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1-
点结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臧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
(出示课件,补齐板书:中的)
预设二:(学生不能说出对比)
教师引导: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
对比,板书对比。
疋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点(板书:人物)的对比,还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性格表现结局
是呀!他们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很多年后一个仍然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很有价值,一个连影儿也没有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就要起去探寻臧在禺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
(出示课件,板书:寓言故事中的)
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
进更多的寓言故事中,去寻找更多的“对比”,并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启发。
2.二读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这两个故事,像我们刚才回
用兀成阅读卡的方式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孩子们更有积极性,更愿意交流总结,能很大的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拓展课外,找“对比”。
四、从读到写,用“对比”
顾《陶罐和铁罐》那样,边读
边寻找故事中的“对比”,并说
说寓意的寓意,以小组为单
位,完成阅读卡。
读后交流:①对比:人物
性格特
点结局
②寓意:
(2)同学们,《陶罐和
铁罐》这则寓言通过人物的语言
和神态,把一者的截然不同的表
现突出得淋漓尽致。
那《蚂蚁与
屎壳郎》《芦苇与橡树》这两个
故事,分别又是通过人物的什么
来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的
呢?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贝再
次细细品读。
读后交流:归纳动
作、语言。
(板书:动作语
言)品读。
1.引导:同学们读了三
个故事,找到了很多的“对
比”,这些“对比”让我们对故
事中人物的印象更深
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也更
明了了。
刚才有同学悄悄地告诉
我,他也会用这样的
“对比”,来创编故事。
现
在,老师就给你们这个展示自我
的机会。
2.这不,老师准备写一
个寓言故事,可是只写了个开
头。
[出示开头,指名朗读]
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
从读到写,让孩子们通过
总结交流再延伸到自己写作,创
编会更容易,更积极。
洋地照在老人身上。
没有多久,老人便开始擦汗,并且把
外套脱下了。
给故事加标题。
3.说一说,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创编那些寓言故事?
4.小结归纳:各种“对比”,有的突出语言,有的突
出动作,有的语言和动作结合。
不管哪种,总会给我们留
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收到启发和教育,这就是寓言故事
的魅力。
介绍几本寓言故事,鼓励阅读,总结下
-2-
附: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 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
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两个罐子遗
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
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
很有价值的。
”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
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
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
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
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 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
这是说,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
芦苇与橡树
芦苇与橡树为他们的耐力、力量和冷静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认输。
橡树指责芦苇说他没有力量,无论哪方的风都能轻易地把它吹倒,芦苇没有回答。
过了一会儿, 一阵猛烈的强风吹了过来,芦苇弯下腰,顺风仰倒,幸免于连根拔起。
而橡树却硬迎着风,尽力抵抗,结果被连根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