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变采集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公变采集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附件2:
公变采集终端到货验收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变采集终端到货验收试验。

2依据
2.1 《福建省公变采集终端技术条件(试行)》(以下简称《条件》);
2.2 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2.3 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2.4 Q/GDW 375.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2.5 Q/GDW 376.1-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3 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各项试验均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8kPa。

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4 安全工作要求
4.1 终端检测装置应可靠接地。

4.2 电压回路严禁短路,电流回路严禁开路。

4.3 拆、装终端必须在装置电压、电流输出为零后进行。

5 检测项目、设备和建议检测顺序(见表1)
表1 试验项目及设备
6 工作程序
6.1 外观检查及通电检查
目测终端外观应无破损,出厂铅封、铭牌信息、接线图和端子标志应完整。

通电检查应无异常。

6.2 交流模拟量采集
6.2.1 交流电压电流基本误差试验
a)将被试终端的电压、电流输入回路与装置连接好,加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预热5~10min;
b)测量电压误差时,各相电流为零,频率为50Hz,谐波分
量为0,逐相施加Un 的60%、80%、100%及120%,同时读出装置标准电压值及终端记录的电压值分别记为U 0、U i ;
c) 测量电流误差时,各相电压为额定电压,频率为50Hz ,谐波分量为0,各相电流施加In (In 为5A )的0%、5%、20%、40%、60%、80%、100%、120%,同时读出装置标准电流值及终端记录的电流值分别记为I 0、I i ;
d) 按下式计算基本误差Eu 和Ei ;
100%Uo kUi Eu F -=
⨯ (1) 100%Io kIi Ei F -=⨯ (2)
式中:k 为倍率,F 为输出基准值(即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

e)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符合表2规定的误差限值要求。

表2 测量误差等级及误差极限
6.2.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基本误差试验
a) 保持输入电压为Un ,频率为50Hz ,谐波分量为0,功率因数cos φ(sin φ)值分别为1、0.5L 、0.5C 、改变输入电流
(Ia= Ib= Ic )分别为In 的100%、80%、60%、40%、20%、5%;
b) 记录各测量点装置的读数P 0、Q 0和终端记录的P i 、Q i ; c) 按下式计算基本误差Ep 和Eq ;
100%Po kPi Ep F -=
⨯ (3) 100%Qo kQi Eq F -=⨯ (4)
式中:k 为倍率,F 为输出基准值(即额定功率值,In 按5A 计算)。

f)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符合表4规定的误差限值要求。

6.2.3功率因数基本误差试验
a) 电压、电流分别为Un 、In ,频率为50Hz ,谐波分量为0,改变相位角ϕ分别为0︒、±30︒、±45︒、±60︒、±90︒;
b) 记录各测量点装置读出的功率因数PFi 和终端记录的PFx ;
c) 按下式求出基本误差Ecos ϕ:
E cos ϕ=
F PFi PFx -⨯100%
(5)
式中:F=1。

d) 各测量点误差均应符合表2规定的误差限值要求。

6.4启动、潜动
6.4.1启动试验
6.4.1.1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和功率因数为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0.002Ib(三相终端带平衡负载,单相变终端两元件分别进行试验),在规定时限内终端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并连续计量。

终端实际启动时间不应超过启动规定时限(按公式6计算)要求。

(min)(6)式中 C ——常数,(imp/kWh);
U n ——参比电压,(V);
I Q ——启动电流,(A);
m ——系数,对单相变终端,两元件分别进行试验,
m=1;
对三相四线终端,m=3。

6.4.1.2如果终端用于测量双向电能,则将电流线路反接,重复上述试验。

6.4.2潜动试验
电流回路无电流,各相电压回路加100%Un时,在启动电流下产生1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按公式7计算),终端输出应不多于1个脉冲。

(min)(7)
式中 C ——常数[imp/kW·h];
U n ——参比电压,(V);
I Q ——启动电流,(A);
m ——系数,对单相变终端,m=2;对三相四线终端,m=3。

6.5电能测量基本误差试验
6.5.1达到通电预热时间后(预热时间按生产厂家技术要求),按照表3规定的负载点进行误差检定。

有特殊需要时,可以增加与表3不同的负载点。

表3 有、无功电能测量误差试验负载点
6.5.2在每一负载下,至少做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如算得的相对误差等于该表基本误差限的80%~120%,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次和前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5.3终端其百分数误差不应超过表4规定的误差限的60%要求。

表4 电能测量基本误差限
6.6确定有功电能测量标准偏差估计值
在参比电压U n、参比频率f n和I b电流下,对功率因数为1和0.5(L)两个负载点分别做不少于5次的相对误差测量。

所得出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应不超过0.2%。

如果终端用于测量双向电能,正反双向电能误差及标准偏差估计值都应测量。

6.7校核计度器示数(标准表法)
将各被检终端与标准表的同相电流线路串联,电压线路并联,上电后读取各被检表的初始底度,加额定最大负载运行一段时间。

标准表与被检终端应同步启停,运行的时间应保证被检终端计度器末位一个字代表的电能值(0.01kWh)与所记录的W′之比(%)不大于被检终端等级值的1/10,试验中终端最小走字电量值为10 kWh。

停止运行后,读取此时各被检终端的底度。

按公式(8)计算每个被检终端的误差γ(%),要求γ(%)不超过基本误差限。

(%)(8)
式中:W′——每台被检终端停止运行与运行前示值之差(kWh);
W ——标准电能表显示的电能值(kW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