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峁煤矿强排系统
安全技术措施
1月16日
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刘家峁煤矿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统, 井下设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仓以及临时水仓。
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装完毕。
二、矿水文地质特征:
1、水文地质情况:
( 1) 由于本矿上部为1-2煤采空区, 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分析, 采空区内积水较少, 因此上部采空区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 2) 1-2煤与2-2煤之间顶底岩性多以砂岩为主, 无较大地质构造, 为不导水层, 多以裂隙水为主, 且水量较小, 对本工作面开采无影响。
( 3) 虽然采空内的积水不多,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放水工作。
2、矿井涌水量:
根据矿井初设表明: 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 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装强排系统的目的:
煤矿井下水害不但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 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实践证明, 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 卧泵加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1 建立抗灾强排系统的必要性防治煤矿水害除了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外, 建立强大的防排水系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特别是
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煤矿, 除了保证完善的正常排水系统外, 还必须建立强排系统。
长期以来, 中国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均采用中央泵房、电机驱动卧式离心水泵的设计模式, 这几乎成为煤矿生产排水的定式。
电动机和开关柜等主要电器设备, 虽具有防爆性, 但不具有防水性。
一旦遇水侵害, 必然造成电气系统损坏而断电。
当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时, 瞬间涌水量往往极大的超过泵房的最大排水能力, 因排量不足造成泵房被淹, 排水系统瘫痪, 从而发生淹井事故。
鉴于此, 对于有突水危害或者局部突水严重难以有效治理的矿井,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抢险救灾, 有必要建设强排系统。
2 卧泵加潜水泵的强排系统矿用大型潜水泵是能够全部淹没在水里工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不但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振动噪音小、效率高, 而且解决了大功率卧泵电机散热导致泵房温度过高的问题, 特别是在突水水患严重的煤矿, 突水后仍能继续工作, 能够避免淹井或延缓淹井, 为人员撤离和抢救设备赢得宝贵时间, 避免或减小淹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矿用潜水泵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布置方式。
卧式布置设备安装、维修方便, 但多台潜水泵布置在一个泵井内会使泵井宽度太大或增加泵井数量, 致使施工困难, 经济不合理; 而立式布置可多台潜水泵同井布置, 但安装起吊、维修较麻烦。
因此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 可根据矿井围岩状况、潜水泵数量及电动机功率等确定采用立式潜水泵还是卧式潜水泵。
还需注意的是强排系统的控制应设置
在地面。
矿用潜水泵虽然在排水方面具有卧泵不能替代的优点, 但也具有要求水质高、不宜频繁起停、检修困难等不利因素, 这也是当前潜水泵没有在矿井主排水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卧泵作为主排水设备抗灾能力又明显不足, 因此, 对于有突水危险的矿井, 将卧泵和潜水泵组合起来, 形成正常排水使用卧泵、发生水害时使用潜水泵或同时使用卧泵和潜水泵的排水系统, 既方便正常排水, 又能发挥潜水泵强大的抗灾排水优势, 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型潜水泵排水设备在抵抗水害、灾后恢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已在国内外煤矿的排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矿用潜水泵不但排水量大、扬程高, 而且能在地面控制, 泵房淹没后仍能正常工作, 因此在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中建立强大的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或采用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的方案, 变被动堵水为主动排水, 对避免淹井、抗灾抢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增建潜水泵强排系统是非常正确的, 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案。
四、强排系统设备及管路安装:
( 一) 强排水泵的选择:
1、主斜井内安装的水泵型号: BQW88-110-45
2、副斜井内安装的水泵型号: BQW88-40-22
( 二) 安装强排管路两趟:
1、 2-2煤辅助运输大巷800m处至副斜井井口安设1趟φ108强排水管路, 直排地面。
2、主水仓至主斜井井口设置有1趟φ108强排水管路, 直排地面。
3、安装管路采用自制的角钢( L50×50mm) 焊接而成, 间距为5m, 每个架子采用2套膨胀螺栓(18×300mm)固定, 然后用U型卡子( M10×400mm) 固定钢管。
4、副斜井内管路安装在入井方向的右侧, 距地1800mm, 全长1300m。
5、主斜井内管路安装在入井方向的左侧, 沿底铺设, 全长300m。
6、采用地面供电的方式。
电压等级为660或1140v。
7、强排管路先刷防锈柒二遍, 再刷二遍天蓝色柒。
五、安装强排系统的重大意义:
为使矿井不再受水害威胁,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建设矿井的强排泵房排水系统十分必要。
排水方案由于潜水泵可在地面直接控制, 当遭受水患时潜水泵不受淹没的威胁,对恢复生产也十分有利,有卧泵不可比拟的优点。
六、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下运输必须使用无轨防爆胶轮车。
在开车前, 司机及跟车人员必须对紧固、捆绑情况、装车次序和方向、装车数量、装车高度和宽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确认安全无误后, 方可进行
运输。
2、入井车辆驾驶员必须证件齐全( 车辆驾驶证、上岗证等) ,证件不全者严禁入井。
司机严禁酒后驾车; 司机身体状况不好严禁驾车。
3、车辆入井前, 必须做车辆安全检查, 司机必须配戴矿灯、自救器, 穿好工作服、严禁带烟火、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检查车辆的车况、灭火器、接地装置是否完好; 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4、车辆在所有巷道行驶时, 注意沿线通风设施及电缆、管路的安全, 严禁撞坏通风及井巷设施。
运行车辆必须喇叭完好, 倒车时应有警示信号, 长距离倒车时, 不准取消倒车信号。
5、运输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 认真操作, 在辅运大巷中重载车行驶速度不超过20km/h, 空车行驶速度不超过30km/h, 车辆在
巷道中转弯时, 速度不超过10km/h。
运输途中遇有行人, 要发出
信号, 减速经过。
能见度低时, 也必须减速行驶; 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车, 积极采取措施处理, 减少影响, 保证安全。
不许在坡上停车, 特殊情况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6、两车相会, 升井一方要停靠一旁, 关掉大灯, 待对方车辆经过后再行车。
支架搬运车运行时必须放好警戒, 严禁人员进入通道。
7、行车中遇有路基不好或道路上有障碍物时, 不得强行经过, 待清除路障后再经过, 车辆经过风门和拐弯必须减速慢行, 并发
出声光信号。
8、车辆转弯、倒车时, 要预先观察来去方向是否有异常情况, 转弯或倒车时要操作自如, 不可手忙脚乱突然加速或刹车。
9、物件运至指定地点卸车时, 必须在专人指挥下进行, 严禁野蛮卸车或随意卸车。
10、装车时, 随时注意车厢的变化, 避免发生危险。
11、行车中遇有锚索或长锚杆, 车辆要减速经过, 避免刮伤
车辆及使顶板破碎。
车辆在运行时不得进行检修。
12、地面运输车辆, 司机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和《驾驶员管理条例》, 空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km/h, 重载车行驶速
度不得40km/h, 遇有行人和车辆要鸣笛示意。
13、车载物件发生散脱、窜位等问题时, 司机要及时停车, 经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行驶。
14、不可抢行争路, 互不相让, 必须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礼让三先”的行车原则。
15、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人员在巷道内工作前, 首先检查巷道内的围岩情况, 确认安全后, 方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