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三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执笔:王春雪第一课家人的爱一、主题目标: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好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活动一:1、引导学生2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3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看4页、5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这也是爱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4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怎么做的?为了什么?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活动:为家人做事与交流活动目的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把家人一天为我作的事和我为家人做的事记好。

一、分组内交流二、班级内交流后评出做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三、引导学生学习第6页图和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活动天地护生鸡蛋教学目标: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呵护一个小生命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的成长凝结了家人的多少心血。

我们应该多关心家人,感恩家人。

教学过程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护生鸡蛋师讲护生鸡蛋的故事引导学生看5页插图,说出故事内容。

把爸爸或妈妈呵护自己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写一篇感恩妈妈的作文。

八荣八耻教学内容:八荣八耻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牢记八荣八耻,增强学生是非意识,分辨是非的能力。

2、用八荣八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此。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师生共唱《八荣八耻》歌。

二、指名读八荣八耻三、齐读八荣八耻四、说一说,我们怎样用八荣八耻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此。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五、全班再次齐唱《八荣八耻》歌。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1、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

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劳(一)父母赚钱不容易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

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3、同桌互说,指名说。

(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一)我们可以怎样做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父母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4、归纳并板书:(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

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

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5、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 3、表彰激励夸夸我们班孝敬父母的好队员。

1)讲述孝敬父母的事迹。

2)发“孝敬”章。

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

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换个角度想一想第二课时东关小学:高玉兰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

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1 、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2 、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第四课我和小伙伴教案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因此,整个堂课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感情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相处的行为和方法。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活动准备:1.卡片、实物投影、小镜子(学生准备)、图片 2.课时长40分钟活动形式:游戏、角色扮演、看图片教学结构整体设计:活动过程:一、图片引入,初步感知 1.课件图片。

2.引言:是呀!同学们和小伙伴一起玩多开心呀!提问:你们有小伙伴吗?把你的小伙伴给周围的同学介绍介绍。

(生讨论) 3.现在,和你们喜欢的小伙伴手拉手坐在一起,让我们看看谁是你的小伙伴。

4.老师:好哪些同学愿意把你的小伙伴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说)老师:你们经常和你的小伙伴玩什么游戏呢?(生答)老师:那这节你想不想和你的小伙伴一块玩呢? 5.揭示课题:好那这节课呀!我们就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

(贴“伙伴”卡片)二、通过游戏,加深体验 1.照镜子游戏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现在老师要看看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好朋友的。

请同学们拿出镜子,假设镜子里的人是你的好朋友。

按老师的要求做表情。

(喜、怒、哀、乐,让学生对着镜子做表情)提问:你做完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我发现了我笑,镜子里的朋友也笑,我哭,它也哭……)(我知道了我对朋友好,它也会对我好,我对它有礼貌,它也会对我有礼貌……)老师:请同学们放下镜子。

现在我建议大家给我们的好朋友做个有礼貌的动作,好吗?(生做动作) 2.开心10分钟老师:在教室的两边老师提供了一些游戏用具,下面同学们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游戏。

注意安全。

开心10分钟。

提问:同学们玩的开心吗?那一队玩的开心?同学们玩的可真开心呀!谁来说一说你玩的什么游戏、怎么玩的、心情又如何呢?(贴笑脸) 3.抢凳子(1)老师:那同学们他们刚才都谈了很多开心的事。

可是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没有举手。

那个孩子……说说你玩的开心吗?把你的不开心说出来?提问: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没有让他参加他不开心了,怎么办?怎么样才能让他开心起来呢?(让学生出主意)(2)抢凳子游戏。

说感受。

(3)提问:那么同学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这位同学今天发生的是呢?你是怎样解决的?(小组讨论说解决办法)三、情感交流,发展能力。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同学都把这些开心的微笑带给了自己身边的小伙伴。

1.出示儿歌。

2.同学们你能把生活中的故事编成儿歌讲给小伙伴听听吗?(生讨论回答)四、总结: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小事愿意和你交朋友的,你也会拥有更多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快乐自然也就多了。

同学们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结交更多的朋友吧!第十三课我们共同的家一、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家,每天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快乐而幸福。

同时我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共同的家。

(板书课题)二、认知学习——认识祖国真大。

1、首先我们拿出地球仪,在上面找找我们的国家,咱们祖国版图的形状像什么?再找找咱们的家乡——江苏、镇江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看屏幕,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这里老师要介绍一个看地图的小知识:地图上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边讲解,边画图)在这上面能找到江苏吗?江苏位于祖国领土的东部(在学生找到时点击江苏区域,让其闪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