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西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概要
江西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概要
。
2002年,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10.5亿t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6亿t ,生活废水排放量5.9亿t。
工业废水中C OD排放量6.78万t ,氨氮排放量3779.6t ,工业废水达标率77.6%;生活废水中C OD排放量32.3万t、氨氮排放量2.5万t ,生活废水处理率3.9%[3]。
排放量应为1.61万t/a。若污染物入河系数按0.9计,则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C OD控制排放量为35.73万t/a、氨氮控制排放量为1.79万t/a。
以上拟定的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的C OD和氨氮控制排放量,分别占国家环保“十五”计划全国控制排放总量的2.75%和1.08%,与2002年全省排放量相比:C OD减少8.57%,氨氮减少37.85%。同时,由于选择
全省“十五”计划安排: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6.6%提高到30%;城镇化水平由27.3%提高到32%;
强化南昌市在全省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力争使九江、赣州、景德镇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其他设区市成为3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建成200个重点镇,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1全省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岸,属于我国中部
正在崛起的欠发达的地区。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km 2,其中山地占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面占22%。全省行政区划包括11个设区市,所辖99个县、
市、区。2002年,全省人口总数4222.43万人,其中城
镇人口约占31%;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45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692亿元。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642m m ,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41~1934m m。降水量相对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7%左右;7~9月降水相对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
江西省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它们与其他直接入湖河流共同构成鄱阳湖水系,经入江水道于湖口注入长江。鄱江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 2,其中江西境内15.71万km 2,占全省总面
2点源排污总量控制
2.1全省点源排污总量控制
江西省地表水污染主要是受到城镇生活和工业废
水(点污染源影响,全省点源排污控制总量应以枯水流量条件来确定。鄱阳湖水系湖口控制断面(进入长江的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为562m 3/s ,扣除邻省约5000km 2汇水面积的影响,并考虑本省约1万km 2不
属于鄱阳湖水系汇水面积的作用后,可初步推算出全省汇入长江及其他外省水系控制断面的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自产量之和约为580m 3/s。若以此流量作为稀释流量,并要求稀释后水质按Ⅲ类水标准(C OD20mg/l、氨氮1.0mg/l控制,且假定枯水期面污染源负荷量与水体中降解量相抵消,则全省点污染源C OD控制入河排放量应为32.16万t/a、氨氮控制入河
了较安全的稀释流量、较高的水质目标和较大的入河系数,以及考虑到江西省人口数量约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3%,水资源量占到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以上,因此,
可以认为该排污控制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家环保“十五”计划精神,并能保持全省水质总体良好。
主要河流89个评价河段中(评价河长5742km ,全年都优于Ⅲ类水标准(G B3838—2002,下同的占评价河长的79.3%,劣于Ⅲ类水标准的占12.1%,其中,劣于Ⅴ类水标
准的河段长245.5km ;主要污染河段有南昌、景德镇、新余、萍乡、赣州等城市河段,以及全南、莲花、永丰、上高、高安、德安等城镇河段;鄱阳湖评价水域2184km 2,全年都优于Ⅲ类水标准的占72.9%,劣于Ⅲ类水标准的占0.3%,主要污染水域为赣江南支口;柘林、万安、江口等
积的94%;省内不属于鄱阳湖水系的河流流域面积合计为1.04万km 2,占全省总面积的6%。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539亿m 3/a ,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5%,居全国第七位[1]。全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677m 3/a ,高于长江流域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2年,江西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在全省
收稿日期:2004-12-13作者简介:李长孙(1963-,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
江西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
李 长 孙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西南昌330029
摘 要:按照保持江西省水质总体良好,局部污染合理控制,兼顾各市、县发展需求,并给下游行政区良好入境水质的思
路,提出了一个全省水污染物(点污染源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方案注重了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际应用简单、方便.
合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减少水污染危害,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综合考虑河流上、下流的利益,合理制定全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对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方案;纳污能力;江西省中图分类号:X 5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701(200503-0153-04
0前言
在我国大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一些欠发达但缺水地区,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西省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且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水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全省地表水总体质量还比较好。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用水量和排污量正在增加,一些城镇河段已受到明显污染,有的饮用水源区水质得不到保障,并且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
主要大型水库的水质全年都优于Ⅲ类水标准[2]。全省局
第31卷 第3期2005年9月
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利科技
J IANGXIHY DRAUL ICSCIENCE&TECHNOLOGY
V ol.31N o.3Sep.2005
部水域的污染主要是受到点污染源影响,主要污染指标
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