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职业指南
系统分析师职业指南:CIO生存指南[3]
E奇货可居:要有商业决策眼光
秦时,吕不韦原为商人,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认为此人奇货可居。
吕不韦一方面用金钱帮助异人,另一方面又到秦国游说,为异人争取得到继承王位的资格,立异人为太子。
秦孝文王死后,异人得立,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候。
姑且不说吕不韦其人如何,只是她这一手“奇货可居”,便是她作为商人成功的一招。
在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承受一定的政治风险之后,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商业头脑。
技术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如何更好地支持公司的业务。
因此,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CIO们都必须对商业有足够的了解,以帮助她们形成商业战略,判断哪些
IT机会能够推动这一战略向前发展。
对CIO来说,这一角色意味着必须要全心投入到公司的业务中,而非仅仅隔岸观火。
在 A.G.Edwards经纪公司,IT成本仅次于办公支出,处于第二位。
过去,公司在IT建设方面的花费根据每年的项目需求时多时少,很不固定。
因此,公司很难确定每年的每股收益,在华尔街这是一种很不受欢迎的现象。
,公司CIOJohnParker向CEO建议,将公司的IT成本从总成本中单独分离出来,以便于结算。
为此,Parker和她的小组制定了一个发展企业应用软件的三年计划,重新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结构。
在以年时间里,新计划取得巨大的成效,公司的每股收益大幅提高。
双汇集团CIO刘小兵:做CIO要少讲话,要让事实帮你说话。
对于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注意适当的妥协。
同时要建立互信关系。
要有很良好的道德水平——CIO工作多涉及采购行为,常常受到来自厂商以及传媒“糖衣炮弹”的进攻。
再有,就是要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F纵横六国:重视沟通与口才
历史上靠口才吃饭最着名的当数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
苏秦纵横六国如履平地,张仪事秦兵吞六国,这些早期的纵横家在战火烽烟中游刃有余。
从表面上看,苏秦等人凭着一张嘴皮子就混上了丞相。
而事实上,这需要当事人具有相当出众的政治见地、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说服能力。
现在,CIO们也必须要学习这样一种技能。
“我现在和只懂技术的IT人员没话好讲!”一位CIO抱怨她的手下“不会说话”。
在她们公司的会议室里常常上演这样一幕,IT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虽然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但IT人员用的是技术语言,业务部门用的是业务语言,一个来自火星,一个来自地球,结果讨论越激烈,偏离正确方向就越远。
“我甚至有股冲动,很想去学学心理学,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她人的想法,更好地去沟通。
”均瑶有限公司网络中心总监吴大为说。
吴大为认为,技术人员在进行跨部门合作时,习惯用技术语言去和其它部门进行交流,构成很大障碍。
除了对其它部门要做好沟通,还需要做好和CEO、COO、CFO等的沟通。
圣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信中心主任鹿泽光说,一般高层们对企业化建设知晓不多,因此需要经常性的沟通,坚定企业高层们的信心,才能将今后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生存之道自然不止以上列举的如此简单。
当年韩信为不引起争端,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攀附权贵,也能鸡犬升天;实在忍无可忍,陈胜、吴广不也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是,CIO们更需要的不是这些,她们要的,不是推翻重来,不是违背人格,而是一种能力的增加和智慧的积累,说白了,即是CIO
的生存法则。
选择:职业体操规定动作
谁是中国最有钱的人?看胡润排行榜就知道。
胡润排行榜的每次发布都会引起坊间的众多议论,这些富豪们的创业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其实,从排行榜能够看出,富豪们的职业生涯并不一马平川,相反,很多时候她们因为一些机遇和跳跃,成就了一番事业。
