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内容1.篮球:高低运球。
2.场地定向运动:结合篮球运球练习。
二、指导思想本堂课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互动,学练结合,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在运动中学会学习,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创新。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篮球高低运球是中职体育教材(南方版)中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篮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而篮球包含了跑、跳、投等到基本素质,是一项集体项目,它既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又能发展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
本堂课选择篮球运球作为主教材,其一,运球是比赛中突破防守、组织进攻、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投篮和传球所必须的技术;其二,通过运球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熟悉球性。
学生在一二次课内可以掌握高低运球技术,但要达到一定的控制水平,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够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本掌课通过音乐引导和游戏比赛等多种方法、手段来练习高低运球。
既提高学生高低运球技术和控制球的水平,又可以愉悦身心。
副教材结合篮球运球进行场地定向运动,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着重提高学生练习奔跑能力的兴趣,围绕运球找目标,为主教材进行了很好地检测,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控制球的水平,以此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四、学情分析参与本次学习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男女生共计45人。
经过九年义务教学,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认知结构,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稳定提高期,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运动技能上,高中生对篮球项目已经形成了初步技术认知;现代新闻媒体与网络传播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这些有利因素为我们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重点突破的方向。
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运球与低运球技术,以及两种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不同作用。
通过场地定向跑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场地定向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游戏法、音乐伴奏法等练习高低运球,使100%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球技术,掌握运球控制技能。
通过场地定向运动的练习,使100%的学生体验简单的场地定向运动的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音乐练习高低运球,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提高其篮球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精神,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六、教学重难点高低运球是篮球运动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对球的感觉,为以后的各种技术动作做铺垫。
通常说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高低运球看似简单,但不持之以恒,不努力练习的话不可能熟练掌握。
只有掌握好了高低运球,才能在快攻、阵地、突破、投篮等方面游刃有余。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好这一技术动作,我觉得应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高低运球关键所在。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重点是低运球,它要求球弹起的高度必须低于膝,而难点则是对球的控制能力。
七、教法学法本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师先通过听音乐节奏运球练习导出高低运球,通过言语提示学生注意动作要点。
分别从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上突破,分①音乐导入②自我尝试③即时训练④总结反思⑤拓展延伸等到五个层次的教学来解决动作的重难点。
并且循序渐进的提高练习要求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将原地运球过渡到行进间运球。
开始部分:集合问好后,从一开始的花样慢跑、运球搬运游戏,直奔课的主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达到热身的目的。
紧接着进行球操练习,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音乐伴奏做一些伸展性、柔韧性练习,活动开关节韧带,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
基本部分:篮球部分。
1.听音乐节奏运球练习,从而导出高低运球。
一般而言,想要提高控制球的水平,在初始的课堂上要靠反复的练习。
为了避免学生在练习中的枯燥感,本课用一段有快慢节奏变化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2.自学高低运球。
在音乐伴奏下练习高低运球,学生会出现跟不上节奏来控制球,关键在于学生对球性不够熟悉,或高低运球概念不清。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高低运球的技术概念,利用挂图、视频,让学生通过自学,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运动技术概念,比较两种运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低运球动作技术。
3.集体学习高低运球。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统一的引导性集体练习,加深学生对高低运球技术的掌握。
4.慢跑运球练习。
从原地到行进间运球,体会静与动之间按拍球部位的细微变化,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运球练习奠定基础。
5.综合性运球练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低运球的能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阶段采用各种不同游戏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从简单一步步深入到相对较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高低运球的动作技术,又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跑的部分。
