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6《青山不老》教学预案
上课班级:六(6)班 备课人:陈红萍 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 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 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叶繁枝茂、错落 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展示了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 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2-
3、交流汇报,领悟精神: (一)感悟“奇迹” 交流句子:
句子一: A、感悟这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 B、感情朗读。
句子二: A、交流画出的句子。 B、感悟句子所描绘的美景。 C、朗读句子。
(二)品味“艰辛” : 大环境: 1、交流。 2、感悟晋西北气候十分恶劣。 3、交流搜集的资料。 4、朗读句子。
自主学习课文,完成问题生成单。
钻研教材, 分析学情, 制定问题生成单, 设计教学案, 制作课件。
二、互动交流、探究 一、看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片。 2、齐读课题
1、出示 PPT:我国山西省的西北部被称为“晋西北” ,这里 有这样一片土地,请同学们仔细看,然后告诉我:你看到 了什么? 2、看图片。 (土地干裂、到处是黄沙,光秃秃的山坡) 3、小结:这是一片穷山恶水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 但是,有一位81 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 了奇迹。 (板书:奇迹)想认识他吗?那我们一起走进 16 课《青 山不老》 ,感受他所创作的奇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 目标
1.读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无 私奉献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教 学 重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难点 难点:理解关键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 准备
学生: 独立自学, 填写问题生成单。 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老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学习活动 一、独 立 自 学 教师教学活动
小环境 感悟老人付出的艰辛。
3、从这些看出这里气候怎样?(板书:气候恶劣) 4、引导朗读 师:15 年啊,在这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生读“绿化了 8 条沟, 造了 7 条防风林带, 3 700 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 师:15 年啊,在这干旱、霜冻、沙尘暴盘踞之地)—— 师:15 年啊,在这样险恶环境下)—— 小环境 1、 在老人所生活的小环境里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板书: 小环境) 2、交流: (板书:生活艰辛) 3、师引: 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 老人没有离开, 依然选择了种树! ; (课件出示) 面对老伴的过世,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种树! ! 面对女儿的劝说,老人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种树! ! ! 。 过渡: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 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当告别老人的时 候,我不由得想到了。 (三)领悟精神,升华情感: 1、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 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②、老人能和山水共存,能与日月同辉吗?请大家想一 想:到底是老人的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板 书:无私奉献 造福人类) ③、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 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 绿化家园、 保 护环境无私奉献的精神, 造福人类的精神, 这一切将与山川共 存、与日月同辉。 2、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指 名读,齐读。 )
二、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质疑。
二、 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
三、品读重点句子,领悟精神: 1、弄清学习要求。 2、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3、质疑。 三、理解内容,领悟精神: 1、出示自学提示: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用“——”划出。 读一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 “ ( ) ” 标出。 读一读标出的句子, 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自学课文: 3、交流汇报:
(一)感悟“奇迹” ⑴15 年啊, 绿化了 8 条沟, 造了 7 条防风林带, 3 700 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②、 “一亩”有多少大?(667 平方米)我们的学校有多少 亩?大约有几个近小大? ③、你能读出这个奇迹的了不起吗?(指名、齐读) 过渡:正是由于老人的付出,才使我们看到这样的奇迹: (2) 杨树、 柳树如臂如股, 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 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 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 层层的梯。 ①、齐读,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树勇敢、树抓住了泥 土) ②、小结:是的,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 牢牢抓住了疏松的黄土,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③、谁能读出树的勇敢?(指名、男生) 过渡: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 (3)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 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全是树、茂盛) ②.、 你能用声音来展现这美丽的画面吗? (指名读、 评议读、 齐读) ③、欣赏图片 过渡: 一个 81 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 地变成绿洲,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老人是在怎样的情 况下创造奇迹的?。 (二)品味“艰辛” : 大环境 1、生谈,出示(大风、干旱、霜冻、沙尘暴) 2、更让人可恨的是大风,县志里记载: :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 马使倒行,或 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 ①、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②、想象大风来时,还会发生哪些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