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辽宁省教学成果申报材料:总结报告以“四双模式”双师队伍建设为突破深化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2008年12月15日以“四双模式”双师队伍建设为突破深化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国家示范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抓住“人”的根本因素,为突破教师队伍结构、能力和水平这个制约示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定战略、定标准、定制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从而全面带动自动化专业各项教学改革工作。

本专业现已和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合作关系,聘请了15名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管理专家到学院兼职,专业所属系部和教研室都有企业兼职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结合示范建设,本专业实行了“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制度;本专业现已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3门;本专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97%以上。

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沈阳特变电集团等企业密切合作、深度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四双”模式(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校企双方提供双向保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的同时,全面带动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

一、双带头人因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我们的专业不仅是学校的,也是企业的,我们所进行的专业建设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由企业人员始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此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坚持做到专业必须有校企双专业带头人,本专业的两个专业带头人一个是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电气工程系主任高宇副教授,一个是在辽沈地区电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技术管理专家,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制造厂厂长苏晓东。

我们安排校企双带头人决不仅仅是形式,找企业人员凑数,而是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和专业带头人的优势,来补充学院单一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上的不足。

如学院专业带头人高宇在控制技术方面多次发表论文,并主持和参与了沈阳地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项目,并与企业技术人员合取得多项专利,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因此他负责控制技术方向。

企业专业带头人苏晓东多年从事电器产品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在《机器人》杂志上发表过《柔性自动化连杆式机器人设计》等4篇论文,并且是《3自由度浇注机器人》专利的发明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因此他负责电器产品制造方向。

两个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工作分工是:苏晓东主要负责分析工作过程,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提出专业培养目标,项目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指导课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高宇主要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

这两个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上互相补充,共同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建设。

二、双骨干教师针对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的总体工艺流程,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和典型工作环节进行分析分解,确定专业培养的4个岗位核心能力,即元器件识别、焊接及装配能力,识图、配线和系统的测试能力,典型生产线设备维护及故障诊断排除能力,典型控制系统的开发和技术升级能力。

针对4个岗位核心能力,电气自动化专业确定重点建设《PLC技术及应用》、《电器产品制造与检测》、《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4门核心课程。

围绕核心课程建设配置由校企人员组成的四对双骨干教师。

具体配置情况如下:围绕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教学软件开发、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内容,校企人员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和分工。

校企双方骨干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核心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标准企业骨干教师:A根据工作过程提出能力要求;B实训单元学生训练要点;C能力考核方式及标准学院骨干教师:A根据能力要求提出学生必备的知识要求;B理论知识单元学生学习要点;C能力考核方式及标准2.教材开发企业骨干教师:A实训部分设计;B项目案例;C项目训练学院骨干教师:A教材结构设计;B理论部分设计3.教学软件企业骨干教师:训练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学院骨干教师:教学功能的设计与开发4.方法手段改革企业骨干教师:考核方式,训练模式,项目教学案例学院骨干教师:教学设计(重点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考核方式5.教学网络平台企业骨干教师:提供真实工作情境操作,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典型设备与元件,典型工艺,典型生产线,岗位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等相关资料。

学院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平台设计,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教学资源材料,学生训练资源材料,设计网上指导、师生互动及网络考核与评价系统。

三、双向兼职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团队10名专任教师都在合作企业中有实质性的兼职,企业也相应的派出人员到学校兼职,双方人员都做到有职、有责、有任务。

1.有职即校企双方兼职人员在对方均有实质性兼职。

如专业带头人高宇兼任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兼职副厂长;企业专业带头人苏晓东在学院电气工程系任兼职教学副主任。

兼职具体情况见下表:不仅仅是挂名,我们和合作企业达成的共识是校企双方的兼职人员必须在对方有实质性的工作职责,如学院专业带头人高宇兼任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副厂长,负责工艺设计和审批,每周必须到企业工作两天(含周日一天),参加一次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履行工艺设计审批职责。

企业专业带头人兼任学院电气工程系教学主任,负责实践教学,每周至少要到学院工作一天,参加一次系主任工作例会,主持或参加一次教学例会,履行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及项目审批,学生实践教学项目考核成绩审批等相应职责。

