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25张PPT)
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 研究的代表人物,建立了现代动物行为学 。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 家世》《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等。
合作探究
主旨
这篇科普文讲述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 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介绍了鸭子和鹦鹉等动物 的一些行为特点,表现了他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 也反映出了作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极高的专 业素养。
作者的笑里有关心、疼 爱,我是从“看到这只骄傲 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 不敢飞的模样,真叫人觉得 可怜”中读出来的。
作者的笑里有自豪,我是从“我带着那群小鸭子 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心中 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它聪明得很,不要多 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这只鹦鹉还有一 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 中读出来的。
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1 ) 劳伦兹观察动物的行为,启示我们无论干什么事 ,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爱动物,尊重它们 ,保护它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3)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只有仔细观察,积 极思考,才能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丰富我们的头脑 ,开阔我们的眼界。
讨论
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 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 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更神奇 的是,几十年前,奥地利有这样一位 科学家,他不需要戴上魔戒,也能轻 松和动物“对话”。
请看不戴魔戒的劳伦兹,是如何 与鸟兽虫鱼亲密对话的。
17 动物笑谈
1.标题《动物笑谈》中的“笑谈”是什么意思?
“笑谈”中的“笑”是“有趣”的意思。 “笑谈”就是指趣谈,即指有趣的故事。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 事、笑话。
①学母水鸭的叫声; ②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蹲着走; ③不断续地叫唤; ④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 ⑤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 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水鸭子
疑问→实验→猜想→ 结论→再实验→新发现
讨论
3.你觉得观光客、和作者一起出站的人会用什么词来形容 作者?(用课文里的词)
你能从本文读出哪些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
(1)刚出生的小雁鹅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当作母亲。 (2)刚出生的水鸭子通过声音识别母亲,但声源不能太高。 (3)黄冠大鹦鹉很调皮聪明,鸣叫声像杀猪时猪的嚎叫声。 (4)黄冠大鹦鹉飞翔时翅膀稳定指环》。这是专门为一般读者和 大众介绍动物行为的通俗自然科学著作。在这部动物行为经典 著作里,劳伦兹以优美而生动的笔触,详尽地描述了苍鹭、黄 鹂、狗等上百种野生动物及家养动物的生活及行为习性,趣味 盎然。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 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的 意思。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现今也 常以视频媒体等其它形式出现,其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 普及科学知识。科普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会扩大该学科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
板书设计
忘我的工作精神 极高的专业素养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实验方法怪诞不经。
提出问题
动 水鸭子 细致观察
物
的实验
猜想假设 实验证明
笑
实验结果
累人的差事 “我”暗自得意 人们-脸色煞白
谈
到处寻找“我”
“可可” 恶作剧
的故事 玩毛线
亲密无间 “我”-学鹦鹉叫 人们-定在那里
善待生命 和谐相处
文章题目是“动物笑谈”,读了文章后,你觉得
2.可可由“我”养后有什么变化?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从长期被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由不 知道可以随意行动,想飞不敢飞,变得活泼而神采奕 奕,对“我”不舍。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它的关爱, 反衬出它以前所受的精神虐待的严重。
讨论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示例三:尊重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可爱和美。
作者在写这些事情时,他的笑里有哪些感情?
请用“作者的笑里有
,我是从……(句子)
中读出来的”的句式分享你看到的笑。
作者的笑里有宠溺,我是从“好像只要是我不出 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中读出来的。
作者的笑里有尴尬,我是从“他们大概被眼前的 景象吓坏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 大男人,曲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 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 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 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不过我到底还 是叫了。我周围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中读出来的。
可可到处追寻“我”。 可可的恶作剧。 可可把线缠到树上。
1.“我”和黄冠大鹦鹉可可之间的的三件趣事中,你最喜 欢哪一件,为什么?
①可可到处追寻“我”。写出了可可因获得自由后变得 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②可可的恶作剧。写出了可可的聪明,它知道如何来排 这些扣子,更突出了可可与作者一家人的亲密。 ③可可把线缠到树上。可见可可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 它与“我”的母亲是多么的融洽。
疯子或怪诞不经 4.既然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被人当作疯子,作者为什 么还要那样做呢?(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回答) ①探求科学真理——“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 问”“不过为了探求真理”; ②真心关爱动物。
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写这个逗笑的情景呢?
①交代原因,写出了不明原委的人容易把我的行为视 为怪诞或发疯的原因。 ②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作者的行为总是令人发笑, 增强了文章幽默风趣的效果。 ③反复做实验,可以看出“我”对科学工作的专注、 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默读时记住文章的主要情节,概括四件趣事。
①作者学母鸭的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小水鸭前行; ②在车站,为叫回可可,作者模仿大鹦鹉的鸣叫; ③可可把老教授衣服上的扣子咬掉排成一堆; ④可可故意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1.为了“探求真理” ,“我”做有关水鸭子的 实验时,干了哪些不同于常人的事?
6.通过这个实验,你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 的人?
①从作者想到就立刻着手去做,表明他是一个 勇于实践的人③作者一再实验,可以看出他是 一个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 神的人③从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看 出作者是一个与动物平等共处,尊重动物,热 爱动物,对动物极富耐心和爱心的人。
可可
作者的笑里有开心,我是从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 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 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 齐齐地排在地上”中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