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配置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配置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配置
发表时间:2018-05-25T16:07:54.3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作者:李晶[导读] 本文就对其植物景观设计及其配置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山东文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用地不断增加,国民对其居住生活环境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大部分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并不成熟,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尚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就对其植物景观设计及其配置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景观;设计分析;配置
植物景观设计作为园林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劣将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绿化的效果,并且,其也是风景园林集观赏性及实用性功能地最佳展现环节。

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而保证其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够达到更加科学、合理地状态,创造出人们所需要地风景园林景观。

1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植物作为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体现园林工程生命力特征的要素,能够有效的使得园林空间体现生命活力,富于了四时的变化。

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相关专业及决策部门就针对当时的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假山、建筑物、喷泉等硬质景观现象,再次提出了生态园林的建设方向,实际就是按照植物材料为主题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

应用了乔灌木、草本、藤本等素材,利用艺术的手法,结合考虑了各种生态因子作用,充分的发挥了植物本身形态及色彩、线条等的自然美,进而创造了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并且表达了一定的意境或是具有功能艺术的空间,可供人们的观赏。

但是,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提出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随着生态园林建设深入及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展,现在植物景观的设计概念不仅包含了视觉艺术的效果观景,还包含了生态及文化景观,甚至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2.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地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及呆板的。

所以,决策人员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案进行了论证,衡量其是否和整体的景观自然环境相和谐,比如:多功能城市性的综合公园,应该有供健身活动地大草坪,还需为满足安静休息需求地疏林草地或是密林,不仅是浓荫蔽日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需要极大限度的满足园林绿地使用功能及景观的要求。

2.2 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应遵循植物生长自身的规律以及对环境条件地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需要重视下面几点:第一,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按照立地的条件,结合了植物材料自身的特点对环境要求进行安排,使得其能够生长健壮。

不能盲目的引进推广外来的园林植物,应该注重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

第二,重视植物生长的多样性,若是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十分贫乏的,景观十分单调。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注意乔、灌、草的结合,模拟、创建出自然生态的系统,进而利于增加植物群落地稳定性,提升了景观植物的生态效益。

2.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入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文学美为一体,按照自然美为特征空间的环境艺术。

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绿地的使用功能,还需按照艺术的规律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及确定植物种植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2.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了其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的环境及美化城市面貌的基础上,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的效益。

所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在不方案满足功能、艺术、生态的要求时,还需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是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是选择了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在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进而充分的发挥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地协调统一。

3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原则分析
3.1 以植物艺术性为搭配原则
任何一个美好艺术产生都是由人们主观的感情及客观环境所结合而成的,不同的园林形式所决定立意方式也不同,节日广场则是以喜庆和欢乐地氛围为主的,色彩上应该使用暖色调。

烈士陵园则是按照肃穆及庄严为基调,在色彩上应该积极使用冷色调。

园林绿色和植树造林有所不同,在确保园林各自特色的风格时,还需注重园林特色,更要坚固植物芳香、色彩、风韵等特色,并且充分的考虑其形式及内容统一,使得观赏人员在触景生情及寓情于景地基础上,升华成情景交融地审美效果。

3.2 植物生态的要求为搭配的原则
“环境”是植物生长的空间,植物生长发育都离不开环境。

同样,环境中所容纳地各种因子都间接或是直接影响着植物生存。

园林植物生长的后期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但是栽植之前对生态环境测试,和树与树之间搭配都应和树木成活有着直接关系。

所以,我们在进行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把握各树木性质的特征,种植及培育不同的植物品种。

3.3 植物色彩合理搭配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色彩搭配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次色与主色之分,色彩具有一定的主次关系,在进行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次色及主色搭配的问题。

在进行搭配中,主色起着支配地作用,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二,在进行园林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应积极处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从属与主体、稳定与均衡等多方面的关系,力争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第三,为使园林设计艺术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应积极运用补色对比的组合,使得在色彩效果的数量上相等,补色植物比单色植物就要强烈一些,特别是在高大建筑物前,或是大型铺装广场上,其作用十分明显。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发展地重要基础部分,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其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确保其风景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的科学、合理,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美观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健宁.浅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及对其环境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业,2011(8)
[2]李琼.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色彩搭配[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10(8)
[3]陈飞平.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农业科学,2013.(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