴器—启动慢传电机()主机转窑:脱开慢传联轴器—启动主电机—调整窑速6向调度、工长汇报开机时间,向调度汇报煤气点火时间第二节停机操作正常停机分为熄火停窑和不熄火停窑,接停机指令后,按下列程序停机熄火停窑1、接停窑指令后,进行减料操作,做好停窑准备2、减料操作过程中,逐步降低风量、煤粉量和煤气量3、冷却器上部溜管插入钢钎,排空预热器推头上部物料。

4、停料后,停止喷煤粉,在窑内物料逐渐减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煤气量以及一次风、二次风量5、待窑内物料全部进入煅烧带后,停煤气及一次风,预热器及窑内料排空后停窑6、窑内料排空后,根据冬、夏季节生产情况,采取停引风机自然降温或降低引风量进行匀速降温7、停窑后,每隔30分钟转窑1/3~1/4圈,预热器进口温度降至500℃以下后,每隔60分钟砖窑1/3~1/4圈,直到窑冷却为止,以防窑变形8、停窑后,将冷却器内物料排空,同时处理预热器横梁上部结块。

9、各设备必须在无负荷情况下停机10、长期停窑应放出设备内的冷却水不熄火保温停窑1、接停窑指令后,进行减料操作,做好停窑准备2、减料操作过程中,逐步降低煤粉量、煤气量和风量3、停窑前,停止喷煤,在窑内物料逐渐减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煤气量及一次、二次风量4、待窑内物料基本进入煅烧带后,停煤粉、二次风,停窑5、停窑后,调整煤气用量和窑尾排风,使预热器进口温度保持在500~700℃,每隔30分钟转窑1/3~1/4圈6、停窑后,将冷却器内物料放空7、各设备必须在无负荷情况下停机紧急停车在下列情况下可紧急停车,停止喷煤,关小煤气闸阀;然后按正常顺序停机1.回转窑的电机、减速机声音异常或振动严重2.发生人身伤亡事故3.回转窑及预热器耐火料发生大面积损坏掉砖时4.链板输送机链条断裂、链板严重损坏5.下道工序发生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时6.停机后,挂牌做记录,向调度、班长汇报停机时间,向煤气调度汇报停机煤气时间第三节点火操作点火前准备:各设备单机试车验收合格,具备联动开机条件。

引气前的准备工作:1.打开煤气放散阀2.检查确认煤气系统的蝶阀、闸阀、盲板阀是否完全关闭,管道安全附属设施:操作平台、楼梯、盲板阀胶圈是否完好无损,煤气放散阀是否打开3.引煤气的工具准备齐全,包括:煤气报警器、防毒面具、大扳手、吊装工具和铜锤等,并进行安全确认。

4.通知煤气区域内的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并由当班班长进行确认5.检查确认煤气点火器完好、无泄漏6.引火物准备是否齐全,包括:棉纱、废机油等7.开启引风机(适当开启风门)引气操作引气准备工作完毕后,在调度、煤气防护人员到场监护下,严格按下列程序作引气操作1、确认煤气放散阀已打开,用氮气或蒸汽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2、听到放散管有排风的声音后10分钟,关闭氮气阀门,并将皮管与煤气管道断开3、戴好防毒面具,在煤气防护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监护后进行翻主盲板阀操作4、确认煤气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已撤出,由煤气操作人员打开主闸阀,引入煤气,经做煤气爆发试验,合格后,值班长确认岗位工签字认可。

点火操作引气工作完毕后,严格按下列程序作点火操作1.确认窑内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已撤出,用煤气报警器测定窑内无残留煤气2.调整引风机机阀门的开启度,确保窑内形成负压3.用棉纱沾好机油,点燃火把。

4.待火把完全燃烧时,送入窑内,对准烧嘴,并使火焰处于煤气烧嘴的正前方,确保煤气烧嘴正前方有明火。

点火人员戴好防毒面具5.打开蝶阀至正常操作位置,操作员戴好防毒面具,进行翻盲板阀操作。

6.盲板阀开启后,检查盲板阀夹紧装置是否有煤气泄漏。

如有泄漏,重新操作。

7.缓慢开启煤气的闸阀,观察煤气是否燃烧,煤气点燃后,通过调整煤气的阀门来控制煤气流量,形成适当火焰形状8.开启一次风机进行配风确保煤气正常燃烧9.按照升温曲线控制升温速度,当预热器顶部温度达到200℃时,开始向预热器内供料,为生产时备料,当预热器进口温度达到350℃时,开始向12个预热室供料,并根据电除尘的入口温度(控制在300℃以下),间歇向回转窑推料(推杆的问歇时间50~90秒)300℃以下不转窑,300~600℃每隔30分钟转动1/3圈,600℃以上慢转,当预热器顶部温度达到800℃以上,开始按照正常生产进行组织10.当预热器顶部温度达到600℃以上后,使用煤粉:启动送煤罗茨风机—启动螺旋输送机—启动冲板流量计—气力输送泵送煤粉11.根据窑温及煤粉燃烧情况,输入给定煤粉流量,确保窑温符合工艺控制要求和煤粉充分燃烧作业条件及要求1严格按点火程序进行操作2煤气压力不得低于5000Pa3煤气总管压力不得低于10000Pa或高于20000Pa,否则与煤气调度联系第四节工艺控制操作正常控制1.1用电动阀门调整煤气流量,通过调整煤粉给定流量,调整煤粉用量1.2随时观察煤气压力变化情况,当煤气压力低于5000Pa时,向调度、班长联系1.3每15分钟从窑头观察煤粉燃烧情况、窑温情况、窑内气氛、物料翻滚情况和煤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5每两小时检查一次窑尾漏料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6调整煤粉和煤气用量、各风机风门偶合器开度及烧嘴阀门开度,保持好火焰形状,使工艺参数在控制范围内1.7每小时从窑头取样,观察白灰情况和含粉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1.8每一小时检查一次下料口1.9用秒表测定各推杆动作时间,判断各推杆工作是否正常正常生产时的操作要点1、看物料阴影根据物料黑影距窑头的距离,判断煅烧带的长短和窑内温度的高低。