在职业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她们是最终的胜利者。
而CIO呢?是ChiefInformationOfficer的缩写,却也有人戏称为“CareerIsOver”,意指CIO职位虽是IT人员职业生涯的最高峰,也是职业生涯的终点。
说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CIO不好当,项目的失败往往令CIO首当其冲成为替罪羊。
二是当上CIO的IT人,一度变得非常迷惘,没有了目标。
这个说法在几年前或许还对,当时CIO很难再超越,但现在情况已变,CIO绝非职业生涯的终点,并可能是迈向新职位的起点。
这其中,需要CIO在职业规划上找到几套规定动作。
A离:走专业路线
胡润排行榜的榜首黄光裕一开始去内蒙做生意的时候远想不到最终国美电器
会发展成家电销售连锁行业的龙头老大。
更关键的是,十多年前,她毅然和哥哥分家,开始在各自更擅长的领域发展—你做你的房地产,我做我更专业的电器销售,成就了之后的国美电器。
专业化,是如今每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非核心业务的逐渐剥离,则是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关键。
于是,前几年各大集团性公司纷纷将非主营业务独立出来,成立各种与母公司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服务型公司。
而IT部门也在这种剥离浪潮中分得了一杯羹,很多企业的中心借此独立出来,成为IT 公司。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化投入毕竟有限,不可能每年都有大项目做,尽管集团有未来建立平台的规划,但在实施完大项目后,会出现IT项目建设空档期,骨干们只能做些维护性工作或在子公司重复实施某一系统。
这对她们而言,少了挑战。
另外,IT员工在传统企业中不是一线业务人员,在心态上往往感觉比较孤独,不被重视,薪资又没有IT厂商那么高,这就让CIO及IT人士不平衡,甚至跳槽多有发生。
将IT部门独立,用专业化运作的方式就能够享受到与IT行业相匹配的待遇,职业规划上也可走专业路线。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脱胎于上海宝钢的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扎根宝钢,走向社会。
其一,扎根宝钢,实现三全服务。
作为宝钢钢铁主业的战略支撑,宝信要在自动化和化领域,为宝钢实现总体战略与持续创新,提供基于“三全”的、持续可靠的、专业化的支撑与服务。
其二,走向社会,争创三个一流。
作为宝钢实现专业技术产业化的输出平台,宝信要将自己的核心能力进一步向相关行业辐射延伸;成为国内一流的行业化解决方案与自动化系统集成供应商、国内一流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和产品供应商以及国内一流的化服务外包供应商。
纽约大学继续教育及职业研究学院的CIOSeanJameson:我正处于事业的转折点,不论是想在公司内部升职还是跳槽另谋高就,我都必须在职业道路继续往上走。
我想,在纽约大学攻读MBA学位能够帮助我获得所需的商务技能,这样当我决定在某个时候进入其它企业时,这份资历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台湾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执行长吕新科:我能从CIO位置登上CEO宝座,是因为文大推教的业务明显由IT驱动,而正由于全面实施了企业的IT规划和建设,使得我对业务了如指掌,这给了我很多机遇。
B升:问鼎CEO
位居胡润排行榜第八位的宗庆后可谓是步步高升。
20多年前她还只是一个校办工厂业务员,之后成了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最终成为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能够说,她是在企业内部一步步高升的典型。
在CIO职业规划中,一个重要方向是向业务层面扩展,争取进入企业的核心决策层,成为独当一面的CEO。
以往的CEO人选,大多由COO或CFO升任。
可是,近年来国外已经有不少CIO升任为CEO的例子,甚至有些CIO后来成为董事会成员。
为何CIO会成为现今CEO的候选人?这是因为IT已成为企业营运的重要基石,甚至是获利制胜的利器。
在一些企业里,IT已经摆脱传统的后勤被动支持角色,转为更主动地发挥领先优势。
特别在企业营运流程与IT密切整合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无疑为CIO开启了迈向CEO的大门。
美国沃尔玛公司的CIO成功打造IT系统,使其物流与库存管理超越同业而稳坐量贩店的第一宝座。
这位CIO打下了这场成功战役,也为她赢得了CEO职位,沃尔玛投资的物流公司就找她任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