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第六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规章制定工作计划
规章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程序是:(1)国务院部门 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认为需要制定部门规章的,向该部门 报请立项;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 者其下级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向该地方 人民政府报请立项;(2)国务院部门和享有行政立法权的 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制机构对制定规章的立项申请汇总研究, 拟定本部门、本级人民政府规章制定计划;(3)报本部门、 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年度规章制 定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立法的分类
依据行使立法权主体的不同:
中央行政立法:指国 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和 国务院各部、委、中 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的直属机构制定的部 门规章
地方行政立法:指 省、自治区、直辖 市和设区的市、自 治州的人民政府制 定的地方政府规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立法的分类
本章教学难点:行政立法的概念、程序、行 政立法的效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立法的概念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这里所说“行政立法” 的“行政”是指此种立法的主体为行政机关;“行 政立法”的“法”指行政法规和规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立法的生效与失效
(一)生效
1 生效要件 其一,经享有相应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审议通过; 其二,经行政首长签署; 其三,公开发布。 2 生效时间 行政立法的生效时间通常有两种情况:(1)行政立 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生效(通常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 施行);(2)自公布之日. 起生效。
案及其说明。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决定与公布
行政立法草案及其说明形成后,由法制机构主要负 责人提出提请行政立法机关审议的建议。行政法规 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通过; 部门规章由部务会议或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地方 政府规章由地方人民政府的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审 议决定。
行政立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国家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起草
(一)行政法规的起草
《立法法》第67条规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 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 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应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 织起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规章的起草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国务院部门可以确定 由其一个或几个内设机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 其法制机构起草或组织起草;地方政府规章由享有行政立法 权的地方人民政府组织起草,相应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由 其一个或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其法制 机构起草或组织起草。此外,起草规章可以邀请有关专家、 组织参加,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组织起草。
第六章 行政立法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政立法的效力 行政规范性文件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行政立 法的概念和类别;熟悉行政立法的程序;把 握行政立法的效力;认识行政规范性文件与 行政立法的异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立法的分类
依据立法权的来源不同:
职权立法:职权立法 是行政机关直接根据 宪法和组织法的授权, 为执行相应法律、法 规或为行使相应行政 管理职权,而进行的 行政立法。
授权立法:授权立 法则是行政机关根 据国家权力机关的 特别授权,就本应 由国家权力机关制 定法律或地方性法 规的事项而进行的 行政立法。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制立法工作计划
(一)行政法规的立法计划
国务院编制年度行政法规立法计划的程序是:(1)国务 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于每年年初编制国务 院年度立法计划前,向国务院报请立项;(2)国务院法制 机构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 对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汇总研究,突出重点,统筹 兼顾,拟定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3)报国务院审批。国 务院年度立法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征求和听取意见
涉及全体公民权益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立法草案应 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公布,然后通过一定形式征询和 听取各方面公众的建议、意见或异议。
涉及一定地区、一定阶层公民的权益的,立法草案 应在相应地区、相应阶层公众中公布,并组织讨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审查
行政立法经起草部门起草、征求意见,并与有关
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
施行将有碍行政立法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
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效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围
行政立法的效力是指行政立法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拘 束力、执行力以及对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和对人 民法院审判活动的适用力: (1)空间效力; (2)对行政机关的效力; (3)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效力; (4)对公民、法人、其他. 组织的效力.
依据立法权内容的不同:
执行性立法:指行政 立法机关就全国人大 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 定的法律、上位阶行 政立法规定实施办法、 实施细则,明确具体 法律规范的含义和适 用范围所进行的行政 立法。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创制性立法:指行 政立法机关依据法 律或人大、人大常 委会的授权,为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 织创制新的权利义 务规范所进行的行 政立法
部门协商完毕后,即由起草部门或起草单位主要负 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单位共同起草的,由相应负 责人共同签署)送审稿并报送相应行政立法机关审 查。
法制机构对审查不合格的行政立法送审稿,可以
缓办或退回起草部门、起草单位。法制机构应当认
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起草部门、起草单位协商
后,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规、规章的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要求:从行政立法的概念入手,介 绍行政立法的分类、程序、效力以及我国 《立法法》规定的行政立法的监督方式。在 此基础上,向学生进一步阐释通过行政立法 程序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种类以 及其相应的法律效力。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重点:行政立法的概念、分类、程 序、行政立法的生效与失效、对行政立法的 监督、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种类及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