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靖)土楼“申遗”工作总结南靖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福建土楼”在中国民居建筑乃至世界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我县土楼内涵丰厚,特色突出,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按照国际申遗惯例与要求,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做好申报文本编写、土楼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土楼宣传展示与保护维修等几项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土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一、把握重点,全力推进,夯实土楼申遗基础1、挖掘价值,科学规划。
县委、县政府先后邀请了联合国“世遗”评审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文物局等国家级权威组织和美、澳籍以及国内著名考古学者、古建筑专家、国家两院院士等权威人士到我县实地考察土楼,为我县申报“世遗”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在综合汇总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福建省南靖土楼保护规划》,为做好土楼保护夯实了基础。
目前,已有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螺坑村被授予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塔下村和田螺坑村2007年12月跻身全国15个“中国景观村落”的行列。
塔下、石桥、河坑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还有裕昌楼等4个文物点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普查建档,编写文本。
根据专家指导,开展土楼普查建档工作。
同时开展对土楼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基本摸清了全县土楼情况,建立健全土楼群落的人文文化档案,为“申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可靠的材料。
使文本编写与兄弟县同步进行,给《福建土楼申报文本》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材料。
申遗办档案室同时按照“国保”档案管理要求,完成申遗点建档工作,同时完成四个“申遗”点照片、图纸、地质地貌、气候情况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建立南靖土楼信息数据库。
3、狠抓整治,优化环境依照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按照《南靖土楼保护规划》及各级领导、专家的指导,县里成立土楼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南靖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实施方案》、《南靖县土楼环境整治拆迁安置管理办法》,狠抓土楼环境整治工作。
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其中环境整治8700万元,五线管下地3300万元。
完成了各申报点的考察步行道、观景台建设,以及电力、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五线入地”等工作。
4、配套建设,逐步完善。
一方面从夯实基础入手,加快土楼保护区主干道建设。
完成南靖土楼文化遗产景观保护和旅游道路建设的勘测,改造、拓宽、新建道路13条82.7公里;完成土楼申报“世遗”点的必经之路——山梅公路的改建工程,总投资达3.6亿元。
另一方面从狠抓特色入手,建设好土楼民俗博物馆建设,使它成为人们了解南靖土楼的窗口。
在申遗办安装了全球眼监控系统,对土楼周边及楼内进行实时监控,利用科学手段对土楼进行保护管理。
“两节”期间,6家星级酒店同时奠基动工,将有效扭转南靖旅游接待能力较弱的劣势。
二、群策群力,精益求精,保障申遗迎检质量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我们统筹规划安排宣传内容和时间,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全方位、影响大的对外宣传推介活动。
先后邀请中央、省、市电视台和报社记者到我县采访、拍摄专题片和撰写文章,介绍南靖土楼的专题片有10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德国、日本电视台及香港凤凰电视台也慕名前来拍摄专题节目在国外、海外播出;我们还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南靖土楼探寻》、《南靖土楼石刻集》、《南靖文物大观》等书籍,出版发行《神韵土楼》大型画册和《福建土楼纪念邮册》;为配合土楼申遗工作,面向全国广泛开展主题歌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歌曲316首,并于2006年12月底,经文化部艺术司评选出10首获奖歌曲。
面向全国举办摄影大赛,共征集到来自美国、香港、台湾及省内外600多名作者送来的参赛作品6000多幅,218幅作品入围并参展。
在县内通过开辟电视栏目,举办有关土楼的晚会、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营造“人人爱护土楼,人人关心土楼申报‘世遗’”的浓厚氛围。
申遗成功之后,我们组织了一系列重大的庆祝活动,举办了“首届福建土楼(南靖)文化节暨第二届漳州旅游节”,成功举行了福建土楼绿色生态旅游暨乡村旅游启动仪式、“欢乐中国行·福建土楼·魅力南靖”大型文艺晚会、“福建土楼文化研讨会”,福建土楼文化艺术展(包括福建土楼全国摄影艺术展、福建土楼中外画家作品邀请展、福建土楼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福建土楼书法作品展、福建土楼工艺美术作品展和漳州旅游风光图片展等六大展项,500多幅作品)。
邀请到了罗哲文、骆中钊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1000多名莅临指导。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等近20家新闻媒体30多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两节”盛况。
新华网对“两节”盛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精心组织,确保质量。
2007年7月,我们得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委托加拿大狄丽玲博士作为福建土楼现场评估专家的信息后,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迎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现场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逐事逐项分解细化,责任到人。
