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一、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叫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又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个体或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e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运用SWOT分析法对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就业情况的分析如下:(一)优势(strength)
1、在人才招聘和选拔中的优势。

如可以运用心理学中人才测评技术及相关工具(量表、心理测验等)从事人事工作,做到职员与岗位的匹配(岗位胜任),以达到“最合适的人”从事“最合适的工作”取得“最佳的结果”这一理想目标。

2、在培训开发方面的优势。

如在培训中可以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与发展与愿望,并予以针对性满足,从而更好的发挥人的潜能。

3、在员工激励方面的优势。

能较好地运用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如需求理论、动机理论、奖惩理论过程激励理论等为为员工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和考核手段,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4、在员工心态、情绪管理方面的优势。

可以有效帮助员工管理企业压力等,如EAP———“员工心理援助系统”运用。

5、在人际沟通方面的优势。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学习,如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效沟通的技巧等,可以在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二)劣势(weakeness)
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不充分。

相关理论知识及行业知识的缺乏使得在工作中难以迅速有效地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

2、目前企业中运用到心理学的知识相对较少,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泛而不精,且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

3、学校培养方向与企业要求不相匹配,上手慢。

当前各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师范教育类为主。

4、对企业构架及岗位的了解不足。

对市场了解、掌控不足。

(三)机会(opportunity)
1、国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的地位逐步上升。

2、目前具备心理学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双料人才相对较少,企业需要具备这两种专业技能的人才。

3、现在社会、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及心理问题。

4、企业员工心理波动大,心理学专业人才可解决员工的部分心理问题。

(四)威胁(threat)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学习此专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激烈。

2、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较低,且不规范,导致行业鱼龙混杂。

3、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的是丰富的实战工作经验,而非仅仅是理论知识。

4、我国的心理学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更是还没未被大众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所接受。

5、社会普遍对心理学专业存在误解,不相信心理学的科学性。

四、学习课程
、必修课(10门,共30学分):
(1) 组织行为学(2) 社会心理学
(3) 决策管理(4) 普通心理学
(5) 人事测量(6) 心理学研究方法
(7) 领导行为学(8) 战略人力资源
(9) 绩效管理(10) 薪酬管理
2、选修课(非考试课程,选择性安排4门):
(1) 科学统计(2) 招聘管理
(3) 团队管理(4) 优势管理
(5) 职业生涯管理(6) 组织文化管理
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六大模块的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还有定性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学会培训课程的设计,工作说明书的制作,招聘计划表的制作,薪酬的设计,学会绩效考核,有关法律知识等等
3、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基础、公文写作、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评估、劳动法学、市场营销学、办公自动化、工商企业人力资源部见习、毕业实习、商务操作实习、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状况调查分析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