兼职教师工作职责情况如下表:设和合作企业发展要求,承担一项或多项专业建设和应用项目研发任务。

如团队专业带头人高宇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担任兼职技术厂长,负责技术工艺工作,并承担立体仓库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发任务;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苏晓东在学院任电气工程系兼职教学主任,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并承担“4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任务。

学院骨干教师曹江,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兼任电装车间工程师,08年主要承担该公司“自动焊接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现在其设计成果已经运用于华晨汽车焊接生产线;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工程师陆立智兼职电气工程系教师,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承担课程建设工作,08年主要负责《PLC技术及应用》省级精品课建设工作。

兼职教师工作任务分工如下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不仅仅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个团队的做法,而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学院所有教学团队特别是重点建设专业都正在做或开始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示范建设措施。

一是定规划。

所有系部都必须由企业有影响的人士担任兼职教学主任;所有重点建设专业教研室必须聘请企业名家和行家担任兼职教研室主任;所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必须在企业有实质性的兼职;所有重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必须实际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和应用项目开发;示范建设中重点建设的9个专业在今年9月前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年底学院69个专业(方向)中1/4以上专业要达到要求,2009年要有50%以上专业团队达到以上要求,2010年要有70%以上专业团队达到以上要求。

二是定标准。

学院规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必须达到以下建设标准:团队专兼结构必须达到1:1以上,且企业教师在专业团队中实质性兼职;团队至少有一名在行业企业有影响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学主任或教研室主任;团队按专业方向设双带头人,其中一名为行业企业有影响人事;团队按核心课程建设要求设双骨干教师,其中一名为企业人员;每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必须有校企双方骨干教师共同完成并取得成果;核心课程建设至少有一门达到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团队专兼教师合作,每年至少要完成三项以上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开发项目;团队专兼教师合作,每年至少要开发建设两本省级以上精品教材或规划教材;团队每年至少发表5篇以上由校企人员共同撰写的专业论文;团队必须保证建设符合毕业生全员顶岗实习要求的顶刚实习基地。

三是定政策。

凡达到“双师”结构建设标准的教学团队和个人,优先评选院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优先享受国家和学院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团队所在专业列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团队专业带头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选派出国培训一次;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享受学院岗位津贴同级别最高档;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享受学院年度奖金最高档;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推荐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晋升职称时优先推荐;系部企业兼职教学主任每月发放津贴2000元(课时费除外);系部教研室企业兼职主任每月发放津贴1000元(课时费除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企业兼职时由学院负责联系享受企业相应待遇;企业在学院兼职人员在精品课、示范专业等项目建设中取得成果者由学院给予物质奖励。

凡未达到要求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将视其情况中止或取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资格。

四是定制度。

为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意见》、《关于教学系部和重点教研室聘任企业兼职教研室主任的有关规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标准》、《企业兼职人员管理及考核办法》、《学院到企业兼职人员管理及考核办法》、《学院兼职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学院兼职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关于建立“企业工作日”的通知》等若干文件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做到共同定协议、共同定责任、共同定待遇、共同定考核方式。

校企双方共同定协议,即签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合作协议,在法律上保证校企双方合作。

目前本专业已与北方重工集团、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6个单位签订了《共建双师团队协议》。

协议包括了互聘兼职人员,兼职人员职务及职责,兼职人员待遇,兼职人员考核及管理等内容。

校企双方共同定责任,即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校企人员兼职管理制度,互相委托对方对兼职人员在兼职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管理。

双方确定对等互聘对方人员,并确认为双方单位组织行为,不对个人;双方确定为本单位人员到对方兼职创造条件,保证兼职人员能到对方单位每周至少工作一天;双方确定赋予对方兼职人员具体工作职责和权限;双方保证为对方兼职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利于开展工作;双方负责对对方兼职人员发放兼职工作津贴;双方负责协助对方对兼职人员进行考核和管理。

校企双方共同定待遇,即校企双方对对方的兼职人员都支付一定的津贴、给予荣誉和奖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