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
评价等级 行业内竞争 新竞争者进入威胁 替代产品威胁 供应商议价力量 购买者议价力量 高 中 低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该行业的竞争状况中等,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该行业的竞争状况中等,行业的利润水平 不是很高。 不是很高。
结论
新进入 者的威 胁
供应商 议价能争
•竞争行为 竞争行为 削价 增加广告 提高质量 增加产品特色 提供服务 延长保修期
B. 潜在新竞争者进入
• 构成进入壁垒因素 规模经济 技术和专有知识 经验的缺乏 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用户较强的品牌偏好 对大量资本的需求 用户较高的转换成本 缺乏足够的分销渠道 政府的管制政策 缺乏原材料来源 专利技术拥有 不尽人意的地理位置 潜在的市场饱和 行业内公司的对抗行为
B. 潜在新竞争者进入
• 进入和退出壁垒与盈利关系
退出壁垒 低 进 入 壁 垒 低 盈利低但稳定 高 盈利低且有风险
高
盈利高且稳定
盈利高但有风险
C. 替代产品威胁
• 替代产品决定了行业中谋取利润的定价上限 • 形成替代产品竞争压力增大的因素 替代产品价格下降 替代产品性能 / 价格比增加 用户改用替代产品的转换成本下降
五力模型框架
潜在进入者
新进入者的威胁
供方议价能力
行业竞争对手
现有公司间的竞争
买方议价能力
供应商
购买者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
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行业的利润水平
竞争力量加强
竞争加剧
公司对市场控制减弱
利润水平降低
概述
五种力量影响因素
应用方法 案例分析 缺陷
A. 行业内竞争 • 形成竞争加剧因素 竞争者增加 竞争者在规模和能力方 面更为均衡 对行业产品的需求下降 削价更为普遍 用户使用品牌转换成本 低 固定成本较高 产品易变质 竞争者在战略、起 竞争者在战略、 源和文化上有很大 不同 合并与收购很普遍 退出壁垒高
波 特 五 力 模 型
--------------行业竞争力分析
2010年12月 年 月
目录
概述
五种力量影响因素 应用方法 案例分析 缺陷
通过对行业五种竞争力量极其深层次的影 概述:通过对行业五种竞争力量极其深层次的影 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竞争作用力的强弱程度,从而明 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竞争作用力的强弱程度, 确产业的利润水平即行业吸引力, 确产业的利润水平即行业吸引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 企业长期可行的竞争战略。 企业长期可行的竞争战略。
概述 五种力量影响因素
应用方法
案例分析 缺陷
• 分析行业的竞争程度,按高、中、低等级对五种竞争 分析行业的竞争程度,按高、 力量进行评价
评价等级 行业内竞争 新竞争者进入威胁 替代产品威胁 供应商议价力量 购买者议价力量 高 中 低
概述 五种力量影响因素 应用方法
案例分析
缺陷
• 对运动鞋行业五种力量进行分析 由于行业内存在耐克、锐步、Adidas和Converse等具 由于行业内存在耐克、锐步、Adidas和Converse等具 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公司, 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公司,因此行业内竞争程度高 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 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潜在竞争者威胁较低 其它鞋类不能提供运动高强度性能,替代品威胁低 其它鞋类不能提供运动高强度性能, 亚洲供应商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大, 亚洲供应商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大,供方议价能力中等 但正在增加 购买数量少且质量影响较大, 购买数量少且质量影响较大,买方议价能力中等但偏 低
行业内 竞争状 况
概述 五种力量影响因素 应用方法 案例分析
缺陷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缺陷
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 该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定基础之上的:
1. 2. 3.
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 制定战略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显然现实中是难于 做到的; 做到的; 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 同行业之间只有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关系。但现实中企业 之间存在多种合作关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之间存在多种合作关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因此, 行业的规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过夺取对手的份额来 占有更大的资源和市场。 占有更大的资源和市场。但现实中企业之间往往不是通过 吃掉对手而是与对手共同做大行业的蛋糕来获取更大的资 源和市场。同时, 源和市场。同时,市场可以通过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来增大 容量。 容量。 因此,要将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有效地用于实践操作, 因此,要将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有效地用于实践操作,以 上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三项假设就会使操作者要么束手无 要么头绪万千。 策,要么头绪万千。
D. 供应商议价力量
• 供应商议价力量增强的因素 供应商集中度高 没有替代品 行业不是供应商的主要客户 供应品是买方主要投入品 供应品具有差异性或买方具有转换成本 供应商表现出前向一体化的现实威胁
E. 购买者议价力量
• 购买者议价力量增强的因素 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 购买产品数额或成本比例较大 购买品是标准或非差异性产品 购买者转换成本低 购买品对质量无重大影响 购买者掌握充分信息 购买者表现出向后一体化的现实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