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1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0.0075
表8-3
活塞直径 连杆小头孔
配合性质
组别 标志颜色 ( mm)
直径( mm)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mm) (mm)
1

25 25 0.0025 0.0050
0.0025 0
2
绿
25 0.0050 0.0075
25 0 0.0025
0.0075
0.0025
3

25 25 0.0075 0.0100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绘制装配工艺系统图。 成批生产时还编制部装、总装工艺卡。 在大批量生产中,编制装配工艺卡及装配工序卡。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2. 820.12. 8Tuesd ay , December 08,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 5:31:42 05:31:4 205:31 12/8/20 20 5:31:42 AM
当修配环为减环时,随着修刮使封闭
A0
环实际尺寸变大,应使 A0 ′ max ≤A0max
A1
A2
4.调整法
原理与修配法基本相同,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 按经济精度加工,造成封闭环过大的累积误差通 过调节调整件的尺寸或位置,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可达较高的精度,效率比修整法高。 分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三种。
适当放大零件公差来达到装配精度。

计算方法:概率法

优点:放大了零件制造公差,零件加工容

易,成本低。

缺点:有极小部分产品达不到装配精度(正

常情况0.27%)。
• 只有大批量生产时,加工误差才符合概率规律。故
这种装配法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环 数较多(大于4)的情况。
2.选配法
用于成批大量生产时组成环不多装配精度很高情况下。 实质是将各组成环公差放大按经济精度加工,然后选择 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 (1)直接选配法
(2)分组选配法(分组互换法)
(3)复合选配法(组内选配法) 先将零件测量分组,然后在组内再直接选配。配合件 组内公差可不等,装配精度可达很高。
• (1)直接选配法
• 由装配工人在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凭 经验挑选合适的零件装配在一起保证装 配精度。
• 优点:简单
• 缺点:①选配时间长;

②不宜在有节拍的生产中用。
1.互换法
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产品装配精度。
(1)完全互换法
条件:各有关零件的公差之和小于或于装配允许公差。
m 1
TOL Ti T0 i 1
式中 TOL ——封闭环极值公差 T0′——装配允许公差
• 优点:①装配过程简单,装配生产率高

②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③便于组织流水线及自动化装配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805:31:4205 :31Dec -208-D ec-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5:31:4205:3 1:4205:31Tues day , December 08,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 820.12. 805:31:4205:3 1:42De cember 8, 2020
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选择修配对象,应选便于装拆、修配与测量的,
不需热处理、非公共环做修配环。 (2)修配件余量要经过计算 (3)尽量利用机械加工代替手工修配
例:车床装配前后轴线等高, A0=0+00.06, A1=202,A2= 46,
A3=156,试确定修配环及尺寸公差。
A0
A1
A23
解③④:AA修按确12AA②、3①配经T定=023选按a′4环A济mvm修6Ai2择in完n+=3精A配用=≥T修全2A1度A03环镗5/为10配(互m6定mm偏模ai增=环nx换-组=1差加2环2)法成0=0工2,02求环..,00刮组65公A/修T3成2差=13AmA=0环及i.2T2n033平2-→2mA3a1=A均x偏A1=0m0公公.差减A1ax,差2差=小30m小Ain+1不=T2经2032=济±2用020修..1055配法

连杆小头孔直径公差亦放大四倍,

25
0.0025 0.0075
mm
,
再分为四组相应进行装配, 就可以保证配合精度和性质,
如下表:
1
1—活塞 2—连杆 3—活塞销 4—挡圈
2
3 -0.0025
4 -0.0050 -0.0075 -0.0100
1 2 3
-0.0125 4
+0.0025
1 2 3
4
0 -0.0025 -0.005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8日上 午5时3 1分20. 12.820. 12.8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 0年12 月8日星 期二上 午5时3 1分42 秒05:31:4220.1 2.8
(1)可动调整法
特点:零件精度不高可达较高装配精度,调整方便,应用
很广。需增加一套调整装置,适于小批生产中。
(2)固定调整装配法
A4 Ak A0
A3
A2
A4Ak A0
A3
A2
A1
A1 返回本章目录
固定调整装配法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 产品,调整环可采用多件拼合的方式。
(3)误差抵消调整法
组合成的装配单元。 ④部件 —由一个基准零件和若干个零件、合
件和组件而组合成的装配单元。 ⑤机器 —产品
2)装配顺序的确定 ①选择基准件 — 零件或低一级的装配单元; ②安排顺序规律 — 先下后上、先难后易、先 重大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
3)装配工艺规程文件的编写 文件内容:①装配图; ②装配工艺流程图; ③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④装配工艺说明书。
3.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绘制装配工艺 系统图
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部件等能进行独立装配的 装配单元,选定装配基准件 ,便于组织生产。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之后即可安排装配顺 序,并以装配工艺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安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 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
1)研究产品分解成“装配单元”的方案。 装配单元分五级: ①零件 —机器的最基本单元。 ②合件 —比零件大一级的装配单元。 ③组件 —由一个或几个合件有与若干个零件
➢ 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基础,但装配 精度并不完全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 装配精度的保证应从产品结构、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 方法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 装配方法不同,解算尺寸链的方法及结果也不同。
➢ 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偏差,根据装配精度要求和装配 方法通过解算装配尺寸链来确定。
二、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工艺方法
1.确定封闭环,通常是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
2产.确品定的各装组配成精环度,与对零装部配件精制度造有精直度接直影接响相的关零,件而尺零寸部或件 精位度置等关级系及;偏差是通过解算装配尺寸链来确定。
3.按层次分别建立部件和产品装配尺寸链;封闭环一次性 4装.影配响尺小寸的链组:成各环有忽关略零,件遵装守配组尺成寸环所最组少成原的则尺即寸一链件一环
适于大批量生产中组成环少而装配精度特别高的情况
例:如图所示,连杆小头孔的直径为
250.0025 0
mm

活塞销的直径为
25
0.0025 0.0050
mm
,
其配合间隙要求为
0.0025mm~0.0075mm , 因此,生产上采用分组装
配法,将活塞销直径公差放大四倍为
25
0.0025 0.0125
mm
(2)连接 连接方式 (4)调整 具体调节 (6)平衡 动静平衡
涂漆、包装等
第二节 装配结构的工艺性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产品应能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2)装配中的修配工作和机加工工作量应尽可能少。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与拆卸。
(2)装配中的配工作和机加工工作量应尽可能少
互换法
统计互换法 大批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环数较多的情况 直接选配法 成批大量生产精度要求很高环数少的情况
选配法 分组选配法 大批量生产精度要求特别高环数少的情况
复合选配法 大批量生产精度要求特别高环数少的情况
修配法
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环数较多的情 况,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生产率低
可动调整法 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环数较多的情况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与拆卸
第三节 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精度:是指产品装配后实际达到的精度。
为保证产品可靠性和精度稳定性,装配精度稍高于标准 通用产品有国标、部标,无标准根据用户使用要求
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
零件间的距离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 接触精度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返回本章目录
基准件
零 件
零件
检验②

检验①
部件


钻孔攻丝 零件


合件





图4-83 装配工艺流程示意图
名称
代号 件数
4. 划分装配工序,进行工序设计
主要任务是: ① 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 ② 确定各工序所需设备及工具; ③ 制订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 ④ 制订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⑤ 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装配节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