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盛林教育2015-2016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完成1——9题。

(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悼念(dào)愧怍(zuò)吊唁(yàn)转弯抹角(mǒ)B、歼灭(jiān)拂晓(fú)嫉妒(jí)文绉绉(zōu)C、荒谬(miù)寒噤(jìn)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D、尴尬(ɡān)瓦砾(lì)诘问(jié)惊涛骇浪(hài)2、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项是:()(3分)A 狼藉锐不可当莫名其妙长途拔涉B 烦躁因地制宜五彩斑斓充耳不闻C 锁屑瞻前顾后迥然不同消声匿迹D 霹雳添衣无缝惟妙惟肖重峦叠嶂3、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

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在叙事过程中不能插入议论。

C 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回忆性散文。

4 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

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

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A.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B. 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

C. 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

D. 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红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6、古诗文默写。

(8分)(1),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

(3)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4(.____________ 。

(5)、《长歌行》中劝诫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的名句:,。

7.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及与之相关的一个情节,完成读书卡片。

(4分)《骆驼祥子》《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卡片○所选作品:○主要人物:○相关情节:○对人物的评价:8. 阅读下面表格,按要求答题。

(9分):下面是一份“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请认真研读后回答问题。

政治历史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类/体育军事类/其它高中生18% 47% 20% 9% 6%初中生9% 68% 15% 3% 5%小学生2% 82% 10% 2% 4%(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分)。

(2)在“语文学习的减负增效行动”讨论中,有人提出应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认为读好文学作品就可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作简要阐述,40字左右。

(3分)(3)你们学校要举行“读书节”,请你为你们班想几个读书活动。

(3分)9仿写:(4分)例句: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

仿句:书是,能;书是,能。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20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予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A_____________””等他的B______________“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

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

(4分) .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穿戴的服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____________,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______________。

2、“……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4分)突出“布”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4分)。

4、“进去吧,里边没人。

”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

(4分)5、选文中写了我两次眼泪,请你回答两次流泪的原因。

(4分)(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20分)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

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

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

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

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

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

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

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

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

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

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块块碎土堆成高山。

.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

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4分)7、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3分)8、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4分)9、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10、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

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1)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

(2)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三,古诗赏析(10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3分)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分60四、作文。

.题目:感受_________要求:①、选取“亲情”、“善良”、“理解”、“成功”、“友情”等词语中的一个,填到横线上,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答案一,1、D 2 B 3 B 4 A 5 B6 (1)夜阑卧听风吹雨(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3)徒有羡鱼情(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略8、(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越来越广,尽管仍以文艺类为主,但政治历史类、体育军事类和科普类等都有了很大的增长。

(3分)(2)提示:有明确的观点,有相应的分析阐述,表述流畅。

(3分)(3)图书角、读书报告会、“我与书籍”演讲等9略二、(一)1、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穿,爬,攀,缩,倾(2分)2、照应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惨淡,表明父亲的经济状况窘迫;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父亲对我无私的深沉的爱(2分)3 A 表现出父亲担心儿子在路途中的安全,希望儿子写信报平安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4.B 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离别的不舍及嘱咐他小心行李,突显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2分)5、(1)我看到父亲为我买桔子的艰难场景被父爱所感动而落泪,也为前文的误解父亲而自责落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