场地定向运动,结合篮球运球进行场地定向跑练习,一来让学生了解在初中接触较少的定向运动,二来将两个教材有机的结合起来,既练习了跑,又达到巩固、提高运球之目的。
放松与结束:创造***。
学生利用手中的碰碰圈和篮球,通过集体的智慧,叠放出不同的图形。
既愉悦了身心,又展示了个性。
九、场地器材篮球场2个,篮球46只,碰碰圈190个,音响设备一套,哨子一个,挂图4副,胶带若干。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预计课的心率在135-145次/分,运动密度在40%以上。
本课在组织上围绕一个圆圈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
充分利用辅助教具碰碰圈,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篮球运动技术教学。
使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跃。
教学得当有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各种练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得到落实。
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素质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教材内容1.篮球:高低运球2.场地定向跑:结合运球定向跑练习教学重难点低运球技术的掌握和球的控制能力年级高一人数45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运球与低运球技术和两种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不同作用。
通过场地定向跑的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场地定向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游戏法、音乐节奏伴奏法等练习高低运球,使100%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球技术和掌握运球控制技能。
通过场地定向运动的练习,使100%的学生体验简单的场地定向运动的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音乐练习高低运球,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提高其篮球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精神,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课的部分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活动时间练习次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开始与准备部分一、整队检查人数情况。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任务和要求。
1.篮球:高低运球2.场地定向跑:结合运球定向跑练习四、准备活动。
1.花样慢跑2.运球搬运练习。
方法:两人一组,站在圈上指定位置,面对面听到哨声后开始运球,从对方点上搬运一个碰碰圈到自己的位置上,最后获得碰碰圈多者为获胜方。
3.球操、球性练习。
组织:如图1所示图1要求:1.观察场上学生集合情况。
2.语言富有亲和力。
组织:如图2所示图2教学策略:1.教师讲解花样慢跑、球操和熟悉球性的方法及要求。
2.教师放音乐,带领学生做拉伸和熟悉球性练习。
3.教师随时用口令或语言引领学生进行练习。
组织:如图1所示图1要求:1.快速集合队伍,互相问好。
2.认真听取本次课的内容、任务、目的、要求。
组织:如图2所示图2学习步骤:1.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明确练习要求。
2.听音乐,跟随教师做花样慢跑、球操和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1.跟上音乐节奏。
2.反应速度快,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
7分钟左右1次1组1组(音乐伴奏)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老师做球操及熟悉球性的练习。
课的部分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活动时间练习次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本部分(一)一、篮球:原地高低运球要点:两腿自然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睛注视前方,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根部控制球,手心空出。
1.听音乐节奏运球练习。
方法:听着音乐,由坐着运球开始,慢慢起来,跟着音乐的快慢节奏随教师进行运球练习,导出高低运球。
2.自学高低运球。
3.集体学习高低运球。
3.1高运球。
重点:球弹起高度在腰膝之间。
3.2低运球。
重点:球弹起高度低于膝。
4.慢跑运球练习。
4.1高运球。
方法:分别向前后左右高运球练习。
4.2低运球。
方法:分别向前后左右低运球练习。
5.综合性运球练习。
5.1高低运球转换练组织:如图3所示图3教学策略:1.教师运用音乐伴奏练习,导出高低运球。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的原因。
3.教师导出高低运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运球的理解,并带领学生进行“集体学习高低运球”的练习。
4.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的引导体验两种运球。
5.教师引导学生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进行慢跑运球练习。
6.老师讲解“综合性运球”的各个练习方法和要求。
7.带领、指挥学生进行“综合性运球”的各项练习。
8.在学生练习时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9.语言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活跃上课的气氛。
组织:练习前队形学习步骤:1.听讲解。
2.学生听音乐,跟教师进行运球练习。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
4.找到运球跟不上音乐节拍的原因,并相互间进行尝试性练习。
5.在教师带领下进一步明确高低运球的动作技术的相同性和不同之处。
6.结合自学和教师的引导感受高低运球。
7.慢跑运球练习。
8.认真听教师讲解综合性运球练习的不同方法。
9.在教师统一带领、指挥下进行不同的综合性运球练习。
10.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23分钟左右2-3组习。
方法:内圈学生进行低运球练习,外圈学生进行高运球练习,听到哨声响起,两人将球留在原位人相互交换位置继续高低运球练习。
5.2运球结合搬运练习。
方法:两人面立,碰碰圈放在规定的点上,听到哨音后,运球去搬运对方的碰碰圈,中途不得停下运球去搬运对方碰碰圈,否则判对方获得一个碰碰圈,最后获得碰碰圈多者为获胜方。
5.3运球取物练习。
方法:每个同学将4个碰碰圈分别套在自己的手臂上,听到哨响后开始运球,并在不停运球的前提下去抢夺对方手臂中的碰碰圈,最后获得圈多者为获胜方。
重点:低运球。
难点:球的的控制。
要求:1.讲解简洁、明了。
2.注重对学生左手运球能力的培养。
3.语言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