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几点体会念好“三字经” 激活“关联点”——谈谈如何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几点体会从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企业主掌握、调配和控制的,企业的大小事情往往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党组织开展活动主动权不多。
一些党务干部想把党的活动组织好,又担心老板不给安排时间、不给抽调人员、不给活动经费,因而对一些必须开展的党建工作,不是拖,就是推,该搞的也不搞,生怕搞僵了日后关系难相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党的工作始终处于力不从心、被动应付的状态。
这也是一些同志产生“非公企业书记难当,工作难做,作用难发挥”现实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联系自己在新雅集团、仪邦集团五年来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实践,我认为:不是书记难当,而是看你怎么当;不是工作难做,而是看你怎么做;不是作用难发挥,而是看你怎么发挥。
应该说,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有章可循”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的;不是“无足轻重”,而是“举足轻重”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离不开三条,一靠企业主的“开明程度”,二靠企业党组织自身的“探索力度”,三靠上级领导和机关部门的指导深度。
而从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看,企业主的“开明程度”,企业党组织自身的“探索力度”,又是最为主要的。
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认真摆正和处理好党组织与企业主的关系,主动争取企业主对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在实践中,我本着“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怎么为,既不要违心所为,也不要随意乱为”的原则,把握“参与不干预、引导不误导、补台不拆台、维权不争权”四句话,以“求共识、重结合、抓主线、多沟通、借东风、走捷径”——“六句话十八个字”为基本工作要领,认真探索在非公企业中发挥党组织书记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取得了重要成果。
最近,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刊《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2008年第2期,用《非公企业党建“三字经”》为醒目标题发表了我的工作体会。
现在,和大家共同探讨这“六句话十八个字”。
一、求共识——注重引导企业主树立“经济不发展没有地位,文化不发展没有品位,党建搞不上去照样无法升位”的正确观念企业主的思想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前几年,部分企业主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有疑虑。
有的片面认为自己是搞企业的,企业建不建党组织跟自己没有关系;有的担心搞党建会影响生产经营;个别的还担心建立党组织会管住企业,害怕与自己争权。
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
为了提高认识,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引导企业主树立正确观念。
一是充分认识非公企业从小打小闹到异军突起,再到占据“半壁江山”,甚至“三分天下有其二”,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富民强离不开非公企业的发展,非公企业要继续把自己做强做大,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充分认识非公企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改善的“硬环境”,与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为企业服务的“软环境”,与市场经济规范运行的“新环境”,与城市化建设不断提升的“美环境”有直接关联,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政策指引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坚强有力的工作指导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是充分认识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这是党中央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作出的战略部署,决不是“可搞可不搞”,而是“非搞不可”的。
根据非公企业党员的数量,只有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厂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的不同,灵活设置党组织,没有“建”与“不建”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党旗能否在非公企业高高飘扬的大问题,关系到党在非公经济领域执政基础的大事。
在这一点上,新雅集团董事长郑步良、仪邦集团董事长应仲树认识到位,工作超前、思路清晰。
他们都非常重视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党组织书记的选用。
都非常重视党组织的设置要与企业发展相适应,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开始建支部,现在建总支,不久还要建党委,要聘用“有资历、有学历、有能历,精通党建工作的人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把好企业发展方向”。
按照郑步良的话来说,对新雅党支部书记人选“挑了三年”、“盼了三年”、“等了三年”。
这说明老板看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的地位作用。
书记到职后没有辜负众望,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政工体制”初步确立、有效启动;“非公党建”全面推进、充满生机;“工会工作”开局良好、走向规范;“党校建设”探索前进、蓄势待发;“企业文化”继续提升、深入展开;“对外宣传”好戏连台、捷报频传。
几乎括揽了市以上所有政工类的荣誉称号。
2006年、2007年还接连获得“温州市优秀民营企业文化二十佳”、首批“温州市活力和谐企业”和“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仪邦集团今年也获得了“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当前党建势头发展很好。
二、重结合——牢固确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企业党组织要在自己主抓和分管的工作上求得突破,就要寻找与企业主工作的“结合点”,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
