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实验一植物切片的制作课件
关于实验一植物切片的制作课件
平周分裂 内
根次生结构小结:
次生保护组织 (周皮) 根次生结构
次生维管组织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次生韧皮部
次生木质部
维管射线
韧皮射线 木射线
形成层
韧皮射线
根
次 生
次生韧皮部
维
管 次生木质部
组
织 木射线
初生木质部
棉次生根的永久装片
棉次生根横切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
皮层
初生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初生木质部
关于实验一植物切 片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 2.初步掌握生物绘图法。 3.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次生)和双子
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基本特点。
二、实验器具
显微镜、刀片、小培养皿、镊子、毛笔、 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三、实验材料
单、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根和次生根(新鲜材料、 永久装片)
表皮
皮层
双 子
叶
植
物
初生韧皮部
茎 初
束中形成层 维管束
生 结
初生木质部
构
髓射线
维 管
柱
髓
(三)临时装片制作方法:
①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滴清水、取材 ③用镊子盖上盖玻片:没有气泡、多余水迹
木栓层
维管形 成层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
维管形成层片段
无限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间保留一层分生 组织(束中形成层),其周期性 活动结果可产生新的维管组织。
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束中 形成层,不能产生新的维管 组织。
韧皮纤维
无
韧皮部
限
维 管
束:
茎的初生木质部由内向外渐次 发育成熟。即原生木质部在内方, 后生木质部在外方。
3.选片
挑选出薄而完整的切片(薄的切片一般沉在水底), 制作临时水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切片的方向
2)径向切面:是通过中心 而切的纵切面
1)横切面:是垂直于茎或 根的长轴而切的切面
3)切向切面:是垂直于半径而 切的纵切面
香樟幼茎横切面
(二)生物绘图法
1.仔细观察; 2.正确构图; 3.用HB铅笔正确勾画轮廓图,然后用2H铅笔正确描
连续切下数片后,用镊子将切片从刀片上轻轻移入盛水 的培养皿中。切到一定数量后,进行选片。
在切片过程中要注意刀片与材料始终要带水。这样一则 增加刀的润滑;二则可以保持材料湿润,不至因失水而使细 胞变形及产生气泡。
徒手切片步骤
1.在培养皿中盛上蒸馏水(或清水)。
2.切片
①如果所切的材料大小、硬度适中,像一般草本植物的根、 茎、叶柄等,可直接用手拿着材料切。 ②如果材料太小,太软或太薄,象叶片、小根之类,就要 用支持物夹着材料去切。萝卜、胡萝卜的根,马铃薯的块 茎等均可用作支持物。切片时,先把支持物切成小块或小 段,并从中间劈开一小段,再把材料切成适当的长度或大 小,夹入支持物内进行切片。
双子叶植物茎的一个维管束
韧皮纤维
筛管 伴胞 束中形成层 后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
➢
维 管 形 成 层 的 组 成
维 管 束
维
髓射线
管
柱
髓
表皮
皮层 维管 束
髓
髓射线
表皮
厚角组织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髓
髓射线
束中形成层
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 状结构。
维管束类型:
外韧维管束 双韧维管束 周韧维管束 周木维管束
维管束类型(根据束中形成层的有无): 无限维管束
有限维管束
束中形成层:原形成层分化成维管束过程遗留下来 的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画;
4.线条要均匀平滑;用圆点衬阴表示明暗和颜色的 深浅;点要圆而整齐,大小均匀,根据需要灵活掌 握疏密变化;
5.细胞图和轮廓图; 6.最后将画好的图与实物对照,检查确认无遗漏或
错误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图题。(用平行线引 出,最好在图右侧排列整齐)
细胞壁
细胞核 液泡
洋葱鳞叶表皮内细胞示意图(10×40)
初生木质部脊正对的中柱鞘细胞
维管形成层片段
平周分裂 外 次生韧皮部
维管形成层环(波浪状→圆环)
垂周分裂 维管形成层环
平周分裂 内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 维管形成层片段
初生木质部脊正对的中柱鞘细胞 维管形成层片段
次生韧皮部 维管形成层环 次生木质部
平周分裂 外
垂周分裂 维管形成层环(波浪状→圆环)
双子叶植物的初生茎。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最简便的 一种切片方法。其优点是工具简单,方法简单易 学,即切即可观察;可看到自然状态下的形态与 颜色。
徒手切片姿势
徒手切片的过程
切片时,如切草本植物的幼茎,先将材料切成长约3cm 小段。用左手三个指头夹住材料,并使其高于其手指之上, 拿正。右手持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之上,刀口向内,且 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右手用臂力(不要用腕力),自左前方 向右后方拉刀滑行切片,即切又拉,充分利用刀锋,把材料 切成正而平的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