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练习题一、填空:(每空0.5分,共34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千米/秒。
光在任何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这个数值要。
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中时,传播速度的大小通常是。
(填不变的或改变的)2. 光年是的单位,它的意义是。
3. 有一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则反射角为。
若使入射角增大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从35°增大到90°,则反射角将从变化到。
4. 测量人体的温度要用,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5. 铜块加热时,体积变,密度变,质量。
一定质量的水的温度在时体积最小,密度最。
*6. 热传递的方式有、和。
混合法测比热用的就是较好地防止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从而减少了散热损失。
它的构制部件有、、、、和。
7. 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若入射光线不变,而将镜面转动15°,则法线转过了,反射光线转过,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比原来增加了。
8. 一人立于平面镜前2.5米处,则像与人的距离是;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面方向运动2秒钟,则像与人的距离变为米。
9.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冲程按顺序是、、、。
其中,汽油燃烧放热是发生在第冲程,而在第二冲程中是把能转化为能。
10. 图3-1是某种物质加热时的熔化图象。
设每分钟供热的值不变,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计时开始时,这种物质的温度是。
(2)经过分钟才被加热到熔点,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3)它的熔化过程用了分钟,在熔化过程中它的温度。
(4)用字母表示:图象的段反映该物质完全是固态,段反映该物质完全是液态。
(5)从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于固态时的比热。
(填大、小或等)11. 任何气体在时都可液化;增大气体的压强可气体的液化温度。
民用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12. 用20℃的水与80℃的水混合,得到44℃的水,则混合时20℃与80℃水的质量之比是。
13. 如图3-2所示,是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光路,且AO、BO为光线,∠1=∠4,由图可知:O是,MM' ,NN'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入射角是,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光线BO处于物质中,光线CO处于物质中。
14.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像,前者是由光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形成的。
15. 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正立像,应将幻灯机与之间的距离调远些,同时将幻灯片与之间的距离调近些,幻灯片应插。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5分)1.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2.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影子。
〔〕3.常用温度计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4.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 〕5.用一块比人小的平面镜,就能看到人的全身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比物体要小。
〔〕6.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7.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8.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9.0℃的冰与0℃的水,冷热程度相同。
〔〕10.0℃以下的冰块不可能再放热。
〔〕11.在国际单位制中,焦耳既是功的单位、能的单位,又是热量的单位。
〔〕12.用放大镜看物体,无论怎样放置,总会得到放大的虚像。
〔〕13.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混合时,热水降低的温度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14.把-15℃的冰块拿到20℃的房间里,冰将立即开始熔化。
〔〕15.摄影师在照了一张4寸的照片后,接着要照一张同一个人的2寸的照片,他应该将照相机向前移动,而将暗箱变短。
〔〕三、填图和作图:(每题4分,共8分)1. 在图3-3各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2. 完成图3-4各图的光路:四、改错题:在下面各题中错误的字或词下面打一个“×”,改正的字或词写在题后的[ ]内,每小题只许改动1-2个字。
(每题1分。
共10分)1.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90°。
