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ppt课件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ppt课件
▪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当中,变量间的关系很少是直接的, 更常见的是间接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变量通过影响M变 量来影响Y变量,则M为中介变量。
▪ 通常将变量经过中心化转化后,得方程1 :Y=cX+e1 ;方程2 : M=aX+e2;方程3 :Y= c′X+bM+e3。其中 ,c是X对Y的总效应,a、b是经过中介变量M的中介 效应,c′是直接效应。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效应 之间有c=c′+ab,中介效应的大小用c-c′=ab来衡量。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2.中介效应检验过程
▪ 中介效应是间接效应,无论变量是否涉及潜变量,都可以用结构方 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
▪ 步骤为:第一步检验系统c,如果c不显著,Y与X相关不显著,停止 中介效应分析,如果显著进行第二步;
▪ 第二步依次检验a,b,如果都显著,那么检验c′,c′显著,为部分 中间效应模型,c′不显著,为完全中介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1.中介效应的概述
▪ 中介效应是指变量间的影响关系(X→Y)不是直接的因 果链关系,而是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M)的间接影 响产生的,此时我们称M为中介变量,而X通过M对Y产 生的的间接影响称为中介效应。
▪ 中介效应是间接效应的一种,模型中在只有一个中介变 量的情况下,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当中介变量不止 一个的情况下,中介效应不等于间接效应,此时间接效 应可以是部分中介效应和(或)所有中介效应的总和。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2.调节效应检验过程
▪ 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为四种情况讨论。
▪ 1)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也是类别变量时,做两因素交 互效应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交互效应即调节效应;
▪ 2)自变量使用哑变量,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将因变量、自变 量+ e和2的调层节次变回量归中分心析化:,①做做Y Y=对aXX和+ bMM的+回e归1 ;,得Y 决= a定X系+数bMR1+2;cX②M 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 著。或者,作XM的回归系数检验,若c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 如果a,b至少 有一个不显著,做Sobel检验,检验的统计量是Z = ^a^b / Sab ,显著则中介效应显著,不显著则中介效应不显著。
▪ Sobel检验免费的在线计算器在“”,只要把这a、b、SEa、SEb四 个数输入,就可以直接得到Z值及其单侧与双侧概率。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例30.1:研究工作认同感与工作绩效之间心理因 素(焦虑)的意义,见例30.1.sav。原始数据包 括:领导不认同、同事不认同、客户不认同、 心跳、紧张、坐立不安、效率低和效率下降8个 变量。
应显著,c值等于0.678, P=0.000,可以进行 方程M=aX+ e2 和 Y= c′X+bM+e3 的显著性检验 。
▪ (4)中介效应分析第二步检验,即检验方程 M=aX+e2中的a是否显著,检验结果如图30-9、 图30-10所示。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1.调节效应的概述 ▪ 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Y = f(X, M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分析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遇到分析待研究的自 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第三者变量在其中所扮演 的角色和意义。
▪ 如果第三者变量是协变量,我们可以通过协变 量的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加以控制;
▪ 如果第三者变量经过排查不是协变量,可能是 因果之间的间接变量和(或)调节变量,对这 类的问题的研究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是可 行的解决之道。
▪ 新变量的均值如图30-3所示。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2)将新变量X、M、Y中心化,即个体值与其 均数之差处理,得中心化后的新变量X“不被认 同(中心化)”、M“焦虑(中心化)”、Y“ 工作绩效(中心化)”,如图30-4所示。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3)中介效应分析第一步检验,即检验方程 Y=cX+e1中的c是否显著,检验结果如图30-7、 图30-8所示。
中▪ 操介作效步应骤与:调节效应分析
▪ (1)根据分析目的,合并原始变量产生三个新变 量“工作不被认同”、“焦虑”和“工作绩效” 如图30-2所示,各个新变量值等于原始变量的均 值。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自变量(X)为“工作不被认同”包含三个观测指 标:即领导不认同、同事不认可、客户不认可;中 介变量(M)“焦虑”包含三个观测指标即心跳、 紧张、坐立不安;因变量(Y)“工作绩效”包含 两个观测指标即效率低和效率下降。
中▪ S介PS效S应实与现调过程节如效下应:分析
▪ 1)单击“分析”|“回归”|“线性”命令,弹 出图30-5所示的“线性回归”对话框。
▪ 2)将变量“工作绩效(中性化)”放入“因变 量(D)”框;将变量“不被认同(中性化)” 放入“自变量(I)”框。方法(M)选“进入 ”。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3)单击“统计量”按钮,弹出图30-6所示的“ 线性回归:统计量”对话框,选择左侧的“估 计(E)”复选框,选择右侧“模型拟合度(M )”和“R方变化(S)”复选框。其它采用系 统默认,单击“继续”按钮返回主对话框。
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 4)单击“确定”按钮,输出结果。 ▪ 由图30-7、图30-8可知,方程Y=cX+e1的回归效
)+ e ,则称M为调节变量。即Y与X的关系受到第三个 变量M的影响。 ▪ 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种族、学校类型等) ,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 ),它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和强弱。 ▪ 调节变量一般不受自变量和因变量影响,但是可以影响 自变量和因变量,调节变量一般不能作为中介变量。 ▪ 通;归常方系将程数变2a:+量Yc中M=心来aX化刻+转画b化M,后它+,c是X得MM方的+程e线21性:。函YY与数= Xa,X的c+衡关b量系M了由+调e回1 节效应的大小,如果c显著,表明变量M的调节效应有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