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垃圾管理制度目次前言 (2)一、范围3二、名词解释3三、垃圾分类3四、垃圾收集4五、垃圾转移4六、垃圾贮存4七、垃圾处置6八、负激励6九、其他7前言为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制定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包括范围、名词解释、分类、收集、清运、贮存、转移处置及负激励等,其目的:a)实现管理标准化;b)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规范垃圾管理、保证公司各类垃圾(不包含废品和危险废物)有效控制和管理;c)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由XXX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
本标准颁发单位:XXX。
本标准XX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一、范围本标准适用本公司所有部门、人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管理,不包含废品管理制度约定的废品及危险废品管理制度约定的危险废物。
二、名词解释1、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2、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3、工业垃圾,是指工业垃圾指机械、轻工及其它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固体废弃物。
4、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指从事餐饮服务、集体供餐、食品生产加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
5、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
如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另外包装标记可回收垃圾等。
6、不可回收垃圾,是指无法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再循环利用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有毒、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也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7、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三、垃圾分类1、公司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工业垃圾中可以单独回收的木材制品、纸箱、金属制品等按《废品管理制度》执行。
2、可回收垃圾:公司可回收垃圾主要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和木材六大类。
①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纸箱、各种包装纸等,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②塑料:主要各种塑料盒、文件文件夹、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③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④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废弃金属等。
⑤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鞋等。
⑥木材:主要包括零部件运输用的木托架、木箱、木条等。
3、不可回收垃圾:公司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有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其他垃圾等。
①餐厨垃圾:主要包括食物残余剩菜、剩饭、动植物油、骨肉、蔬菜、果皮、果壳等废弃物。
②建筑垃圾:主要包含砖瓦、石头、混凝土块;③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花草、树枝、树叶、渣土、烟头、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四、垃圾收集1、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
2、垃圾桶分为可回收物垃圾桶、餐厨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固体危险废物(有害)垃圾桶。
垃圾桶分类应有明确的字体标注。
3、生产部门每个车间、每个仓库区域(在一个车间的视为一个仓库区域)至少配备可回收物垃圾桶1个、其他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1个、固体危险废物(有害)垃圾桶1个;其他职能部门办公区半径30米范围内至少配备可回收物垃圾桶1个、其他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1个、固体危险废物(有害)垃圾桶1个。
食堂配备餐厨垃圾桶1个、可回收物垃圾桶1个、其他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1个。
4、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5、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其他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
公司鼓励将花草、树叶直接倾倒至绿化区域;树枝由厂区职工带回冬季取暖引火用;砖瓦、石头、混凝土块应满足《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方可由工程基建负责部门运送至相应施工区域暂存用于回填。
6、餐厨垃圾应放入餐厨垃圾桶,禁止玻璃、废纸、塑料及其他生活垃圾混入餐厨垃圾。
7、固体危险废物(有害)垃圾放入固体危险废物(有害)垃圾桶。
五、垃圾转移1、倾倒垃圾人员应将垃圾分类倾倒至相应类别垃圾桶内,如有溢出应及时清理;2、垃圾清理人员每日8点、16点将垃圾桶内的垃圾运送至垃圾贮存处分类倾倒贮存,并将种类和数量等入库信息详细记录在《垃圾贮存、转移处理记录表》,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
六、垃圾贮存1、公司设立垃圾存贮存处,用于将垃圾桶内垃圾清理贮存。
2、工程部门在选址、设计、管理垃圾贮存场所时,应满足以下要求:2.1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2.1.1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1.2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2.1.3 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2.1.4 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2.1.5 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2.1.6 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2.1.7贮存场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塌陷区,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2.2 贮存场所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2.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设置贮存场所专题评价;扩建、改建和超期服役的贮存场所,应重新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2.2.2 贮存场所应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2.2.3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场所内,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和滑坡,贮存场所周边应设置导流渠。
2.2.4 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
2.2.5 为防止垃圾和渗滤液的流失,应构筑堤、坝、挡土墙等设施。
2.2.6 为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下沉,尤其是防止不均匀或局部下沉。
2.2.7 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止渗滤液渗透。
2.2.8贮存场所的竣工,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2.3 关闭与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2.3.1当贮存场所服务期满或因故不再承担新的贮存、处置任务时,应分别予以关闭或封场。
关闭或封场前,必须编制关闭或封场计划,报请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污染防止措施。
2.3.2关闭或封场后,仍需继续维护管理,直到稳定为止。
以防止覆土层下沉、开裂,致使渗滤液量增加,防止垃圾堆体失稳而造成滑坡等事故。
2.3.3关闭或封场后,应设置标志物,注明关闭或封场时间,以及使用该土地时应注意的事项。
2.3.4为利于恢复植被,关闭时表面应覆一层阻隔层,再覆盖一层天然土壤,其厚度视拟种植物种类确定。
3、垃圾清理人员在运行管理垃圾贮存场所时,应满足以下环境保护要求:3.1 垃圾贮存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
3.2 贮存场所的渗滤液达到GB8978标准后方可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GB16297无组织排放要求。
3.3 每日检查贮存场所维护堤、坝、挡土墙、导流渠等设施,发现有损坏可能或异常,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障正常运行。
3.4为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场所应按GB15562.2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并按GB15562.2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
3.5每日检查维护防渗工程,发现防渗功能下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七、垃圾处置1、可回收垃圾,由XX部门负责与回收垃圾资质的单位签订回收合同(协议),合同(协议)鼓励一年签订一次,也可以根据情况每次出售签订一次。
每月15日前按照“废品转移处置”流程及合同(协议)要求执行,垃圾清理人详细记录《垃圾贮存、转移处理记录表》的出库情况。
2、不可回收垃圾,由XX部门负责与环卫处或市环卫处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化处理运营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承包回收处理,每月15日按照“废品出售”流程及合同(协议)要求办理,垃圾清理人详细记录《垃圾贮存、转移处理记录表》的出库情况。
3、餐厨垃圾,由负责食堂管理部门负责与资质单位(与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签订经营协议的具有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收集、运输合同(协议),按照合同约定及《山东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转移处置,食堂管理人员应详细记录《垃圾贮存、转移处理记录表》的出库情况。
八、负激励1、对于下列情况,首次发现,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予以批评教育责任人并要求现场整改;再次发现,由部门负责人负激励责任人50元/次;①对于未正确分类倾倒垃圾;②倾倒在垃圾桶外未及时清理;③运送过程掉落垃圾未及时清理。
2、对于故意破坏垃圾桶人员,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予以批评教育,导致垃圾桶破损的,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监督落实责任人出资购买,并负激励100元/次。
3、对于未如实登记垃圾清理记录的,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负激励责任人100元/次;4、将危险废物混入垃圾倾倒的,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负激励责任人1000元/次,情节严重的,将按法律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合同;5、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私自处理、焚烧垃圾,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负激励责任人1000元/次,由此造成二次污染将按法律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合同;6、未按要求建设、关闭、封场垃圾贮存场所或贮存场所监管不利,导致环境污染的,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负激励责任人1000元/次,情节严重的,将按法律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合同;8、将垃圾处理给无资质单位的,由部门负责人(或直接上级领导)负激励责任人1000元/次,情节严重的,将按法律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合同;9、严格遵守《山东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对于违规人员,除按照《山东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约定处罚责任人外,还应负激励责任人企业罚款的5%;10、对于屡犯、屡教不改的人员,给予其翻倍负激励;11、其他违反本管理文件的约定的,视情节严重程度,由直接上级负激励责任人20-200元。
九、其他本管理规定如有与之规定相抵触的国家、地方法规,以国家、地方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