〔〕2.凹镜使光线会聚,它具有虚焦点。
〔〕3.凸透镜所成实像是正立的,像能成在光屏上。
〔〕4.湖的实际深度比人在岸边所看到的深度要小。
〔〕5.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6.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平面镜,不适用于凹镜和凸镜。
〔〕*7.架设高压电线,总要留有一定的悬弧,这是为了防止热胀。
〔〕*8.两物体间能够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的质量不同。
〔〕9.-23℃的冰比-15℃的冰温度高。
〔〕*10.使用铆钉铆接钢板,采用“热铆”的方式是利用热胀的作用使钢板紧固。
〔〕五、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若平行光线由某种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某点发出的,则这种镜应是:〔〕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都可以2. 我们看电影时,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银幕上的画,是因为:〔〕A.银幕产生了光的漫反射B.银幕产生了光的镜面反射C.银幕产生了光的折射D.银幕发出了光3.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凸镜B.凸镜,凹透镜C.凸透镜,凹镜D.凹镜,凹透镜4.如图3-5所示,如果已知一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进入水中射到平面镜上后,又被反射回来,其反射角是:〔〕A.15°B.30°C.45°D.60°5. 入射光线不改变,当把平面镜转过15°角时,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夹的角将:〔〕A.改变15°B.改变30°C.改变45°D.无法判断6. 人以1.5米/秒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岸上行走时,则他在水中的“倒影”对河岸的速度是:〔〕A.0B.1.5米/秒C.3米/秒D.以上答案都不对7. 在图3-6的各光路图中,表示光线通过一块放置在空气中的矩形玻璃砖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8. 15克0℃的水与750克0℃的冰混合,则:〔〕A.冰要熔化B.水要凝固C.都保持原状不变9.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时:〔〕A.水已不存在,应全部结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都熔化了。
C.冰、水都有可能存在是:〔〕A.3∶1B.1∶3C.1∶1D.1∶911. 钾的凝固点是63℃,63℃的钾可能是:〔〕A.液态B.固态C.固态液态共存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是:〔〕A.43℃的水正在沸腾B.物体放热,温度并不降低C.汽油机的效率为103%D.物体吸热体积缩小六、计算(1题4分,2题5分,共9分)1.把200克的金属块加热到98℃,然后迅速投进温度为14℃的100克水中测得混合后的温度为38℃,求金属块的比热。
2. 钢球的质量是10克,把它放在炉子里烧了相当长的时间后,立即投入盛着50克、10℃水的量热器中,水温升高到25℃,求炉子里的温度。
11.热现象、热机、内能、光的反射、折射练习题答案(90分钟,100分)一、(每空0.5分共34分)2.长度,在1年内通过的距离3.55°,140°,55°,0°4.体温计,37℃5.大,小,不变,4℃,大6.传导,对流,辐射,量热器,大筒,小筒,木盖,木架,搅动器,温度计7.0°,15°,30°,30°8.5,39.吸气,压缩,做功,排气,三,机械,热10.30℃,6,50℃,8,不变,AB,CD,11.温度降到足够低,提高,增大气体压强12.3∶213.入射点,界面,法线,BO,OA,OC,∠3,∠,2,∠6,空气,玻璃14.虚,反射,折射15.屏幕,镜头,倒二、(每题1分共15分)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三、(共8分)1.(4分)2.(4分)四、(每题1分,共10分)1.90°(0°)2.虚(实)3.正(倒)4.小(大)5.不能(能)6.不(也)7.热胀(冷缩)8.质量(温度)9.高(低)10.热胀(冷缩)五、(每题2分,共24分)1.B2.A3.B4.B5.B6.B7.C 8.C 9.C 10.B 11.D 12.C一、单项选择题:1.(04浙江丽水自然)根据灯泡铭牌(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灯泡适宜在25伏的电路中使用B.灯泡在电压低于220伏时,就不发光C.灯泡在任何情况下工作时,电功率都是25瓦D.灯泡在220伏的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是25瓦2.(04四川)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当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电压表○V的示数为2V,则关于该电路,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B )A.电源电压是2VB.灯泡的额定功率是1WC.若滑片再向右滑动,灯泡有可能被烧毁D.若滑片再向右滑动,○A表示数将减小,○V表示数将增大3.(04甘肃)某同学家中的照明电路上,有两盏正在使用的白炽灯泡甲和乙.若乙灯比甲灯亮,则(D )A.乙灯的灯丝电阻一定比甲灯的大B.乙灯两端的电压一定比甲灯两端的大C.电流通过乙灯做的功一定比甲灯的多D.相同时间内通过乙灯的电荷量一定比通过甲灯的多4.(04四川)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比灯L2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通过L1的电流大B.通过L2的电流大C.L1两端的电压大 D.L2两端的电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