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图谱法骨龄评价标准(最新版)

最新!图谱法骨龄评价标准(最新版)

男性骨龄评价标准
7.0岁:
(1)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出现骨化中心。

(2)头状骨骨化中心出现第II掌骨底关节面,缘致密。

(3)钩骨骨化中心的三角骨关节面开始出现。

8.0岁:
(1)远节指骨的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2)三角骨骨化中心的钩骨关节面变平。

(3)舟骨骨化中心出现。

(4)大小多角骨骨化中心增大清晰。

9.0岁:
(1)尺骨骨化中心出现。

(2)大多角骨骨化中心的第I掌骨关节面变平。

(3)4、5掌骨骨化中心呈铲形。

(4)5中指骨呈倒三角形。

10.0岁:
(1)尺骨骨化中心的宽度已达到骨干宽的一半以上。

(2)远2、3指骨近侧分掌、背侧面。

11.0岁:
(1)掌骨I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与大多角骨相关节的马鞍形关节面基本形成。

(2)所有远指骨都分掌、背侧面。

12.0岁:
(1)掌骨I骨化中心的鞍状关节面已经完全确立。

(2)近节指骨I、II、III、IV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3)中节指骨III骨化中心也与骨干等宽。

12.5岁:
(1)籽骨开始出现。

(2)骨化钩骨骨化中心出现钩的轮廓。

(3)近指1宽于骨干。

(4)尺骨小头确立。

13.0岁:
(1)桡骨骨化中心尺骨关节面的背侧面开始覆盖骨干。

(2)尺骨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到宽。

(3)掌骨I、近节指骨I、远节指骨I的骨化中心已开始覆盖骨干。

13.5岁:
(1)桡骨骨化中心的桡侧和尺侧都已覆盖骨干。

(2)所有指骨的骨化中心都已覆盖骨干。

(3)大多角外侧尖顶出现。

14.0岁:第I 掌骨、远节指骨I开始愈合,即骨小梁通过。

15.0岁:(1)掌2、3、4、5和远节指骨2、3、4、5开愈合。

(2)第I远节指骨可能已经愈合。

15.3岁:(1)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在愈合过程中。

(2)远节指骨有的已愈合完成,其中第I远节指骨愈合最快,而其它有的正在愈合。

15.6岁:所有远节指骨全部愈合,近节、中节指骨都在愈合过程中。

15.9岁:远节指骨全部愈合完成,近节指骨全部愈合,中节指骨至少有1节指骨一侧或两侧有缝隙
16.0岁:指骨全部愈合完成,有时第II、III中节指骨还有一侧有点缝隙。

16.3岁:第II、III、IV、V掌骨愈合过程中,缝隙很大。

16.6岁:指骨全部愈合,第II、III、IV、V掌骨在愈合过程中。

16.9岁:第V掌骨有一点缝隙,有时第IV掌骨也有一点缝隙。

17.0岁:掌骨全部愈合完成,桡骨骺刚开始和骨干愈合。

17.3岁:桡骨愈合大于或等于1/3。

17.6岁:桡骨愈合大于或等于1/2。

17.9岁:桡骨愈合多于或等于2/3。

18.0岁:(1)桡骨及尺骨愈合基本完成。

(2)桡骨愈合线仍然存在,尺骨桡侧尚有小部分尚待愈合。

18.3岁:桡骨骨骺、干基本愈合完成,桡骨愈合线仍存在,尺骨桡侧有小部分尚待愈合。

18.6岁:桡骨骨骺、干完全愈合,桡骨残留部分愈合线。

女子骨龄评价标准
6.0岁:
(1)掌骨I骨化中心出现大多角骨关节面,相应缘致密,并开始凹陷。

(2)钩骨尺侧面有凹陷。

(3)头状骨骨化中心第II掌骨底缘致密。

7.0岁:尺骨骨化中心出现。

8.0岁:(1)尺骨骨化中心增大、平滑、清晰。

(2)掌骨V骨化中心的指骨关节面开始分化,远侧缘和桡侧、尺侧之间出现了区别。

9.0岁:
(1)桡骨和尺骨骨化中心的茎突开始出现。

(2)尺骨骨化中心尺骨小头部分的密度大于茎突部分。

(3)掌骨I骨化中心与大多角骨相关节的鞍状关节面已非常明显。

(4)远节指骨I骨化中心宽于骨干。

10.0岁:(1)掌骨I骨化中心的大多角骨鞍状关节面已完全确立。

(2)所有近节指骨骨化中心和骨干等宽。

10.5岁:
(1)所有中节指骨骨化中心和骨干等宽。

(2)远节指骨I骨化中心开始覆盖骨干。

(3)拇指内收肌籽骨开始骨化。

11.0岁:
(1)掌骨I、近节指骨II、III、IV、V和所有远节指骨的骨化中心都已开始覆盖骨干。

(2)桡骨骨化中心尺骨关节面分掌侧和背侧面。

11.5岁:
(1)掌骨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2)近节指骨I和中节指骨的骨化中心也已开始覆盖骨干(3)大多角骨骨化中心的外侧缘与掌骨I关节面的相接处为朝向外侧的尖顶。

各腕骨的关节面均已出现。

12.0岁:
(1)桡骨骨化中心在桡、尺两侧覆盖骨干。

(2)尺骨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3)指骨的覆盖更加明显。

13.0岁:
掌骨II、III、IV、V,近节指骨III、IV、V和远节指骨II的骨骺开始和骨干愈合。

14.0岁:
(1)桡骨骺、尺骨骺开始和骨干愈合。

(2)近节指骨I和所有中节指骨的骨骺也都已开始和骨干愈合。

(3)掌骨I、近节指骨V和所有远节指骨的骺干愈合已完成。

15.0岁:
掌骨、指骨完全愈合,桡骨、尺骨刚刚愈合,缝隙非常清晰或有点连接(女子15岁与男子17岁相似)。

15.3岁:桡骨骺、干愈合了1/8。

15.6岁:桡骨骺、干愈合了1/4。

15.9岁:桡骨骺、干愈合了3/8。

16.0岁:桡骨骺、干愈合了1/2。

16.3岁:桡骨骺、干愈合了2/3。

16.6岁:桡骨骺、干两侧有缝隙。

16.9岁:桡骨骺、干一侧有缝隙。

17.0岁:桡骨骺、干刚刚愈合,有非常清晰的愈合线,愈合较松散。

17.3岁:桡骨骺、干完全愈合。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流程
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明确临床输血过程及各环节操作要求,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临床输血流程。

一、临床输血流程具体步骤
是从患者病情决定需要输血起,到血液输注完成且达到了临床输注的疗效为止。

1、评估患者的用血需求以及要求输血的时间。

2、告知患者(或)其亲属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目的和理由、输血风险与利弊,使其知情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在患者病历中记录输血的原因、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类型、种类和数量。

4、准确和清楚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检验申请单,注明输血
5、如果紧急需要血液,立即通过电话和检验科联系,事后补填输血申请单(仅限于患者配血标本已在检验科,之前申请血量已经用完)。

6、采集并正确标识用于配血试验的血样及输血前检查血样。

7、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样送到检验科。

8、检验科进行血型鉴定及配血试验,选择配合的血液。

9、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到检验科领取并核对血液制品。

10、发血时及输血前由2名医务人员核对以下各项的一致性:
⑴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所需血液品种与数量;
⑵血液制品信息: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血液制品有无凝块、异物、溶血、漏血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