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值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电学实验一向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 这部分知识学生最怕的是电路设计,尤其是定值电阻的应用教材中很少涉及,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但考查学生的电路设计实验中又往往出现定值电阻, 学生倍感困惑,不知道怎么用它;我在高三的电学实验教学中屡 屡被学生问及相关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研究“定值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专题,总结出以下一些规律:一、定值电阻用于电表的改装,扩大电表的量程常见的有三类:①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利用了串联电阻分压性质;②扩大电流表的量程,禾U 用了并联电阻分流的性质③扩大电压表的量程,禾U 用了串联电阻分压性质。
例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①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 ,内电阻小于1.0") ② 电流表G (满偏电流1.5mA ,内阻R G)③ 电流表A (0〜0.6A,内阻0.1门) ④滑动变阻器 R (0〜20门,10A )⑤滑动变阻器 R , (0〜100" , 1A )⑥定值电阻R s = 9901.1请画出你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 分析:题设电流表 A 可测外电路的电流;将电流表 G 与定值电阻R s =990, |串联正好改装为 0〜1.5V 的电压表,测外电压;多测出几组I 、U 的数据,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求出E 、r 的值。
思考1 :现要测量一电动势约为 4.5V ,内阻约为5.0"的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电压表(0〜6V )、电流表(0〜200 mA 、内阻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10。
)、定值电阻(R °=20)—个、导线若干。
请画出你利用本题所提供 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提示:若直接把电流表串联进电路中,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4 5------ 1-A =0 225A 200mA ,即电流表的量程偏小,应将定值电阻与电流表并联,这样5 5 10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为 700mA 即可。
二、定值电阻用于保护电路例2.现有一特殊的 电池,其电动势 E 约为9V ,内阻r 在35〜55 Q 范围,最大 允许电流为50mA 。
为测定这个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某同 学利用如图甲的电 路进行实验。
图中电 压表的内电阻很大, 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 ⑴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A =5 0 )、滑动A . 10 Q, 2.5W 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 R g有以下几种规格:B . 50 Q, 1.0W|0〜9999Q ; 是定值电阻。
150 Q, 1.0WD . 1500 Q, 5.0W⑦开关,导线若干本实验应选用 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9V分析: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阻的最小值R E 9V 180 Q,而r在35〜55 Q,I max 50 mA故选择R O=15O Q较为合适,据题设C选项可计算出定值电阻R o的额定电流| 再=141(mA),显然I大于>50mA,故选择C项,其作用是保护电路。
思考2: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的内阻r i,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器材(代号)规格电流表(A i)量程10mA,内阻ri,待测(约40Q)电流表(A2)量程500卩A,内阻r 2=750 Q )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a=10k Q电阻(R i)阻值约100 Q,作保护电阻用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 Q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1) 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 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i,则所用的表达式为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电路需保护两电流表的安全,保护电阻的位置有以上两种方案,如图1、2所示,通过估算可知保护电阻在干路的保护能力比在支路的保护能力略强,但相差极小,这两种方案都可以。
三、定值电阻用来增大待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例3•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V i ( 0~3V),电压表V2(0~15V);电流表A i(0~0.6A),电流表A2(0~3A);滑动变阻器R i(0~10 Q , 2A),滑动变阻器R2(0~100 Q , 0.5A),阻值为1 Q的标准定值电阻R o,开关1只,足量导线。
已知待测电源为电动势约2V,内阻约0.1 Q的蓄电池,为了使测量出的电动势和内阻都尽可能准确,实验时电压表应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应选 __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应选 __________ ,在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由待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大约值,从读数要求出发,不难确定电压表应选V i,电流表应选A i 来测量。
由于滑动变阻器 R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从安全角度考虑,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 i 。
主要实验器材选定后,再考虑到中学实验室中的电流表的内阻R A 均不能忽略,且很难达到R A <<「,故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带来的系统误差较大,在无特殊说明情况下,一般均 采用电流表内接,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 1所示。
要重点讨论的是电路中为什么要接入定值小 电阻R o 。
1 -----------------------------------------1甘 ©RoJ■ 」为了说明问题,先假定电源的电动势就是 2V ,内阻就是0.1 Q,不考虑电流表内阻的分得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表1中的11、U 1对应数值。
物理量次数12 3 4 5 6 7 8 R 1/Q 10 9 8 7 6 5 4 3 I 1 /A 0.198 0.220 0.247 0.282 0.328 0.392 0.488 0.645 U 1/V 1.9801.9781.9761.9741.9681.9601.9521.935⑵接入Ro 时:为表2中I ;, U 1,对应数值次数物理量1 2 3 4 5 6 7 8 R 1/Q10 9 8 7 6 5 4 3 111/A0.180 0.198 0.220 0.247 0.282 0.382 0.392 0.488 u 1/v1.8001.7821.7601.7301.6901.6401.5681.464从表1、表2中所得数据看,除了在不接R o 时R 1不能取3 Q 的值外(电流值超过了电流表最大量程),电流表读数范围拉开的幅度较大,符合实验读数要求。
但是表1中的电压表读数范围只能在1.98oV~1.935V 之间的o.o45V 内读取,每次实验,1 2电压表读数变化很小,很难读准,也不符合在满刻度的 -------------- 范围之间读数的准则,从而直3 3压影响。
下面通过列表来说明接入 (1)不接R o 时: R o 前后对测量值准确度的影响。
R 1分别取值为表1中的10、9、8、7、6、5、4、3 Q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1=算R 1 rR 1取值同上。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算得电路中电流表、R 1 R o r电压表读数分别接影响电动势和内阻的准确测量。
而表2中的电压表读数范围在1.800~1.464V之间0.336V内读取。
显而易见,接入小电阻R o后,电压表的读数对测量路端电压要准确得多。
因而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也小得多。
换个角度考虑,等效于将R o与内阻串联起来构成新内阻= R0 - r,增大了待测量,减少了实验误差。
四、定值电阻和电表配合,方便测出未知物理量:①定值电阻配合电流表能起到电压表测电压的作用;②定值电阻配合电压表能起到电流表测电流的作用;例4 •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100 Q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 i,量程为0〜50mA内电阻r i=20Q ;电流表A2,量程为0〜300mA内电阻r2约为4Q ;定值电阻电阻值R)=20Q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Q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1①测量中要求两块电流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各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用题干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 l的示数为丨1,电流表A2的示数为丨2。
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F X的表达式为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析:审题时注意到电流表A1的量程只有电流表A2的量程的丄,且电流表A的内阻为一6定值,可考虑将电流表A放在支路上,将电流表A2放在干路上,有以下一些组合:可以取R K阻值为100Q,并根据R)=20Q> r1=20Q进行电流估算,其中图3合理,可使2电流表A2达满偏,电流表A的读数达其量程的2以上。
故答案如下:3②上匕R g - A11(若R作限流电阻亦可)思考3:测量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量程2V,内阻约4k Q );B、电流表量程1.2mA内阻约500 Q ;C、直流电源E约2.4V,内阻不计;D、固定电阻3个:R仁4000 Q , R2=10000 Q , R3=15000 Q ;电键及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量程的一半。
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一个与其他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画出原理图提示:将电压表与固定电阻并联,再接入电流表。
通过定值电阻间接测量电压表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