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专题课程
期末考试占70分,主要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考察。
教学评估
曹志勋:
2.掌握审判监督程序基本规定,理解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深刻认识审判监督程序与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的关系。
3.掌握民事执行程序相关规定,理解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充分认识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法院的责任。
4.掌握涉外民事诉讼一般规定,理解涉外民事诉讼的原则与相关特殊做法。
5.认识民事诉讼财产保全、行为保全以及先予执行程序等对于民事诉讼进程与结果的重要影响。
3.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其他法律程序同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
1. 中国民事诉讼三十年,主要讲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3学分
2. 纠纷解决谱系中的民事诉讼,主要介绍我国纠纷解决的框架,以及民事诉讼在其中的地位,6学分
5.掌握民事诉讼的各项基本原则,认识它们对于领会民事诉讼立法以及解决相关司法实践问题的重要作用。
6.理解法院主管、管辖的确定原则,掌握管辖的一般规定以及解决管辖实践中相关问题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法院民事审判各项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相关问题。
7.掌握当事人概念、基本特征与划分,充分理解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以及当事人在现代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对于民事诉讼过程与结果的影响。
民事诉讼的结构决定了实体问题的解决。在理论方面,本课程将引导学生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探讨法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范畴之间的关系,例如实体与程序,法院与当事人,公权与私权,等等。同时,也将为学生介绍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例如诉权、诉讼标的、既判力,等等。
在实务方面,课程将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展示我国民事诉讼的各种制度的要点,例如管辖制度,证据制度,保全制度,等等。同时,也将对各种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的内容进行阐释,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总之,帮助学生学会民事诉讼的各种操作,为将来的法律实务奠定基础。
教材
民事诉讼法学,江伟,北讼法学教程,刘家兴、潘剑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四版;
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穆泽拉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民事诉讼法,张卫平,法律出版社,2016,
参考书
第四版;
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民事诉讼的相关立法规范,了解司法实践的一般做法。
民事诉讼法学专题课程详细信息
课程号
02930168
学分
3
英文名称
Special Topic of Civil Procedure
先修课程
民事诉讼法学
民法总则
物权法
债权法
中文简介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院本科生的高阶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当事人和法院如何使用诉讼这种最正式的纠纷解决手段,去适用法律解决民事争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从专业的角度思考民事诉讼中的法律问题和哲学问题,并为将来的法律职业做好准备。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理部分
1.掌握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以及价值目标、基本模式,理解民事诉讼在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方面的基本功能。
2.掌握民事诉讼法的概念,认识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效力。
3.掌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认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对于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基础作用。
4.掌握诉权与诉的理论,理解它们在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8.掌握民事诉讼证据概念、特征,认识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划分与立法上的证据类别;理解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相关理论,掌握证据运用的各项规定,充分认识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事诉讼实务部分
1.掌握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基本原理,理解以普通程序为标志的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各阶段的任务,充分认识各阶段相关主体诉讼活动的意义;理解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关系,掌握第二审程序特点。
3. 诉、诉权与诉讼标的:主要介绍民事诉讼的基本思维和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等基本原则,9学分
4. 民事诉讼的模式分析:主要介绍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等诉讼模式的区别,3学分
5. 司法制度视野下的民诉基本制度:主要介绍民事诉讼重要的基础制度,包括合议(陪审)、审级、审判公开、回避,3学分
6. 有理论无实践的主管与有实践无理论的管辖:主要讲述管辖制度在实务中的问题,3学分
Procedural issues frame whether and how substantive claims will be hear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course explores som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tribunals: public and private, court and party,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Students should ponder and discuss above issues in the way of civil procedural thinking. Meanwhil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ome basic theories of civil procedure, such as the theory of Right of Action, the theory of Subject Matter, and the theory of Res Judicata.
7. 复杂案件中当事人的确定:主要介绍比较法上当事人适格、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等诉讼主体,6学分
8. 一审程序中的流程安排与诉讼策略:侧重律师视角,从起诉到审前准备到非正常结案,3学分
9. 复审程序中的诉讼策略:侧重法官视角,二审和再审中的特殊问题,3学分
10. 裁判文书及其效力:介绍我国裁判文书的制作方式,根据诉的类型划分其不同的文书效力,6学分
11.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错(执行程序):介绍执行程序的基本原理和特征,重点介绍与实体法有关的执行和解、执行异议、执行担保等制度,6学分
本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同时辅以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和主题报告。
每个专题教师将布置相应的阅读文献,要求学生在阅读后,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加深印象。
平时成绩占30分,主要以课堂讨论和报告的形式考察。
From the practice perspective, this course illustrates kinds of components of Chinese civil procedural institutions completely, such as Jurisdiction, Evidence and Preservation. Meanwhile, itintroduces whole procedures existed in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Law of China, including contentious procedures and non-contentious procedures. In all, this course makes students learn several skills of civil procedure,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ir legal career.
英文简介
Special Topic of Civil Procedure is the advanced course for senior undergraduates of Law School. It addresses the web of the most formal process and system by which law addresses civil conflicts. It examines issues of professional role, forcing students to confront ethical and legal matters, and get ready for their life of legal profession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