舾装工程1舵设备11级详解
3.舵角处于25°-32°之间时,舵效最好。一般船舶的最大 有效舵角在32°-35°之间,将35°称为使用极限舵角,超 大型船舶的使用极限舵角在35°-40°之间。
4.几何舵角:船舶的几何极限舵角一般在35 °-38°之间。
对舵设备的要求
舵设备的各部分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舵转 动;能够限制舵的转动角度;能将舵可靠地停 止在限制舵角内的任何位置上;能够从驾驶室 内监视舵位;能迅速地由主要操舵装置转换为 备用的或应急的操舵装置。整套舵设备应坚固、 可靠、耐用,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该 能够尽量减少各个部分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辅助操舵装置: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足以在可驾驶的航速下操纵船舶,并 能在应急情况下投入工作;
2)应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前进航速的一半 但不小于7kn时进行操舵,使舵自一舷15°转至另一舷 15°,且所需时间不超过60s;
3)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 230mm时,操舵装置应为动力操纵。
人力操舵装置允许装船使用的条件是:
操舵力不超过160N,且其结构不致对操舵手轮产生破坏 性的反冲作用。
当主操舵装置具有2台或2台以上相同的动力设备时,则 可不必设置辅助操舵装置。
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力设备的布置应:
1)当动力源发生故障失效后又恢复输送时,能自动再起动;
2)能从驾驶室控制使其投入工作;
3)任一台操舵装置动力设备的动力源发生故障时,应在驾驶室 里发出声、光警报。
舵参数的选择和布置
舵的数目
除特殊要求外,趋向于取最少数目的舵; 舵与螺旋桨配合,单桨单舵、双桨双舵应用最为广泛
舵的形式
不平衡舵通常设置在单桨船的舵柱后面; 平衡舵通常设置在有导框底骨,无舵柱的单桨船上; 半悬挂舵,在双桨单舵船舶、无尾柱的单桨舵船舶 及多桨多舵船舶上使用较广; 悬挂舵在无尾柱的单桨或多桨船舶上均有应用,且 应尽可能设置在螺旋桨后面。
监控与供电要求: 1)应在驾驶室和适当的主机控制位置装设指示其电动机 正在运转的设备。 2)供电独立,其中之一可以由应急配电板供电。
主操舵装置和舵杆 1)具有足够强度,并能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最大营运
前进航速时进行操舵,能使舵自任一舷35°转至另一 舷35°,并且于相同条件下在自一舷的35°转至另一 舷30°所需的时间不超过28s; 2)当舵柄处的舵杆直径(不包括航行冰区的加强)大于 120mm时,操舵装置应为动力操纵; 3)在最大后退航速时不致损坏,但不需验证。
舵面积的确定 船型确定以后,舵面积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船
舶的 操纵性。 舵面积比:χ=A/LT×100% 确定舵面积的方法主要有: 母型船法、统计资料法、规范计算法、图谱
分析法 计算舵的水动力特性
布置
舵设备通常由舵叶、舵杆、舵销或舵轴、上下 舵承、止跳装置、舵角限位装置、舵机及其控 制系统等组成。
船舶舾装工程
第一章 舵设备
主讲人:杨晓宁
舵设备的作用和组成 舵的作用原理 舵的分类 舵叶水动力性能计算 舵设备零部件尺寸确定 舵参数的选择和布置 操舵装置 特种舵
舵设备是船的主要操纵设备。
作用
1)使船舶保持既定 航向,做直线运动
—航向稳定性
2)使船舶按需要由 直线航行进入曲线运动
平衡舵
不平衡舵
半平衡舵
舵的分类—按舵的支撑方式划分
1.支撑舵:分多支撑舵和双支撑舵 多支撑舵:与船体尾柱连接有三个及以上支撑
点的舵。 双支撑舵:除上支撑外,在舵根处还设有一个
下支撑舵。 2.半悬挂舵:指下支撑的位置设在舵叶中间的
舵。 3.悬挂舵:指只有上支撑,没有下支撑,舵叶
全部悬挂在船体外的舵杆上。
舵的分类—按舵杆轴线位置划分
1.不平衡舵,又称普通舵,适用于小船 特点:舵叶全部位于舵杆轴线之后,舵钮支点
多,舵杆强度容易满足,需要较大的转舵力矩。 2.平衡舵,海船广泛应用 特点:⑴舵杆位于舵叶的前后缘之间;⑵舵杆
轴线之前的舵叶起平衡作用;⑶所需的转舵力 矩小,进而可相应减小舵机功率。 3.半平衡舵,应用于形状复杂船舶 特点:下半部分为平衡舵,上半部分为不平衡 舵。
双支点平衡舵:通常为设置一个或者两个舵销, 或是带有舵轴等形式
半悬挂舵通常设置一个或两个舵销,并固定于 挂舵臂或尾柱上
悬挂舵:悬挂舵的舵杆和舵叶通常采用锥体连 接
操舵装置
分类
按公约和规范要求:分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
主操舵装置:系指在正常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 生动作所必需的机械、转舵机构、舵机装置动力设备 (如设有)以及附属设备和向舵杆施加转矩的设施(如 舵柄或舵扇)。主操舵装置应在驾驶室和舵机室都设 有控制器。
双支撑舵 多支撑舵 半悬挂舵
悬挂舵
舵的基本参数
舵面积A 舵宽b 舵高h 舵的展弦比λ
补充舵角知识
1.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舵力大小与舵角、舵叶浸水面积、 舵相对水流的前进速度和舵的断面形状等因素有关。
2.最大有效舵角:舵的进速增大,舵力也明显增大,当航速 一定时,转船力矩则随舵角而变,当海船舵角达到35°(满 舵)时,转船力矩也达到最大值。若继续增大舵角,转船力 矩反而降低。
—回转性
舵的作用原理
船舶转 向过程
舵设备的组成与布置
舵的分类
舵是舵设备 中承受水动 力以产生转 船力矩的构 件,一般安 装在船尾螺 旋桨后面。
舵的分类—按舵叶剖面形状划分
1.平板舵,也称单板舵,仅用于小船 特点:阻力较大,舵效随着舵角的增大而变差,失 速现象发生早。 2.流线型舵,也称复板舵,海船广泛使用 特点:⑴构造比较复杂,舵叶剖面呈流线型,强度 高;⑵内部空心水密,能够产生一定浮力,减少舵 承上的压力;⑶水动力性能好,舵的升力系数大, 阻力小,舵效高。
辅助操舵装置:系指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 舶所必需的设备。这些设备不应属于主操舵装置的任 何部分,但可共用其中的舵柄、舵扇或作同样用途的 部件。
按动力源分类:人力操舵、电动操舵、液压操舵
操舵装置的基本性能和要求
应配备满意的主、辅助操舵装置。其布置应使两者之 一在发生故障时,不致导致另一装置不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