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教育现状的论文

论中国教育现状的论文

论中国教育现状的论文
《中国教育现状与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
价值、教育实施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
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问题原因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

然而,
和发达国家相比,和中国经济大国地位和构建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相比,中国的教
育还存在不少的严重问题杨德广,202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前途和竞争力。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

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中国越是
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越突出,就越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目前的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传统教育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能激发
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成为“记忆的容器”。

枯燥的内容,乏味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
去学习的兴趣,从而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教师中也有“一本教案连用多年”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
只是机械地重复以往的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年复一年。

二教育价值取向工具化、功利化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内在目的被外在目的僭越,教育的“速成主
义”“功利主义”愈演愈烈,并与传统的“唯功名”的教育观念达成内在一致。

教育功利
主义的价值取向,把教育置于一种外力的惯性漩涡之中。

国家关注的是教育维护社会统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等。

家庭和个人则把学
校教育当作进入高一级学校,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手段。

由于对教育目的的曲解,教育变成了为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三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传统的“追求功名”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育应试化,各项考核唯分数是瞻,
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就业率。

此外,各具特色的辅导机构更是为这种应试教育的发展推
波助澜。

因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教辅资料的泛滥,各种习题的产生为学
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烦琐、繁重的过程,学生面对“题海”,真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不衔接,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堪忧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它们应该是连续一体的,但是本科教育与研究
生教育在科研素养培养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本科教育对本科生科研素养的要求较低,于是科研素养的培养放到研究生阶段。

但是,研究素养、学术型研究能力不是仅靠三年的研究生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尤其研究生入学
第一年,对如何进行学术研究无从下手。

本科阶段对科研要求过低,研究生阶段对科研要
求又过高,最终导致研究生入学不适应,三年时间在忙碌中度过却依然没有充实感。

三、原因分析
一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大环境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追求高分为目标,而不是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许多学
校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考分。

学校把学生当作提高成绩的机器,当作为学校争名逐利
的工具,教育的基本目的被严重扭曲,它们不是以育人为本,而是以育分为本杨德广,2021 。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在当今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仍然注重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中心地位,仍然存在“以教师
讲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传统应试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
起来似乎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不强,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得到
落实。

三家长的“起跑线”理论和精英思维
“为了孩子的前途,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信这是中国多数家长的想法。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加上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辅导机构的夸大宣传,导
致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尖子的心情更加急切,学生放学后还要去上各种辅导班,造
成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四学校现行的考核制度
学校的教育质量考核是以每门课的统考成绩为依据,是以该学校学生考进重点学校的
学生数量为依据。

因此,学校为了名誉和生存,逐级施压:校长向教师施压,给任课教师
排名次,将同年级各班学生成绩进行评比,将同一门课不同班级的成绩进行评比等。

教师
评职称、晋级等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

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并逐步
成为机械学习和机械记忆的“容器”。

四、结语
中国教育事业在呈现蓬勃发展趋势的同时,仍存在着众多的不协调现象。

中国教育的
发展应针对国内环境,认真分析国情、学情,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观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革,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高
等教育质量。

此外,教师、家长、学生等都应重新端正对教育和学习的态度,既要保证学
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
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艳平.当前中国教育价值取向探寻――基于教育现状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21 15:14-15.
[2]杨德广.对中国“三过”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探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2105.
[3]章健.中国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2021 26:34-35.
[4]周德金.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