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25 Greatest Legal Movies《美国律师协会杂志》:史上25部最佳法律电影如果没有律师,好莱坞将干什么?在一个立基于版权和整形手术的城市里,律师所作的不只是草拟难懂的影视合同条文或用保释金将眼窝凹陷的明星保释出来以恢复期名誉。
从尖锐的亨利•卓蒙德到(Henry Drummond)和滑稽的林肯先生到稚嫩的丹尼•卡菲(Danny Ka ffee)和正义凛然的阿提克斯•芬奇(Atticus Finch),律师为一些好莱坞影片提供了最值得怀念的银幕英雄,其中的一些影片是值得我们敬礼和深思的电影。
2008年初,《美国律师协会杂志》(ABA Journal)请12位杰出的法律专家选出他们认为最佳的有关律师和法律的电影。
《美国律师协会杂志》根据这些不同的提名从而整理出了这份史上最佳法律电影排行榜。
所有的这些影片获得了31次奥斯卡奖和85次奥斯卡提名。
现在请看史上25部最佳法律电影。
1、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年该片根据哈柏•李(Harper Lee)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知更鸟(Mockingbird)在字面上与情节没什么联系,但在小说中具有强大的象征性。
它代表了天真无辜者。
而“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就是一个罪恶毁灭天真无辜者的故事。
格里高里•派克(Gregory Peck)在片中扮演格外端庄的阿提克斯•芬奇(Atticus Finch)。
(译者按:派克曾经声称《罗马假日》是他最喜欢的片子,但是他还认为只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才“最接近我的内心,是我演艺生涯中的高峰”。
)芬奇在南方梅岗城任职,为人正直沉稳,常常不计报酬地为穷人们伸张正义。
他对年幼丧母的女儿斯科特与儿子詹姆即严格又慈爱。
有一次谈起打鸟时,他对孩子说,不要去杀死知更鸟,因为它们只为人类歌唱,从来不做危害人类的事情。
一天,芬奇去法院为黑人汤姆一案当辩护律师。
白人检查官指控汤姆犯有强奸罪,芬奇经过认真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于是在法庭上实事求是地进行辩护,把对汤姆的指控一一加以驳斥,最后他要求判汤姆无罪,并且义正辞严地呼吁人们要尊重事实,要维护人类的尊严与平等。
可是法官与陪审团都偏信原告的“证词”,仍判汤姆有罪。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持种族偏见的一些白人进而对芬奇一家进行挑衅和恫吓,芬奇的两个孩子在参加万圣节庆祝活动时被一伙歹徒袭击,他的儿子詹姆的胳膊被扭断。
面对强暴,芬奇毫不畏缩,他准备继续为汤姆申诉。
2、12 Angry Men (1957)《十二怒汉》,1957年导演希德尼•卢迈特(Sidney Lumet)的处女作《十二怒汉》(12 Angry Men)之场景单调得离奇,只有四个场景:法院、会议室(即陪审员休息室)、洗手间、法院门前的台阶,其中第一、三、四个场景只是匆匆一瞥(有人认为,实际上剪掉那三个镜头也不会对整部影片有任何影响),整部影片98%的场景均聚焦于包括洗手间在内面积不到40平方米的会议室,看起来这似乎应该是一部无聊至极的电影,但是影片通过12位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情扣人心弦一个半小时。
该片不仅场景单调,而且所有大多数人物都是没有名字的(除了影片结尾处两名陪审员相互道别时说出自己的名字)。
该影片上映后深受好评,并获得195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2007年又因“文化上、历史上或者美学上的重要性”而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电影保护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简称NFPB)的国家影片登记(National Film Registry)。
该影片虽然在30届奥斯卡奖上输给了《桂河大桥》,但50年来光彩不灭,不断被翻拍、改编,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俄罗斯翻拍了这部电影。
3、My Cousin Vinny (1992)《我的堂兄文尼》,1992年大学生比尔• 甘比尼(Billy Gambini)和斯坦•罗森斯坦(Stan Rothenstein)驾驶汽车去加州上学。
他们在商店拿走了一盒肉罐头,却忘记付款。
当警察扣留他们,他们马上承认了过失。
然而他们发现是被指控“谋杀了商店店员”。
比尔请来了刚刚毕业的律师——堂兄文尼(V incent Gambini)。
狂妄自大的文尼在法庭上暴露出他对法律的愚昧无知,引起法官张伯伦(Judge Chamberlain Haller)的反感。
张伯伦以“蔑视法庭”罪将文尼监禁起来。
文尼被保释出来之后,因一夜未能入睡,且又和法官不和,所以在法庭上的辩护越来越笨拙。
于是他们便将该案委托给另一辩护律师。
后来真凶被逮,比尔和斯坦被宣判无罪。
4、Anatomy of a Murder (1959)《桃色血案》,1959年该片被誉为最经典的法庭片之一,影片讲述的是一名陆军中尉在极度愤恨之余枪杀了强奸他妻子的酒馆老板,而一位小镇律师则成功地为他辩护此案。
该片对刑事诉讼的程序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
无论是从司法鉴定到证据提交,还是从陪审团审查到交叉盘问。
这对于想了解美国刑事司法程序的朋友,是很有帮助的。
5、Inherit the Wind (1960)《向上帝挑战》(或译为《风的传人》),1960Inherit the Wind,直译过来就是“风的传人”。
其出自钦定本《旧约》的《箴言》第11章第29节,中文和合本译为“扰害已家的,必承受清风”,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的人,什么都得不到,只能喝西北风。
《向上帝挑战》讲述的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国家法庭案例之一的“猴子案件”(Monkey Tr ial)——田纳西州的某所高中禁止其生物老师教授进化论,因为它违反了“上帝论”。
