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介绍
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介绍
6.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 政策的符合性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第五章第22条
5.产品的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规定“企业生产准入条 件中应包括产品设计开 发能力、产品生产设施 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 和质量控制能力、产品 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等
要求。”
2.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条件
4.产品符合性
37号公告
132号公告
45号公告
132号公告 25号公告
/
132号公告 25号公告
45号公告
3
说明:各类车型的新能源汽车附加进行44号公告规定的准入审查,不改变企业资质 4
➢ 项目核准/备案 [根据产业政策、发改委和工信部文件]
核准项目: ✓新建汽车、农用运输车、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 ✓汽车企业异地建设新的独立法人生产企业 ✓汽车企业跨类生产其它类别汽车整车产品
汽车企业 专用车企业 地方[工信部]-审查 公告发布
准入文件
企业自身变化 ✓ 新建企业:无车辆生产资质,拟获得《公告》资质; 跨大类的企业也作为新企业; 建子公司/分公司; ✓ 企业基本信息变化:股权、名称、法定代表人 ✓ 企业生产条件变化:新增能力条件、生产线、生产地、生产工艺、产能 ✓ 增加/扩展:增加品种、类别[跨类];升级(整车资质、低速货车汽车升级专用汽车企业) ✓ 新能源汽车
(2)理解各系统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包括各系统之间接口定义、逻辑关系图、技术特征参数等; (3)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及主要环节的加工参数;(仅对掌握的核心技术) (4)理解产品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 (5)理解主要故障模式、诊断方法和解决方案。
说明。 • 企业按照《准入条件》要求进行自我评估的报告。 • 新建汽车企业或现有汽车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
规定先行办理的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 二、电子版资料,网上向中机中心提交: • 申请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所要求的各项材料(详见后页)。
指导思想---鼓励和支持
、失效模式和安全风险以及测试评价方法、主要故障模式的诊断和解决措施等。 • 此外还应理解、制定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等各系统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等。 • 对于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应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至少包括设计更改权和使用权)。
掌握核心技术的基本要求
(1)理解整车、关键系统或总成的技术原理、控制方法、通讯、结构、功能、主要技术特性、失效模 式和测试评价方法;
指导思想---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保护用户和第三方利益,从而保护新能源汽车事业健康发展,体现在: • 起步期和发展期产品的生产批量 • 示范运行或销售区域 • 售后服务承诺(电池回收等) • 建立档案、实时监控、产品质量/安全跟踪 • 起步期产品需提交年度示范运行报告等
核心技术掌握要求
《准入规则》附件2:《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中第5条(否决项): • 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 • 应理解、享有所掌握的核心技术的技术原理、结构、功能和性能要求、控制方法、通讯和数据交换
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介绍
一、行业管理情况介绍 2
企业类别 产品类别/品种
轿车
其他乘用车 其中:1.运动型乘用车;
2.多功能乘用车(含短头乘用车);
载货汽车 其中:1.中重型载货汽车;
2.轻型载货汽车;
客车 其中:1.大中型客车;
2.轻型客车;
专用汽车及挂车
整车类 37号公告 37号公告
改装类 /
坚决鼓励和支持,具体体现: • 降低门槛:未限定资金投入、生产设备、检验设备 • 允许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自制、自用底盘 • 在标准不完备的条件下允许发布产品《公告》 • 针对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多样性,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
、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又分为有 过渡期限制条件的成熟期、无过渡期限制条件的成熟期两个阶段)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分别实施 不同的管理制度,并在条件成熟时,重新调整技术阶段的划分。
工信部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批,通过后允 许企业申报产品
企业委托检 测机构检测
检测机构向中 介机构提交报 告
中机中心进行 产品综合审查, 符合的上报工 信部
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对产品进行运行安全等 方面的监控
工信部审核并公告
企业准入阶段提交文件要求
一、纸质材料,向工信部提交: •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 • 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能力、零部件供应体系,以及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等的
12
准入管理一般流程
企业向中机中心网上提交产品技术文件(包括技术参 数、主要配置、试验方案、企标及检验规范等,申报 起步期和发展产品的,还需增加售后服务承诺、拟销 售区域说明等)
中机中心审查、 确认试验方案
首次申报产品时或产品类别 变化时,应向工信部提交企 业准入申请文件
中机中心进行文审、与企业 召开技术说明会、现场考核, 并上报工信部
备案项目: ✓现有企业自筹资金扩大同类产品生产能力和增加品种,异地新建同类产品的非独立法人生产单位 ✓投资生产摩托车及其发动机 ✓投资生产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的零部件
项目投资 规定
新建、跨类-核准 国家主管部门 中介机构-评估 汽车企业 专用车企业 地方-核准 备案
建设
建成-准入 工信部产业司 中机中心-审查
企业之间 ✓ 整合、兼并重组、子/分公司变为独立企业
7
自评 申请
省
地方意见/申请资料、报告
级集
初审 现场审查
主团 管公 部司 门
商场审查(省级参加)
转发
中
介 机 构
审查结果 批复结果
政 府 主 管
获得企业资格
公告发布
结果公示
省级-组织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
二、准入规则基本结构 9
3.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10
三、准入管理规则介绍 11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产业[2009]44号
发布日期:2009年6月17日 实施日期:2009年7月1日 所有车型(含商用车资质自用新能源底盘) 17个条款(含4个否决项) 无否决项不符合,一般项不符合率不超过20%。 整改期: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