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的形变

晶体的形变

● 弹性模量的物理意义
弹性模量是应力-应变曲线上弹性变形段的斜率,在拉 伸变形中通常称它为杨氏模量。
E=
低应变区的应力应变关系
2015/10/14 5
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E=
即弹性模量相当于发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换言 之,在给定应力下E大的材料只发生很小的弹性应变,而E小 的材料则弹性应变大。
从微观的角度看,晶体在外力作用下, 发生弹性变形对应着原子间距的变化…… 这种性质与弹簧很相似,故可把原子结合 比喻成很多小弹簧的连接。结合键能是影

响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结合键能越大,
则“弹簧”越“硬”,原子之间距离的移 动所
需的外力就越大,则弹性模量越大。
弹性模量代表着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难易程度,是 表征晶体中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
三种典型金属晶格的滑移系
2015/10/14
想想这是为什么? 15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二. 滑移系
3. 滑移的分类:
多滑移:在多个(>2)滑移系上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双滑移: 单滑移:
4.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晶体中的滑移系愈多,滑移过程 可能采取的空间取向便愈多,滑移容易进行,它的塑性 便愈好。 5. 滑移系首先取决于晶体结构,也和温度、合金元素等 因素有关。
6
2015/10/14
22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三. Schmid定律
c
根据取向因子的大小,滑移方向可分为:软位向和硬 位向; 在加载过程中首先发生滑移的必然为取向因子大的滑 移系,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滑移系具有相同的取向因子, 则它们都时开动,称为多滑移,否则叫单滑移;
式中: σ、 τ 分别为正应力和切应力;ε 、γ分别为正应变和切应变; E、G分别为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和切变模量。
(3)弹性变形量随材料的不同而异
多数金属材料:弹性变形量小(一般不超过0.5%);而橡胶类高分子 材料的高弹形变量则可高达1000%,但这种变形是非线性的。
2015/10/14 4
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1)孪生变形过程
当面心立方晶体发生孪生变形时,变形区域作均匀切变,每层(111)
面都相对于邻面沿着 [112] 方向位移了一定距离 a [11 2]

6

孪晶带
[112]

孪生方向 [112]

面心立方晶体中的孪生面和孪生方向
2015/10/14
a 1 a [11 2] [11 2] 2 3 6
2015/10/14
23Leabharlann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滑移时晶面的转动
原试样
2015/10/14
自由滑移变形
受夹头限制时的变形
24
单晶体拉伸变形过程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时晶面的转动 σ1 力偶:σ1—σ2,使滑移面向外力轴方向转动 最大分切应力: σ1 τ1 τ2
2 1 、
1、 2
σ2
力偶
最大分切应力τ1、 τ2
滑移方向:
1 、 2
→引起滑移的有效
分切应力
力偶 :
2 1、
25
使滑移方向向最大分切应力方向转动
2015/10/14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时晶面的转动
● 晶体在滑移过程中不仅滑移面发
生转动,而且滑移方向也在旋转。
最大分切应力方向 滑移方向
其中:
c 称为临界分切应力,它是个材料常数。
18
2015/10/14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三. Schmid定律
c
Schmid的实验结果
2015/10/14 19
三. Schmid定律
特殊方向上的实际切应力
2015/10/14
20
例题:
如在面心立方晶胞[001]上施加一69MPa的应力,
三. Schmid定律
之后,Schmid采用同种材料但不同取向(不同μ值)的单晶体 试棒进行拉伸,结果发现,尽管不同试棒的μ 值不同,但开始 滑移时的分切应力都相同,等于某一确定值τc ,即:
c
上式即为Schmid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当作用在滑移面上沿着 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晶体开始滑移。
a [10 1]的位错,在 2
(111)