此案标志着19世纪科学和宗教之间的重大冲突达到了一种荒谬的高潮。
官司一开打,各路重量级人物纷至沓来,原告被告反倒变得无足轻重了。
在前来助阵的人物中,佼佼者当数威廉•詹宁斯•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和克拉伦斯•达罗(Clarence Darrow)。
6、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控方证人》,1957年本片改编自“侦探小说皇后”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的原著。
1954年的伦敦,美国人莱昂纳德(Leonard Stephen Vole)被控谋杀富有的情妇藉以取得其巨额遗产。
著名的刑案辩护律师韦尔弗里德爵士(Sir Wilfrid Robarts)不顾健康问题接办此案。
在法庭上,莱昂纳德的妻子克莉丝汀(Christine Helm Vole)竟然作了控方证人,指出莱昂纳德的确杀了人。
在最后关头,韦尔弗里德爵士接获神秘妇人来电,表示她握有克莉丝汀写给情夫的信件。
案情急转直下,莱昂纳德被判无罪。
然而,真相却更令人震惊。
7、Breaker Morant (1980)《驯马人莫兰特》,1980年该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南非第二次布尔战争(Second Boer War)期间,上尉莫兰特(Lieutenants Harry "Breaker" Morant)和他的几位朋友一起在英国驻南非军队服役,在一次围剿布尔游击队的行动中,上尉亨特受伤被布尔人抓住并残忍的杀害,莫兰特于是奉上司的命令追击游击队并枪杀了所有的俘虏,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报复与方报复,双方的领导层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把莫兰特和他的朋友推出来在替罪羊,以此来推卸战争中的责任。
8、Philadelphia (1993)《费城故事》,1993年《费城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称为“好莱坞面对艾滋病”的影片。
安德鲁•贝克特(Andrew Beckett)和乔•米勒(Joe Miller)是费城的两名年轻律师,他们工作努力,都有美好的前途。
安德鲁是一名同性恋者,并且染上了艾滋病。
就在他刚获提升不久,老板发现了这一秘密,遂以他丢失文件为由把他解雇了,安德鲁找到乔希望他接受这个案子。
乔本来拒绝受理,但出于对安德鲁的同情以及对法律公平平等原则的追求下,最终答应出庭。
开庭审理时,众多示威者聚集在法院门外,要求给同性恋者合法权益,不准歧视艾滋病人。
但同时也有反对者大呼“肛交者没有人权”,拦截安德鲁质问。
被告坚持不承认是因此原因解雇安德鲁的。
到了审判的日子,陪审团终于宣判原告安德鲁受到不公正解雇,被告应负责赔偿损失。
安德鲁终于获胜了。
9、Erin Brockovich (2000)《永不妥协》,2000年该片也是基于真实事件而拍摄的一部令人激动的影片。
茱莉亚•罗伯茨(Julia Roberts)在片中扮演一名曾两次离婚并且有三个年幼孩子的单身母亲,当她遇到不平时,勇敢的站出来与之斗争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爱琳•布罗克维奇(Erin Brockovich)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没有钱,没有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期望。
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件中她结识了老律师爱德华•L•马斯里(Edward L. Masry),并且得以到他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在工作中,爱琳被一处房地产的医学记录所困惑,于是开始查询相关的事件,还劝服了爱德华一起加入调查。
调查中,她逐渐发现出来一个被掩盖的污染水源,而这一污染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一系列的危害和疾病。
尽管居民们起初对爱琳的调查持不合作的态度,但最终爱琳用自己的恒心和真诚打动了他们,她动员了634人组成原告团,并克服了不平等的困难,打赢了这场官司,并且获得了美国诉讼历史上最大的一宗赔偿——3亿3千3百万美元。
10、The Verdict (1982)《大审判》,1982年《大审判》这部影片主要是讲一个穷困潦倒的波士顿律师是如何振作,如何为了正义和自尊打赢一场官司的故事。
标题“The Verdict(陪审团的裁决,或仅仅是普通的决定)”一语“三”关,它不仅指示着法院对案子作的决定(文学专业术语之“外界矛盾”Outer Conflict)和弗兰克对自己良心作的决定(“内部矛盾”Inner Conflict),还暗示着弗兰克将如何度过剩下的人生。
酗酒成瘾的波士顿律师弗兰克•加尔文(Frank Galvin)力图重振声威。
在同为律师朋友米基•莫里西(Mickey Morrissey)德介绍下得到了一宗医疗纠纷的案子,为一名在教会医院中因为生产处理不当而陷入错迷的女子索赔。
弗兰克当初愿意庭外和解,这样他就可以有三分之一的赔偿金可以平安进口袋,但当他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惨况后,决定要伸张正义,跟代表医院的大律师硬碰硬,藉此找回他个人失去已久的自尊心……11、Presumed Innocent (1990)《无罪的罪人》,1990年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称为“Presumed Innocent”,较为准确地翻译应该为“无罪假定”或“无罪推定”,无罪推定是近代刑事诉讼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的含义是被告人在被法庭以有罪的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应当被视为无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