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考核及奖励方案为保证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考核的科学、公正,客观、合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在认真总结以往教师考核经验的基础上,采取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方案如下:一、领导机构:1.考核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校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总务处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2.考核人员由教务处,教研室有关人员,教研组长和年段主任组成。
二、具体分工:办公室负责:教师获奖、会议缺席统计评分。
政教处负责:对年段主任、班主任、生管人员、保卫科人员、团、工、妇、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业绩考核评分。
总务处负责:提供财产使用保管,环境卫生评比结论。
教研组长负责:教研活动、公开课统计评分。
年段主任负责:教绩、指导辅导学生和早读、晚自修工作情况评分。
教务处负责:工作量、教案、作业、课外活动、教研组长工作情况评分。
同时对出勤、教绩、公开课、教研活动、指导学生获奖、评分结果负责审核。
教研室负责:论文、指导教师、继续教育、民主评议等评分。
并负责原件收集及最后统计上墙公布、公示上报。
党总支负责:思想政治表现分优、良、中、差四等级进行考核定级。
考核组组长负责:全面监督审核、确保评分公平、公正、公开,最后送交考核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三、考核办法:1.思想政治表现: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准,参照我校规定的师德要求和教风规范,由党总支组织考核,分优、良、中、差四等级。
2.任职年度考核:采用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考核相结合,总评100分,量化考核分占70分,民主评议分占30分,即:年度考核总分=民主评议考核得分×30%+年度考核量化分×70%。
3.教务、电教、实验、财会、图书、资料和后勤人员,可参照民主评议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考核评分。
4.考核总评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领导小组依据考核总分,按职级高低分站队,按优秀人数比例定出优秀人选,对年度考核总分在59分以下定为不合格,其余定为合格。
四、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评细则(一)出勤:10分①出满勤者(指无旷课、无请假)得10分;②病假:每10节扣1分;③事假:每4天扣1分,超过4天每2天扣1分;④旷课:每节扣1分;⑤学校活动(政治学习,教研活动,校、年段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每缺席1 次扣0.5分。
)说明:无故旷职达一周以上或学校规定的活动有2/3以上不参加者,可视为不称职,病、事假超过30天者当年不得评优、评先。
(二)教学工作:60分1.教学工作量:12分①高中会考科目每周10节(信息技术算高一;政史地、理化生算高二有教到会考班级的老师),非会考科目每周11节为基本工作量,每少一节扣1分(扣分不超过4分),每超一节加0.3分,总分不超过17分。
②高中毕业班高考科目每周8节为基本工作量,8节 12分,9节13分,10节14分;8节以下,每少一节扣1分(扣分不超过4 分);10节以上,每超1节加0.3分,总分不超过17分。
③跨年段任课工作量。
a.毕业班跨其它年段的高考科目,可以挂靠毕业班,工作量=毕业班周节数+非毕业班周节数×0.8。
b.都是非毕业班年段,工作量=两年段周节数之和×1.2。
④行政领导基本教学工作量为:校级每周3节,校助每周4节,主任每周5节,其余中层每周6节。
在非毕业年段,每超1节加0.3分,总分不超过17分。
在毕业班年段,每超1节加1分,超过2节后,每超1节加0.3分,总分不超过17分。
行政人员(学校职能部门中有教师资格的、有签到的一般工作人员)教学工作量与校中层领导相同。
在学校各部门兼职的,学期初经学校行政会研究通过的教师算满工作量。
⑤临时课时(体育运动队训练应在期初制定计划并交教务处,有训练学生名单、时间、地点、值日教师安排,文艺活动按实际排练节数由相关部门与教务处协商核定节数)未领额外补贴,经教务处确认,学年累计每加20节另加1分,最多不得超过毕业班工作量总分。
⑥团委委员、工会委员、生管人员、年段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已各自单列得分,其兼职部分不再计算工作量,各处室兼职人员按绩效考核中认定得相当节数计算工作量。
说明:工作量以教务处在期初制定为准,中间若有增减应经教务处认定及时计,若上、下学期课时不同,学年得分取平均值。
学年结束由教务处核定工作量定出分数。
2.备课、编写教案(7分)给6分,教案不足者总分打折,折率=②每学期统一检查两次,抽查一至二次,缺交一次按一次0分计入学期总评,且学期总评分不得超过4分。
一学期及以上检查、抽查没有教案的取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资格。
③每学年评“十佳”教案一次,评为十佳教案的可得满分7分,整组得7分不得超过30%。
④根据平时检查、抽查情况,由教务处有关人员、教研组长评定学年总评分。
说明:教研组长根据平时抽查和检查及行政抽查评定,年度成绩取两个学期的平均值。
3.批改作业情况(5分)①能按规定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作业的。
有评语,评语书写符合语言文字规范要求。
(得4—5分);能按规定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得2—3分);②每学期统一检查两次,抽查一至二次,缺交一次按一次0分计入学期总评,且学期总评分不得超过3分。
一学期及以上检查、抽查没有批改作业的取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资格。