在正常情况下,黑影应该保持在火焰前部最亮区流动,并随着物料的翻动时隐时现。

黑影向窑内退缩说明窑的温度升高,煅烧带长。

看不到黑影则表示窑内温度过高。

黑影向窑头移动,说明窑温有下降的可能。

黑影很迅速地向窑前涌来,则说明窑温下降煅烧带缩短。

因此根据黑影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下料量,煤粉用量、煤气流量、风量、窑速等,把煅烧带保持在一定位置上,避免白灰出现生烧和过烧现象2、看窑尾废气温度窑温正常时,窑尾温度也比较稳定,而窑尾温度的变化,说明窑内温度也变化;一般在回转窑的煅烧中,废气温度不宜过高,废气温度波动越小越好,保持窑内热工制度稳定3、看火焰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火焰温度,火焰白亮温度高,微白温度正常,带红(或暗)则温度低,同时观察火焰形状,在正常情况下火焰呈适当长度的火炬状,火焰的长短,直接影响到石灰的质量4、看窑内温度当窑内温度偏低时,应慢窑,增加煤气量,减少下料量;当窑内温度偏高时,应减少煤气量回转窑保温操作1.当附属设备发生故障不能运转时,可进行减料操作2.当检修不需要进窑或预热器时,检修时间在12小时以内,可使用转炉煤气进行保温操作3.保温操作时,预热器进口温度保持在500~700℃,引风机风门开度全开,偶合器开度20~25%4.保温过程中,出现灭火,没有引风机抽风时,严禁向窑内送煤气。

5.检修完毕后,回转窑恢复正常生产时,按150℃/h速度开始升温,逐渐恢复生产。

窑头需要重新点火前,必须先启动窑尾引风机,确保窑内无残余煤气6.各种故障停窑及回转窑保温操作时,窑头密封机构冷却风机不停机作业条件及要求1预热器进口温度1150±50℃2双色温度1300±50℃3电收尘入口温度260±20℃4冷却器出料温度≤150℃,且四点温差≤50℃5窑头压力10~-50Pa6煤气压力10000~18000Pa设备操作标准1、开机前检查1)检查预热器、回转窑、冷却器耐火料、耐火砖情况,是否有脱落现象。

2)检查支承装置、传动装置等所属范围内有障碍物以及无关人员。

3)检查密封装置是否完整可靠,连接是否紧密,密封是否良好。

4)检查基础有无裂纹与缺陷,各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5)检查轮带在档轮间的位置,如若靠上与靠下,开车时及时调整。

6)检查设备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窑体各焊缝有无裂纹。

7)检查轮带与托轮接触位置及情况,接触表面是否有油污与其他异物。

8)检查轮带与托轮表面有无裂纹,轮带与垫板间有无杂物。

9)检查各设备防护罩是否齐全可靠。

10)检查各部位的润滑良好,油量符合要求。

11)检查各设备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12)设备转动部分无障碍物,无任何摩擦、卡碰现象。

2、设备操作顺序接开机指令后,经检查确认具备开机条件,得到允许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设备操作:煤气点火后,打开烧嘴前风量调整阀门至正常操作位置—关闭2#阀门—开启1#阀门—启动一次风机—适当调整1#阀门和2#阀门,确保煤气燃烧正常—打开3#阀门—打开4#阀门(使用1#煤粉风机)或打开5#阀门(使用2#煤粉风机)—启动喷煤罗茨风机—调整烧嘴前各风道阀门,保证火焰形状适合—进行辅机转窑,挂上慢转联轴器—启动慢转电机—启动冷风套风机预热器进口温度达到600℃启动液压推杆—脱开慢转联轴器—启动主电机—调整窑速—启动二次风机—冷却器料位达到篦下1米,启动平板出灰机—启动冷却器电振预热器进口温度达到1000℃,开始使用煤粉,调整3#阀门至风压达到32000~35000Pa—启动冲板流量计—启动螺旋输送泵—启动煤粉螺旋输送机—调整煤粉螺旋输送机转速至正常给煤量3、设备运行检查程序1)保证窑体上行24小时后变换为下行24小时,托轮与轮带不出现振动与亮线,负责进行调整。

2)调整所有托轮推力方向向上一致,受力均匀,轮带与托轮保持一定受力宽度。

3)应保持所有摩擦接触面有良好的油膜,以降低功率消耗和零部件磨损。

4)注意观察回转窑电流以及托轮轴瓦温度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