同时,成立迎检指挥部,下设八大工作组,将各项工作任务编印成《操作手册》,还编印了现场评估《日程细案》,将专家考察时间、活动内容、注意事项、责任分工等内容作出更为详尽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相扣,万无一失。
8月31日,我们迎来了现场评估专家狄丽玲博士,尽管专家临时改变现场评估方法,由于我们部署得当,准备充分,整个现场评估始终在友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评估要求基本得到满足,专家对南靖土楼现场评估形式、过程和效果都非常满意。
3、动态跟踪,整改巩固。
专家现场评估过后,我县针对专家提出的田螺坑道路绿化和山梅公路河坑隧道口植被恢复问题,选择了本地树种,对山梅公路52公里、书芦公路21公里道路全线进行绿化;同时加强了土楼周边山地、田地的保护力度,防止生态破坏。
利用福建土楼全球眼监控设备,保持对遗产地的实时监控,发现影响土楼景观的现象就督促整改,巩固了土楼环境整治成果,使土楼及周边环境保持自然、亮丽、和谐。
2007年12月底,省文物局转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给国家文物局的函,要求补充回复有关遗产地土楼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我县立即组织人员对问题进行逐条分析,深入遗产地调查取景,提出了回答问题的妥善方案,汇总到省文物局,编制了《福建土楼申遗补充文本》。
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和“申遗”工作需要,我们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修编了《南靖土楼保护规划》,在2008年春节期间加班加点进行修改完善,按时完成了国家、省文物局布置的修编工作。
三、任重道远,继往开来,加强遗产保护管理。
加拿大魁北克城当地时间2008年7月6日下午6点12分至28分,福建土楼接受第3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审议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6处世界遗产。
“世遗”这个“名牌”是个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我们要站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高度,毫不松懈、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土楼遗产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持土楼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抓好土楼日常监测管理。
专家认为监测是对土楼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主要监测土楼结构的稳定性、屋顶渗漏和蛀虫侵蚀。
监测气象、水文、大气、水质污染对土楼的腐蚀和破坏性。
监测周边环境、植被的保护和旅游造成对土楼的压力。
根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要求,申遗成功后每年要开展监测,四年进行一次复评。
所以,土楼监测工作要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首先要健全监测制度。
管理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增加监测量。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全球眼监控系统,做好每日监测、每周巡查及记录等工作。
其次,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开展监测工作。
特别是气象、水文、建设、环保、林业、国土、遗产地管理及旅游部门,配合遗产管理部门开展监测,做好监测成果的总结、归档、管理工作,促使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按照《规划》要求实施保护管理。
严格按照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编制的《南靖土楼保护规划》要求实施保护管理。
在划定的保护区和缓冲区范围内严格实行土楼群落空间和视线通廊的控制规定、新建筑与环境设施建设报批制度。
实施《规划》制定的建设用地与道路交通规划、土楼基础设施和防灾工程规划、确定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旅游发展及遗产的展示利用,保护土楼群落整体风貌,确保土楼文化遗产安全。
3、建立健全土楼保护管理机构队伍。
抓好保护维修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一是县级保护机构中要有专业技术人才,要不断调配、引进力量,配齐这支技术队伍;二是在遗产地建立一支木匠、泥水匠、制瓦工艺传承人队伍。
县财政每月给一定经济补助,将木匠、泥水匠的技术进行传帮带,让传统技术不至失传,让技术人员在土楼保护维修方面发挥作用。
4、发挥土楼居民的自身保护作用。
土楼居民自发对土楼进行维修,是土楼保护的有效途径。
地方政府把旅游门票的收入以一定比例分成给楼民,引导他们积极投入保护土楼的行列,比政府直接投入资金用于维修效果更好。
在土楼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将更积极地推进公众参与,从土楼主体——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在土楼维修、保护,周边环境改善以及保护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的制定、决策时,切实调动居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认真落实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让土楼传统风貌保护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5、实行扶农政策,保持农耕传统。
世界遗产现场评估的专家对我们土楼周边农耕生活传统的保持给予了高度赞誉,但今后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将可能消失。
为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楼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得以传承。
一是出台扶农政策,实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去耕种土地;二是通过基层农业部门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土地种植,如水稻、蔬菜瓜果或经济作物。
通过以上这些有效措施,保护土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