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马利忠
发表时间:2019-07-22T14:13:50.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马利忠[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加大,本文对建筑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因素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与力度。
身份证号码:13032119880726XXXX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加大,本文对建筑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因素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与力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存在问题;加强措施;分析研究 1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1.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发生,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无论人们采取何种措施,都无法使风险从管理中彻底消除,并且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间,风险可能分布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人们对风险的措施是控制而不是消除,控制意味着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而现实中,人们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还是改善风险发生的条件,通过控制风险发生的条件来避免风险发生。
这种形式确实的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
1.2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某一种具体风险发生,都需要满足一系列的风险因素条件。
某一次的风险事故的发生是无法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某一类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一类事故发生往往会呈现出一定规律性。
发现规律需要观察,而总结规律就要用到现代统计学的技术以及风险分析方法。
它们可以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来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后果。
这些技术也为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并提供发展的动力。
1.3风险的可变性
随着施工中各种因素在不断变化,风险也会发生持续性的变化。
而随着项目的发展,一些风险因素会逐渐得到控制,而新的风险因素也会不断出现。
1.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规模大、涉及专业多,风险因素可能在任何地方出现。
不仅是施工硬件,项目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出现风险。
在各种风险中,有时会出现彼此联系、此起彼伏式的关系,这种形式使风险呈现出多层次性。
这是建设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 2.1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风险意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内容中。
有些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虽然采取了一些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但没有全面考虑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仅对局限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缺乏明确的、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举步维艰。
2.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很多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致使体系不健全。
具体说来,建筑企业缺乏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的主动性措施,一旦面临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将处于被动地位,而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
在决策过程中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来判断,有些决策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使得企业化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组织机构运行的相关风险。
2.3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
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引起的纠纷比比皆是。
对于建筑合同的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筑企业没有予以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后期建筑工程出现变更索赔等情形,将不利于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外,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国内外承包商对合同的管理普遍认识不足,缺乏索赔意识,客观上增加了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没有发挥合同在转移风险和再分配风险方面的作用。
2.4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陷入困境。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可靠性较差。
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滞后,缺乏对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没有对拟投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透彻的分析;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没有建立业主、供应商、分包商等的信用档案,不能对业主、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信用进行动态分析,无法为投标决策、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因此,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势在必行。
3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对策 3.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是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
加强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1)建筑企业在其内部进行风险意识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时、定点地对相关工作施工人员进行风险教育,使其逐渐地养成重视风险的意识;(2)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和培训,增加其专业的管理素养和技术,使其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工作时,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发现并解决隐藏的工程风险。
3.2重视合同管理
如何防止合同管理漏洞和减少合同管理漏洞带来的损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措施如下:(1)学习相关知识和法律。
建筑企业要督促内部的合同负责人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尤其是对《合同法》和《建筑法》的学习,尽可能地编制一份完善的合同,避免出现法律漏洞;(2)对合同的合作方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要对合作方进行调查,分析其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防止出现违约状况;(3)严谨合同的赔偿条例。
为了防止不合理的赔偿办法使得企业遭受灭顶之灾,我们必须对合同中的赔偿条例进行严格的审查,继而分析其合理性。
3.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管理风险制度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进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是工程顺利、高质量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将对资金的管理渗透到建筑工程所有环节中,严格控制和核对成本与资金是否对应。
将贪污、偷工减料、虚报成本等不法行为彻底清除,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2)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人是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主体,对于人员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因此建筑企业要重视全体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要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和奖惩。
将教育和奖惩的规范制成规范和章程,来完善企业的人员管理制度。
此外,还应当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便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追究责任到人;(3)要具备完善的材料设备管理制度,对所有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采购、维修、维护及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严厉禁止不合格材料和设备用于施工建设,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4健全风险信息系统
在目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完善成为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的必要过程。
信息系统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
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工作,在此过程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要注重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2)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信息系统的信息来源并不完全可靠,因此我们要培养相关工作人员收集信息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上述关于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不全面,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系统的完善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林.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居业,2016.12.158+160.
[2]张艳.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24.
[3]胡梦岚.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市场研究,2015.12.60-61.。