6 (3)当拉应力轴为[101], 4 10 Pa时,求新位错所受到的滑动力。 (铝的点阵常数为0.4nm)。
(2)新位错
b
a [110 ] 2
, 其滑移面为(001)
F b cos cos b 1 1 2 4 10 0.4 109 4 104 N / m 2 2 2 2
交滑移
如果没有交滑移,只增加外力,晶体是很难继续变形下去的,最 后只会造成断裂。
2015/10/14 29
5.2.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
滑移的位错机制
● 位错学说的产生
塑性变形主要方式:滑移
1926年,弗兰克尔估算了 晶体滑移时需要的临界切应力г
理论
>> г
实际(假设原子作整体刚性滑动)
1934年,泰勒、波朗依和奥罗万几乎同时提出了晶体中位错的概念。
滑移面
● 转动的结果,有时会使软位向偏向于硬位向,
滑移变困难—“几何硬化”。 ● 滑移前后晶体点阵类型不变,变形部分晶体 位向也不变。
2015/10/14 26
5.2.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 (5)多系滑移
施密特定律的意义:晶体塑性变形时,切应力需达到某 一临界值;说明滑移变形可有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几种 情况:
铝晶体的滑移
由于这些滑移系是由不同位向的滑移面与滑移方向构成,所以 当一个滑移系启动后,另一滑移系的滑动就必须穿越前者,两个滑 移系上的位错会有交互作用,产生交割和反应,因而多滑移会产生 强的加工硬化。
2015/10/14 28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系滑移

交滑移:晶体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滑移面上
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的滑移。 滑移线为波纹状
一. 滑移
1. 定义: 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 (滑移面)上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 分发生滑动。
2. 滑移系:上述滑移面和位于滑移面上的滑移方向便组 成滑移系,用{hkl}<uvw>表示;
2015/10/14 13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一. 滑移
3. 滑移的表象:滑移线和滑移带
晶体的形变
单晶体 晶体 多晶体
单晶体的范性形变 多晶体的范性形变
2015/10/14
1
讲授提纲
3.1 概述 3.2 滑移、滑移系和Schmid定律 3.3 孪生 3.4 多晶体的范性变形 3.5 范性形变对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015/10/14
2
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
强度指标: σe、σs、σb 塑性指标: δ(延伸率) ψ(断面收缩率)
试求滑移系 (111 )[1 01] 上的分切应力。

?
2015/10/14
2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例题:
在单晶体铝的(111)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 a ] 面 上有一柏氏矢量为 2 [011 的位错,两位错发生反应。 (1)写出位错反应式,并用能量条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说明新位错的性质。
2015/10/14
33
5.2.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孪生
孪生是塑性变形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常作为滑移不易进
行时的补充。 产生孪生情况: ◆ 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Mg、Cd、Be ◆ 变形温度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
◆ 变形速度快(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
2015/10/14
34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 孪生
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与切变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为: G = E/2(1+v)
例题
一个圆柱形钢材试样受到的应力为 100Mpa。试样未变 形时直径为10mm,长度为40mm;试样变形后的长度和直 径分别为 40.019mm 和 9.9986mm 。假定此时试样仍然是弹 性的,试计算这种钢的弹性模量、切变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P-N
= 2G/(1-ν )exp(-2π W/b)
式中,b为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d为滑移面的面间距,ν
为泊松比,W=d/(1-ν)代表位错宽度。
2015/10/14
3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的位错机制
位错运动的阻力除点阵阻力外,位错与位错的交互作
用产生的阻力;运动位错交截后形成的扭折和割阶,尤其 是螺型位错的割阶将对位错起钉扎作用,致使位错运动的 阻力增加;位错与其他晶体缺陷如点缺陷,其他位错、晶 界和第二相质点等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对位错运动均会 产生阻力,导致晶体强化。
(这个例子说明各向同性材料的三个弹性指标能够通过测 量圆柱试样的长度和直径的变化来确定。)
2015/10/14 8
例:有一根长为5m、直径为3mm的铝线,已知铝的弹性模量为 70GPa,求在200N的拉力作用下,此线的总长度?
2015/10/14
9
一Mg合金的屈服强度为180MPa, E为45GPa,①求不至于使一块10mm×2mm的镁 板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大载荷?②在此载荷作用下,该镁板每mm的伸长量为多少?

F cos F cos cos cos cos A0 A0 cos
F A0
式中:
2015/10/14
为拉伸应力
单晶试棒的单向拉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