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PPT课件

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PPT课件

2 致癌作用:致癌潜力受其晶体结构、粒子大小、 表面电荷、氧化状态(三价铬致癌甚弱,而六 价铬致癌较强)、跨膜能力和对DNA的作用有 关。
镍(羰基镍)---鼻癌、肺癌 铬酸盐烟雾----肺癌 高砷水----皮肤癌、肺癌、肝癌
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
3 致畸作用:汞、铅均可引起胎儿先天畸 形,动物实验表明,砷、镉、汞、铅、 镍对动物有致畸作用
有何感想?
了解有毒物质的来源、机理、中毒状况、 怎么样解毒?
内容提要
一、环境中重金属介绍
二、重金属对人类的影响 三、汞、砷的简介 四、列举几种重金属中毒案列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天然来源:本身为地壳岩石中的天然组成成分。 碘含量过高----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硒含量过高----地方性硒中毒 砷含量过高----地方性砷中毒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中段 2、经呼吸道吸收 3 经皮肤吸收:脂溶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如四
乙基铅、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等)可 经皮进入体内
金属在体内的转运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多为独立作用,协同作用较少,拮抗作 用最受关注
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
1 慢性中毒:汞---水俣病,镉----痛痛病
化等; 电子工业:用汞联接电路,制造开关和电池; 仪表制造业:温度计、压力计、比重计等; 冶金工业:汞齐法摄取贵金属
环境中汞污染主要来源
农业用汞
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霉剂和选种剂等。
医院汞污染
口腔科用汞合金补牙; 升汞作用消毒剂; 破碎的温度计、压力计等
汞在人体内的分布
金属汞——呼吸道——血液——分布以肾、肝为主 无机汞——消化道(吸收率仅15%)——血液——分布在
发性抽搐和发笑 3、发育异常:四肢变形等
几种常见的汞的化合物
Hg(CN)2 、Hg(NO3)2 、HgCl2 、HgI2 、 HgO 、Hg(SCN)2 、C4H6O4Hg
汞的环境卫生标准及预防措施
汞的环境卫生标准 地面水及生活饮用水:0.001mg/L 鱼:0.3mg/kg
预防措施 汞进入环境,依靠自净作用很难消除,应以 预防为主,不向环境中排汞。 污染水域限制捕捞、禁食鱼、贝(特别是孕 产妇及婴幼儿)
易清除
可与烷基等生成脂溶性强的有机汞化合物 ——易于进入人体,
并通过血脑和血胎屏障。如甲基汞、二甲基汞。
环境中汞污染主要来源
工业用汞: 工业用途在3000种以上(工业含汞废水的排放是环境中 汞污染主要来源)。
采矿业:汞矿的开采和冶炼; 化工业: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物聚合、氢化、脱氢、氧化、氯
甲基汞中毒(水俣病)症状
急性与亚急性型水俣病
短期内大量摄入引起 特异性体征(Hunter-Russell 症候群):末
梢感觉麻木,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 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
甲基汞中毒(水俣病)症状
慢性型水俣病
长期连续摄入小剂量引起 症状出现慢,不明显,不一定全面。一般感
觉障碍开始的多。
肾、肝、脾——肾脏排出、胆汁、汗腺
有机汞——皮肤、消化道(吸收率大于90%)——血
液——脑(透过血脑屏障)、肝、肾、胎儿(透过血胎 屏障)及全身各组织——胆汁排出为主(其中50%可被 重吸收)——易于蓄积
有机汞——主为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
minamata disease)
1925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村修建氮肥厂,生产氮肥 及醋酸乙烯
4 变态反应与炎症: 镍----接触性皮炎、肺炎 五氧化二钒----迟发性呼吸器官变态反应 铬----眼结膜炎、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铅、镉、汞、锰等
均使动物抗菌、抗病毒能力下降。

汞的理化性质
常温下为液体(溶点-38.7℃),且易蒸发成汞蒸汽——易通过呼吸
道中毒
比重大,表面张力大——易形成小汞珠到处流窜,污染环境后不
有机砷:
各种农药。性质各异。
环境砷污染的来源
天然环境中的砷
含砷矿藏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往往有砷伴生) 附近的地下水中含As量很高(井水、温泉)
污染的来源
含砷地下水(饮水) 含砷煤的燃烧污染空气和食品 (吸入或食入) 含砷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含砷农药、防腐剂、除锈剂等使用
甲基汞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成人: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听觉 区
小脑
胎儿
损害几乎遍及全脑
a1, a2, , an和b1,b2, ,bn,
ai R,bi R,
胎儿型症状主要有 1、智力受损:重症精神迟钝、智能低下、性格异常 2、小脑受损:共济运动失调、吞咽困难、斜视、语言困难、阵
2、人为来源:采矿、冶炼、使用金属的工业生产过 程、施用农药及煤、石油等燃料燃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进入环境的金属可在环境中发生迁移、富集与 转化。
主要途径:水 食物链
具有明显的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的现 象
重金属的吸收
1 经消化道吸收:离子状态---溶解态---直接吸收
与食物有机成分结合---复合物----在食物消化过程 中释放-----转化为可溶态----吸收
1945年,疯猫及自杀猫出现 1950年,怪病病人出现: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发
展到耳聋眼瞎、全身麻木、神经失常,最后高叫着死去 1956年,熊本大学组成对策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1966年,历经10年,证明是甲基汞中毒引起 1974年,官方承认患者达14000人,申请待审4000人,
死亡41人。至此,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成因:氮肥厂以汞为原料(催化剂)进行生产 —— 排放 含无机汞及甲基汞的废水(无机汞经底泥微生物作用转 化为甲基汞) —— 具有脂溶性的甲基汞易进入水生生物 体内 —— 经食物链富集到鱼、贝体内——进入人、猫体
内 —— 中枢神经系统蓄积——损害

元素砷:
类金属,几乎无毒,但极易氧化成As2O3
无机砷:
As2O3:3价,毒性极大(砒霜)(比5价砷毒性大40~60倍) As2O5:5价,毒性小 As2S2:雄黄,黄色固体,毒性小 As2S3:雌黄,黄色固体,毒性小 AsCl3:油状液体,毒性大 AsH3:气体(比重大),毒性极大(多见于生产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