③根据平时检查、抽查情况,由教务处有关人员、教研组长评定学年总评分计入年度考核总分。
整组得5分不得超过30%。
说明:跨年段、超课时作业批改量可给予适当照顾。
该项目体育教师、音乐教师不考核,按0分计入。
4.授课统考成绩:27分①高中毕业班以完成学校高考管理目标情况和高考成绩(或省质检考试成绩)为依据。
在完成学校高考管理目标前提下,以高考成绩(或省质检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高者得29分、28分、27分三档(实验班29分,加强班28分,平衡班27分);没有完成学校高考管理目标,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高者得25分、24分、23分三档(实验班25分,加强班24分,平衡班23分),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低者平均成绩每差1分扣敎绩1分,最多扣敎绩3分。
同时考虑高二编班时比较的同类班级,学科成绩差别进行奖励或惩罚,若差距与编班时一样则都取该档最高分。
若好的反而在高考或省质检中变差了在前面标准的基础上再扣2分。
任教多个班级的,取最好班级进行核算。
成绩的统计施行四舍五入的原则。
②高一年段信息技术敎绩以会考成绩为依据,要求会考合格率、优良率达标(达标高中标准合格率98%以上、优良率40%以上),再按名次加减敎绩分,第六名得28分,两项当中有一项不达标,则按19分计入;两项都不达标,则按15分计入。
同时参照在漳州市的排名适当加分。
高一年段其余科目按漳州市两次统考成绩为依据,统考成绩在市(漳州一中除外)第六名得28分,每进一名奖1分,后退一名扣1分。
若没有评比名次则按两次统考的平均成绩,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高者得28分、27分、26分三档(实验班28分,加强班27分,平衡班26分),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低者平均成绩每差1分扣敎绩1分,最多扣敎绩5分。
同时考虑高一编班时比较的同类班级,学科成绩差别进行奖励或惩罚,若差距与编班、一样则都取该档最高分。
若好的反而在省质检中变差了在前面标准的基础上再扣2分。
任教多个班级的,取最好班级进行核算。
成绩的统计施行四舍五入的原则。
③高二年段有会考的老师敎绩以会考成绩为依据,要求会考合格率、优良率达标(达标高中标准合格率98%以上、优良率40%以上),再按名次加减敎绩分,第六名得28分,两项当中有一项不达标,则按19分计入;两项都不达标,则按15分计入。
同时参照在漳州市的排名适当加分。
若会考无评比则与无会考科目老师(同学科有会考的老师以会考成绩为准,无会考的老师以年段两次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准)以年段两次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成绩为依据,按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高者得28分、27分、26分三档(实验班28分,加强班27分,平衡班26分),同类班级中同学科平均成绩低者平均成绩每差1分扣敎绩1分,最多扣敎绩5分。
同时考虑高二编班时比较的同类班级,学科成绩差别进行奖励或惩罚,若差距与编班时一样则都取该档最高分。
若好的反而在省质检中变差了在前面标准的基础上再扣2分。
任教多个班级的,取最好班级进行核算。
成绩的统计施行四舍五入的原则。
④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教绩分为25分、23分、21分三档。
由教务处、教研室、体育组、校长室进行考评定级。
训练学生在县、市等各级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经核准可加1-3分。
但只取最高级别,不累加。
说明:以上考评每学年统计一次,由分管领导召集教务处等有关人员进行总评。
5.公开课教学:(3分)①参加省、市级举办公开课(包括课堂比武、说课比武)市三等奖以上得4 分,省级三等奖以上得5分。
②县级二等奖以上者得3分,三等奖及以下得2分。
③校级获奖得2分,没获奖得1分。
④参加教研组举行的公开课教学,得1分。
⑤没举行公开课的得0分。
检查性质的课(县、市检查听课)和校际交流课得1分、市学科会议示范性公开课得2分。
说明:①获奖教师应提供复印件送交教研组长,由教务处会同教研室每学期统计一次,学年由教务处、教研室总评。
②每学期教研组长应把本组的公开课情况报给教务处备案。
6.指导培养学生获奖情况:(4分)学生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的得4分。
学生获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的得3分。
学生获县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的得2分。
学生获县三等奖及校级得奖得1分。
说明:①指导教师应提供复印件送交年段主任签名后报送教务处。
②主办单位必须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专业主管部门以及各级专业学会面向中学生主办的专业竞赛或学科竞赛,(非现场竞赛项目,最高获奖按市级奖计算)。
③若以市为赛区,最高等级三等奖以上相当市级一等奖;次等级三等奖以上相当县级一等奖、再次等级三等奖以上相当县级三等奖。
④教务处根据第①点复印件和竞赛文件内容,给予确认。
7.辅导差生同统考成绩挂勾(2分)具体做法是:说明:差生名单以年段期初上报政教处名单为依据。
(三)班主任工作和党政及其他工作:(7分)①年段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
年段主任、班主任由政教处组织考核,教研组长由教务处、教研室组织考核。
考核成绩一等得7分,二等得6分,较差得3—4分。
②行政领导由学校校长组织考核,一等得7分,二等得6分,三等得4 分。
③工、妇等各组织委员,备课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可得3—5分,无开展工作的不给分。
④生管组、保卫科成员、团委委员由政教处组织考核,一等得7分,二等得 6分,工作不负责任得1分或不得分。
注:班主任所担任的班级荣获省级、市级、县级、校级先进班集体,在政教处原有打分的分数基础上另外分别给予2、1.5、1、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