在规划几年、谋划当年、抓好眼前的各项工作上要抓好结合,善于端好“盘子”;在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要抓好结合,注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深化理论武装和全员业务培训上要抓好结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知识型员工;在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上要抓好结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加强党管人才上要抓好结合,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
总之,要做到“六个紧扣”:紧扣“企业经济效益好”谋划活动,紧扣“人才队伍培养好”设计活动,紧扣“企业文化氛围好”组织活动,紧扣“安全生产管理好”安排活动,紧扣“职工利益维护好”开展活动,紧扣“社会责任履行好”筹划活动。
今年以来,认真贯彻省委书记赵洪祝对做好温州非公党建工作的批示,提出“六建六促”的工作思路,即“建设学习型企业,促进企业提升素质;建设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设温馨型企业,促进企业关爱员工;建设平安型企业,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建设责任型企业,促进企业回报社会;建设生态节约型企业,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按照这些思路抓好党建工作,就可以充分体现“重结合”的要求。
三、抓主线——始终坚持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为总目标大力推进党建文化建设和创新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党建文化建设和创新,这是几年来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特色,也是一条工作主线。
因为“党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龙头文化,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统帅企业文化、主导企业文化,是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必经之路。
我们苍南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上级具体指导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根据“理念先进、定位科学,目标同向、愿景共建,要素对接、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系统再造”的总体构想,着力构筑与企业发展相互融合、联动推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即:围绕“一个目标”——构建“活力和谐企业”;突出“三大特征”——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企业内部关系融洽、企业外部环境友好;明确“四项任务”——调动各方积极性、引导合法经营、协调劳资关系、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建立“五大机制”——共谋发展机制、参与决策机制、和睦相处机制、党管人才机制、持续学习机制。
从《新雅集团“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实施纲要》的形成,到《仪邦集团构建“活力和谐企业”要素对接实施图》的问世,科学设置了企业党建工作目标任务体系和活动载体,思路越来越清晰,工作越来越到位,措施越来越有力,“活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操作性强、载体清晰、任务明确的系统工程。
这就是苍南非公企业“党建文化”的基本内涵。
特别是一些实力比较强、规模比较大、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建立了“双向互动机制”,实施了“品牌文化战略”、“关爱职工行动”、“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反哺社会工程”,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今年4月22日,“苍南县非公企业党建文化建设和创新论坛暨?凝心聚力、共创和谐?党建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力就大力推进党建文化建设和创新作了重要讲话。
这两天,又举办“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暨“快餐党课”进民企业启动仪式,继续推进党建文化建设和创新。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今天下午将到市委党校给“全市下派指导员和非公企业党务工作人才培训班”讲课,题目就是《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文化建设和创新》,这几年来的工作体会进行总结。
四、多沟通——主动营造企业主了解全局、知道党建与企业工作的关联点和需要为党组织提供多方面支持的工作环境作为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不能以神秘的“党代表”自居,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目中无人,甚至看不起企业主。
对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安排必须与企业主通气,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上不与企业主和老板通气或很少通气,有的是“不通气可能还好办些,通气了反而事情难办”的错误思想在作怪。
也有各自为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
其实,许多事情本来老板是支持的,有的甚至是老板本身所提倡的,也巴不得党组织把有些工作能承担起来,但于没有通气或通气不够,造成不必要的隔阂。
所以,要把“多通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
不叫“汇报”可以叫“通报”;不叫“请示”可以叫“请教”;不叫“指示”可以叫“指点”。
从实践看,要我们注重在三个方面通气:在党建工作规划和总体布局上要多通气,在班子成员组成、分工和入党对象确定上多通气。
在对参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对本单位贯彻落实的意见、职工中的重要思想动向上要多通气。
作为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开展工作、组织活动,往往在内容确定、时间按排、人员抽调、活动场所使用等方面,有时与企业主安排的一些工作和活动有重叠、有交叉、有雷同,要通过协调及时解决可能遇到的矛盾,使党的工作安排得更加稳当、有序、便于实施。
从实践看,我们注重在三个方面勤协调:在开展大型活动上要勤协调,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要勤协调,在树立标兵、运用典型推动工作上要勤协调。
五、借东风——善于借助上级党委、政府领导指导工作和传达重要会议精神营造党建工作氛围克服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难开展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学会“借东风”——因势利导,乘风而上,通过“大气候”,改善“小环境”。
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活动,有些事情办起来,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是经常碰到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做好职工社会、医疗、人寿保险,开展扶贫捐赠工作等,光靠党组织出面是不够的。
如果上级党委、政府发个文件,定出指标,并规定与评比先进企业等挂钩,或者上级领导开会动员或出面做工作,让企业主直接参加会议接受教育熏陶、接受任务,效果就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